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维
“小才女”砸开箱子偷书读
1975年,蒙曼出生于河北省平泉县,父亲蒙建文与母亲是大学同学,都在河北省平泉县一中当老师。
蒙建文夫妇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读书是他们共同的爱好,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受父母影响,蒙曼从小就是个“小书虫”。3岁时她还不识字,就经常举着书央求爸爸妈妈给她念。见女儿这么爱读书,父母在蒙曼5岁那年送她上了小学。
蒙曼有个哥哥,兄妹俩相差4岁。有时星期天父母去学校补课,就把蒙曼交给她哥哥照顾。那时平泉县城很小,从街头能一眼望到街尾。一个星期天,兄妹俩写完作业后,哥哥与邻居几个男孩一起玩游戏,蒙曼悄悄出了门。中午父母回家后,发现女儿不见了,一边斥责儿子没看好妹妹,一边焦急地四处寻找。找不到女儿,夫妻俩准备报警时,蒙曼回来了。妈妈生气地问她去哪儿了,她说去书店看书了,因为怕哥哥不让她出门,所以没告诉哥哥。父亲听罢,俯身对她说:“看书是好事,爸爸支持你,但不能让家里人着急。”
此后父母不在家时,兄妹俩写完作业,哥哥就把蒙曼送到书店,中午再接她回来吃饭。看的书多了,蒙曼不但知识面广,思维缜密,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学校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小才女”。
蒙建文是一名语文老师。他经常在家备课到凌晨,上课从不带课本,无论多长的课文都能倒背如流。蒙曼特别钦佩爸爸在课堂上的潇洒与从容,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做一个像爸爸那样有学问的老师。
蒙建文夫妇生活节俭,但舍得花钱买书,每月有一半工资都贡献给了书店。他们的做派,在小县城显得很“另类”。有人说风凉话:“都工作这么多年了,还买那么多书干什么?给儿女添几件新衣服或买几斤肉改善一下生活不好吗?真不会过日子!”蒙曼隐约听到这些议论,如实转告父母。父亲却淡然一笑说:“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自己觉得舒心就好。”父亲的乐观与从容,也对蒙曼的人生观有着很大影响。
然而上初三时,蒙曼的阅读爱好却给父母带来了烦恼:一连两次模拟考试,蒙曼的成绩都不理想,而且下滑趋势明显。如果因为阅读影响了升学,那岂不适得其反?初三下学期,父母禁止蒙曼再读课外书,要求她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蒙曼与父母玩起了捉迷藏:她答应得好好的,但每天上学还是偷偷在书包里藏一本课外书。蒙建文发现后,便买了两只大木箱,把家里的书全部锁进了木箱里,并在箱子上面压了被褥、面粉等杂物。
一天放学回家,趁父母和哥哥还没回来,蒙曼找了一把铁锤,把木箱上的锁给砸开了。但箱子上面压着4袋面粉,蒙曼搬不动,她便使劲把木箱盖掀起一道缝,勉强把手伸进去掏书,掏出一本《红楼梦》,如获至宝。
傍晚父亲回家,见木箱上的锁被砸坏了,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女儿对书的痴迷远超他的想象,若粗暴打击,必然影响女儿的求知欲,蒙建文决定跟女儿好好谈谈。晚饭后,父女俩进行了一次长谈。爸爸首先肯定了蒙曼喜欢阅读的好习惯,接着指出:“你马上就要中考了,如果因阅读影响了升学,就本末倒置了。能否每天把读课外书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蒙曼爽快答应。从次日开始,蒙曼早晨5点起床,读书1个小时,6点吃早饭,然后去上学。晚上回到家写完作业,再阅读半个小时。一段时间后,她的学习成绩恢复到正常水平。1989年6月,不满14岁的蒙曼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承德一中。
三年收到家书近200封
平泉县城距承德市90多公里,蒙曼上高中后很少回家,父母便每个月给她写两封信,爸妈各写一页纸,装在一个信封里。父亲明确要求女儿回信,蒙曼借口课业紧张,往往收到四五封信才回一封。父亲在信里严厉地批评了她,蒙曼只好按照爸爸的要求回信,但心里很不情愿。
1992年1月,蒙曼回家度寒假,父亲与她交心:“上次爸爸的话有些重,你别放在心上。我让你每月写两封家书有两个目的,一是你的写作能力还需要锤炼,二是让你练练钢笔字。”原来父亲培养自己的苦心无处不在,蒙曼流泪了。
此后,蒙曼将写家书当成了大事。父母写给她的信,内容与风格截然不同。母亲的信行云流水,充满温情;父亲的信有些凝重,多是鼓励叮嘱之类。蒙曼每次只给父母回一封信,文字上文白相间,同时照顾到双亲的情绪。信的结尾,她还仿照《曾国藩家书》写上“万福金安”。父亲知道蒙曼的回信动了脑筋,给予高度赞扬。高中三年,蒙曼收藏了近200封家书。这些家书既传递了浓浓亲情,又源源不断地给蒙曼注入了学习动力。
1992年7月,蒙曼高中毕业,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一向节俭的父母破例奢侈了一回,坐火车送蒙曼去学校报到,并游览了北京。
离京时父亲叮嘱蒙曼:“很多人考上大学后混日子,浑浑噩噩过4年,希望你不要懈怠。”蒙曼说:“您不用担心,对我来说读书是一种乐趣。”父亲听了颇感欣慰,但并没有完全放手,而是每学期都给蒙曼列书单,要求她一个学期要读完50本历史、文学或哲学方面的书。其中大部分书蒙曼能从图书馆借阅,实在借不到的,爸爸就四处托人帮忙购买,然后邮寄给她。
1996年,蒙曼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读研。蒙曼想早点工作回馈双亲,父亲劝她:“你读的历史专业不是热门,现在职场竞争这么激烈,读研后发展空间会更大。”妈妈也说:“你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我们供你一个人读研没问题。”蒙曼这才打消了找工作的念头。
1999年,蒙曼顺利取得硕士学位,母校有意留她在历史系任教,蒙曼却想继续深造,读博。5月份她特意回了一趟家,对父母说:“我觉得自己的学术结构还达不到优秀教师的标准,打算考北大历史系的博士,暂时不工作。”父母十分支持她,但亲友、邻居却在一旁说风凉话:“女博士不如女硕士嫁得好,女硕士不如本科生嫁得好。女孩子读博,纯粹是浪费青春。”这让蒙曼有了顾虑,父母反过来安慰她:“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提高人生层次与恋爱并不对立。不管将来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不后悔。”蒙曼這才坚定了考博的决心。
其实读研期间蒙曼一直在为考博做准备,结果一考即中,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专攻隋唐史。
2002年蒙曼博士毕业,回到母校任历史系讲师。平凡之家出了个女博士,蒙建文夫妇都倍感荣光。
慈爱父母为“学术明星”女儿征婚
当时中央民族大学正在扩建,蒙曼住在工棚改建的单身宿舍里,房间非常简陋,冬天没有暖气,屋里冷得像冰窖,晚上她不得不把所有的被褥、衣服都盖在身上御寒。而到了夏天,屋里热得像蒸笼,且老鼠成群,夜里常吓得她不敢入睡。父母得知这些,既心疼又担心,匆匆赶到北京打算给女儿租房。
蒙建文夫妇原本打算给女儿在中央民族大学附近租一套小房子,但一番打听后才发现,房子很难找,而且租金高得吓人。老两口转悠了三天也没租到合适的房子。父亲与蒙曼商量:“房子不好找,租金又贵,干脆咱买套小房子算了。”蒙曼为难地说:“刚参加工作,我哪有钱啊!”妈妈当即表态:“我们能给你凑首付。”蒙曼红了眼眶,说:“这些年我花了家里那么多钱,还没来得及回报,怎么能再给你们添负担!”父亲呵呵一笑:“安居才能乐业呀。你一直在精神上给我们尽孝,这是最高境界的孝心,我和你妈都很知足。”就这样,父母拿出了几乎全部积蓄做首付,帮蒙曼在学校附近按揭购买了一套小房子。
生活安定下来后,蒙曼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做老師的父母就是她的一面镜子。当年母亲因神经性牙疼,在办公桌上放杯凉水和一个空杯子,牙疼发作时就含一口凉水镇痛,然后吐到空杯子里,这样不耽误上课、备课。蒙曼的勤勉与敬业丝毫不亚于父母。她经常从晚上9点备课到深夜,加上知识渊博,讲课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因此她的课特别受学生欢迎。不久学生中间开始盛传:“历史系有个女老师特别会讲课,听她讲课比听评书还过瘾。”于是轮到蒙曼上课时,教室里常挤得水泄不通,连走廊里都站满了学生。2007年,央视《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特意到学校听了一次蒙曼的课,感觉很过瘾,便邀请蒙曼一周后到《百家讲坛》试讲。蒙曼从未在电视里讲过课,有点打怵,打电话向父母倾诉。蒙建文夫妇立即赶到北京,在蒙曼家的客厅布置了一个讲台,让蒙曼模拟出镜“试讲”。蒙曼每讲一遍,蒙建文便站在观众的角度提意见,蒙曼再根据父亲的意见调整语速与音调。整整一周,蒙曼演练了十几遍,才在父母信任的目光中登上《百家讲坛》。就这样,32岁的蒙曼成为《百家讲坛》栏目最年轻的主讲人,主讲的《武则天》系列播出后引发巨大社会反响。
此后8年间,蒙曼又多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的《太平公主》《长恨歌》《大隋风云》等深受观众喜欢。后来应出版社之邀,她还出版了十多种相关图书,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学者。与此同时,她还接连在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担任点评嘉宾。蒙曼知识渊博,诗词典故信手拈来,语言风格平易近人,收获拥趸无数,连父母都成了她的粉丝。
一晃到了2018年,蒙曼已43岁了。因未遇到合适的异性,她仍待字闺中,父母不免为女儿的个人问题焦虑。因女儿名满天下,父母也成了当地的名人。老两口应邀参加活动时,公开为女儿征婚:“我女儿蒙曼善良知性,温柔贤淑,工作也很稳定,希望有个好男人爱她。我们不要求对方有多高的学历,也不要求长得有多帅,只要求善良正直,真心爱我女儿。”
征婚启事一出,有人为蒙曼介绍对象。然而,有的异性觉得她学历太高,有的觉得她才华太出众,担心自己配不上,不敢见面。难道女孩子优秀也是错吗?父母忧心忡忡。蒙曼安慰父母:“爱情可遇不可求,相信总有适合我的另一半在等着我。”
2019年10月,蒙曼光荣地出席了国庆阅兵典礼。带着喜悦心情,她回首与父母走过的人生路,心里满是感慨与温暖。她说,在她心目中,父亲堪称“擎天白玉柱”,拓宽了她的人生空间;母亲就是“架海紫金梁”,为她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父母永远是她的精神导师。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