如何褪去学生对作文习作的内心恐惧

2020-03-27 12:23郝明珠
卷宗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课堂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的观点是:如何面对现今语文课堂中学生拒绝接受作文教学的现象?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写作中找不到话题的切入点。语文课堂的作文教学应该探索一条新的途径,如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关键词:畏惧作文;无从入手;创新课堂;选准角度;有话可说

语文教师常常把“龙头凤尾猪肚”作为作文教学的固定格式,把“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当做作文课的口头禅,殊不知这已不再适合如今的语文课堂作文教学的时代节奏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语文,那为什么学生会惧怕写作文呢?其实,教师不该把责任推到学生的写作基础差,更不该说学生的文字能力不强。其真正的原因是教师本身,给学生传达了太多抽象的写作理论,教授了太规矩的条条框框,而忽略了生活中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和材料的有效运用。导致作文课堂教学早已偏离了轨道,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无视了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造成学生缺乏鲜活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归根结底是缺乏独立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客观上讲,教师在写作教学上让“理论先行”为我们开了路,以至于人为的在学生头脑中事先划定了一个框框,禁锢和限制了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

现如今我们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道路,从教学生的三维目标到如今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从陈旧的主动教被动学的思想转变成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新思路。可以看出,在作文教学中,忽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收集与研究相关写作资料的能力,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文章的道德价值,讲作文教学等同于思想政治教学,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都要提升到社会文明的道德高度去审视文题,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我在一个微博热贴中曾看到,复旦文科基地面向重点中学出类拔萃的文科生,设计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文明最缺少的是____”。许多专家、学者都预测会涌现一些好文章,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写了诸如《文明最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文明最缺少的是道德水准》之类的颂歌,只有一篇写的是《我们最缺少的是睡眠》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这说明现在的作文教学流行一种“揣摩作文”的风气,学生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在考虑怎样迎合老师、社会和公众,游刃有余的做到了投其所好。

教室、黑板、课桌、板凳,几千年来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存在学堂与校园中,它是每一名学生人生成长的摇篮,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新知的暖棚,可是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对外界的认识,仅仅局限在教室里是很难达到最佳效果的,而教师这具有灵魂工程师称号的角色,为何不试着把室内教学适当的做以室外的拓展呢?

我的作文课堂在改变教学环境下升华。我坚信,写作要身临其境,要感同身受才有的说,才有的写,才能有所感。今年的秋天如约而至,我带着学生们漫步在满地黄叶的树林中,听着那沙沙的秋声,感受着秋风拂面的凉。随手拾起一片法桐叶子,举过头顶,迎着阳光,学生说那干枯的叶片上凸起的纹路如同年迈的爷爷奶奶那手上的青筋,一条条一道道,都饱经了生活的沧桑,有位学生就應景的背诵起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回归课堂,学生们端坐于教室,课堂的旋律从一本一笔,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我们在《柯灵自语》中学过一段“以天地为心,造化为师,以真为骨,美为神”的句子,学生巧妙的得以运用:

小旦增卓玛大胆的尝试,在本子上写下了:以落叶萧然而下为忧,以树木凋敝而枯为愁,以瑟瑟秋风而啸为哀:此季凄凉,落寞无依。此景思人,绵绵情义。

在小旦增卓玛的带领下,大家纷纷提笔,打开了文采的大门,让自己文采的细胞尽情的在课堂的琴键上跳跃。

边巴卓玛写到:“我自己心中的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红色时节,它是感性的灿烂;金色时节,它是丰收的喜悦;灰色时节,它是细雨绵绵的忧愁。”

德吉达措写到:“走过夏天,我们一同寄梦星空;走过春天,我们一同欣赏绿意;走过冬天,我们一同观赏雪花飘飘;走过秋天,我们一同享受秋天的果实累累。”

次旦罗布说:“在大学的马路上走着,落叶纷纷飘落,有的落在我脚边,有的飘到的身上,像是和我戏耍一般。我弯腰拾起一片落叶,陷入了无边的回忆之中。”

旦增帕珠说:“落下的红叶只是为了绿叶的萌芽,突如其来的寒冷像是一场洗礼。任何生命的逝去都是最悲凉的也是最灿烂的,就如那化作春泥的枯叶一般。”

一片叶子,数行片段,一个人物,几桩往事,就这样一篇以《手中的落叶》为题的作文思路开始活跃了,以“秋”为话题的“秋之韵”展板产生了。而在这个创作的过程,我只捡拾了一片叶子,什么写作理论都没有讲,什么框架都没有做,全靠学生自己的想象而成。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了开端便要趁热打铁,熟练学生的写作的过程,我的作文课堂便从季节开始,拉开了序幕。

叶子枯黄飘飘落下,那是秋天。那光秃秃的树干等待着雪花的洗礼便是冬天。可是从寒冷的冬天走过便会迎来枝繁柳绿的春天,接着就走进了繁花似锦的夏天。那么,“我从冬天走来”就成了我习作练习的系列之二:

我从冬天走来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1)班 德吉白玛

冬天,一个很多人都喜欢的季节。它没有夏天的烈日炎炎,更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却拥有着最洁白的雪花精灵,载着它的梦不断地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希望。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随着这几天断断续续的细雨,地上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他们像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动物,慢慢地探出头来,努力地适应着新的环境,迎接着新一年的曙光。

说起春天,它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起点,新的想法,新的方向。几个老人结伴走在清晨的马路边,几个小学生欢快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几个忙于工作的年轻人精神抖擞的走在上班的路上。每个人褪去了身上的疲劳,迎接着更加美好、灿烂的每一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处在开学之际的我们,更应该打起精神,迎接新的挑战,虚心向老师请教,在课堂上认真的学习,解决学习道路上所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为自己的明天而努力拼搏,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冬天给予我们生的希望,冬天历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冬天让我们洗涤了心灵。我从冬天走来:

要忍,忍到春暖花开;

要走,走到灯火通明;

要变,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教师评语】每一个季节都被人们定义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概念。文章能从自己的生活落笔,写自己眼中的季节变化,写自己生命中对季节的感悟是最真实不过的。特别是结尾的排比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生活中的往事历历在目,平静心情睁开眼睛,将自己的情感顺着歌词付诸笔尖,行云流水的在纸张上留下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

我的作文课堂是学生们快乐的天地。当我们的课堂不局限在钢筋水泥的怪物中时,我们可以抬头看见蓝天,低头踩实土地,伸手捡拾树叶,大口呼吸空气。身边有同学相伴,耳畔有老师的鼓励,心中有少年的梦想,随便一个回眸便是一篇人物描写,拈来一片花瓣便是对景物的抒情,勾勒的大好河山就是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付之笔尖的文字就是孩子们的豪情壮志。

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教学不再枯燥,作文课堂不再乏味,学生的写作不再无话可说,拉拉眼前人,看看身边景,说说心中情,我不在惧怕你,你也不再是我的绊脚石。

作者简介

郝明珠(1982-),女,汉族,吉林省镇赉县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士学位,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课堂
创新课堂让高中历史教学更加生动高效
创新课堂设计激活课堂教学
高中物理创新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