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文波 杨梦圆 郭奕
【内容提要】目前,新闻业面临着假新闻泛滥、专业权威遭受质疑、传统商业模式失灵等诸多挑战,威胁着新闻业的长远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新闻媒体打击假新闻,重建事实核查体系,恢复受众信任,提升内容变现能力带来希望。在现实条件下,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任重道远,需各方共同参与努力方有实现之可能。
【关键词】区块链 新闻业 新闻真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社交媒体的繁荣,专业新闻媒体对内容生产的职业化垄断被打破,新闻机构专业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遭受到来自社会的非专业力量的冲击。社会化模式下的新闻生产缺失对信息真实性的有效把关与核查,在真相模糊不清,新闻报道不断迭代与反转的态势下,受众获知真相的耐心遭遇极大损耗,逐渐丧失对媒体新闻真实客观的信任,赋予情感、观点和故事性的假新闻取代新闻事实本身得到受众的关注和认可,新闻事实的真实意义在情感喧嚣与观点输入中被迅速消解,新闻报道呈现出情绪立场在前、客观真实在后的“后真相”局面,新闻业赖以生存的专业化生产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时代“流量至上”的生存逻辑下,维持新闻业发展的传统经营模式日益式微,新闻媒体面临着市场转型的挑战。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一些媒体在利益驱动下,过分侧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忽视其本身的社会责任,这也在不断加剧新闻业的专业化困境与信任危机。
在新闻媒体机构面临种种生存困境,逐渐丧失专业性与权威性的背景下,媒体纷纷追求在技术创新上实现解围。区块链(Blockchain technology)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网络技术范式,其在新闻行业的应用对于媒体重建有效的假新闻治理模式和事实核查体系,恢复受众信任,重振内容变现能力提供新的可能。
一、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又被称“分布式记账”(distributed ledger)技术,这一概念最早在2008年由日本“极客”中本聪提出。根据工信部《2016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的定义,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总体来看,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分布式账本”保证数据存储后的不可篡改性、存储位置的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保证操作的匿名性、安全性;“共识机制”满足区块链社区的开放性、自治性;“智能合约”保证协议的不可逆性、强制性。
由于区块链技术巨大的应用价值,其应用从金融行业逐渐向其他行业扩展和延伸。对于新闻业的改革而言,区块链的诸多技术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虚假新闻,确保着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与安全性,也可以帮助新闻业有力抵御政治和技术力量的干预,规避媒介的偏向性。与此同时,区块链网络对内容流向的准确可以助力数字版权保护,基于“加密货币”的商业交易也会为新闻业的生存与发展开创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二、区块链在新闻领域的应用
(一)有力“追击”假新闻,维护新闻真实
当前互联网空间中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过载冗杂的同时优质内容稀缺,社交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弱化,媒体事实核查过程滞后,新闻信息在众口相传中不断扭曲,变形,虚假新闻与谣言先于事实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实现造成巨大冲击。对此,区块链技术凭借其透明性、不可篡改与可追溯性等特点为新闻业有力打击假新闻提供解决办法。
首先,区块链技術保证传播网络中各个节点上的信息都可以被实时追踪信息来源,媒体机构可以利用该技术对新闻信息的发布来源进行及时的跟踪,评估新闻来源的真实性,从源头上打击虚假新闻。其次,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记录都是不可撤销、不可篡改的,任何涉嫌篡改、抄袭、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都会被捕捉、记录与公示,在追溯到制造者后,通过扣除代币、损害声誉等方式对其进行惩处,这就避免了新闻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任何个人或组织隐秘的操纵和篡改,保证新闻传播的透明性与真实性。采用加密代币作为激励手段的区块链技术也可以有效促进新闻生产者真实生产,激励用户积极加入新闻事实核查与评估中来,有力打击虚假新闻。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假新闻进行过滤和捕捉的同时,媒体机构和公民也在建立着一种共同参与的新型把关机制,真正达到新闻真实、公开和平等,打造自由与真实的新闻环境。
(二)版权保护
2019年年初,自媒体“呦呦鹿鸣”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名为《甘柴劣火》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后被财新网记者王和岩指出该文章涉嫌、洗稿财新网的相关报道,一时间引发广泛讨论。社交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抄袭、洗稿的乱象颇为严重,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需要为新闻业所重视。对此,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数字版权保护机制,维护创作者的利益,不失为媒体的一个有益尝试。区块链技术可以完整记录新闻报道及其他数字作品生产传播的全过程,准确跟踪内容流向,实现数字内容版权的自动登记、认证与查验。对于那些涉嫌抄袭、纂改、侵犯他人版权利益的虚假内容,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举证、溯源的方式确认版权的归属,从而维护创作者的权益。
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快速确认版权的归属,还能够提高版权变现的机率与效率。在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则为内容制作者实现收益提供了充分保障,内容创作者可以主导内容的生产、定价、展示、售卖的过程,摆脱中介平台的利益盘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实现自身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三)维护新闻客观性
新闻机构的内容生产总是会遭受到来自政治、资本、权威等等诸多内外部势力的干预,从而产生某些偏向性,威胁新闻客观性的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帮助新闻业摆脱权力的隐形操控,维护新闻的客观性,实现新闻自由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区块链技术在保证信息传播公开透明的同时,也能保障有效的匿名性,通过设置密钥等加密技术,新闻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的身份信息可以被隐藏,仅在必要时才会进行披露,这不仅保护了新闻来源等相关人员的隐私安全,而且使新闻制作者摆脱被外部势力逼迫的压力,勇于与权威抗衡,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式、调查式报道。其次,区块链技术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系统,所有数据记录由参与的诸多节点共同享有,从而规避了中心化的操控,区块链上的内容不能够被随意篡改,因此有力规避了外部势力和内部管理层等第三方对新闻报道的干预和审查,为争取新闻自由与客观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开创新型商业模式,“加密代币”激励开放式新闻生产
在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过程中,区块链技术所采取的“加密代币”激励机制为优质新闻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支付提供了新的路径。区块链新闻媒体可以尝试通过智能合约形式创设类似“新闻币”的代币,用以奖励完成特定任务的记者与受众,构架出一种包括受众方在内的开放性新闻生产的新方式。
2017 年成立于美国的初创企业“民用”(Civil)是将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先行者,该公司以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作为运营动力,旨在通过加密货币驱动的商业模式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高度自治、可信任、可持续发展的“新闻社区”平台。Civil 中发行的代币“CVL” 是用于激励并可以流通的通证,CVL具有访问内容、参与新闻采编决策投票、处罚错误内容等多种用途。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CVL 会随之增值,这就使 Civil 成为一个自给市场,能够资助更高质量的报道。
Civil的区块链实践对于新闻业开创新型商业模式具有借鉴意义,新闻从业者通过区块链新闻平台发布优秀的新闻作品从而获得来自受众的新闻币打赏,在获得直接且正当的收益的同时避免在外部利益诱惑下做出有违真实性准则的行为;用户积极参与到新闻报道的评论、转载中,与新闻媒体进行良性互动,也能获得新闻币;媒体也可以面向社会公众阐述理由,募集所需要的新闻币来对特定事件的深入式调查性报道,缓解碎片化信息传播时深度报道难以推进,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等。基于加密货币的新闻商业模式将原来连接内容与用户的商业模式转变为纯粹以内容生产为中心的新型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新闻信息传播逐渐脱离搜索引擎和内容分发平台等中心化机制的介入,减少了新闻业营收的流失,从而建立内容产生价值,价值直接服务于内容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区块链新闻平台的发展制约
区块链技术为新闻业发展转型提供了一种美好的愿景,但是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业的实际应用仍存在种种尚未突破的难关,少数媒体对区块链技术的摸索尚不足以证明其对新闻业的改造潜力。
首先,区块链技术本身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业务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在性能、能耗、生态上存在问题。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复杂的运算校验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要做成覆盖范围足够广泛、可视程度足够透明的去中心区块链新闻数据库,将面临着巨大的能源消耗问题。在区块链与新闻业相结合的过程中,由于其技术复杂性,新闻机构缺乏相应的人才,没有足够的认识与经验,只能依赖专业的区块链平台进行运作,可能出现被技术操纵新闻生产的问题,且利用区块链进行新闻內容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则修改与补救相对困难,很可能出现技术失控的风险,危害新闻传播与媒体公信力实现。
其次,区块链新闻生产平台的正常运转依赖大量用户的积极参与,用户参与越多,区块链媒体的价值才会越高。然而目前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区块链仍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大众参与区块链平台的媒介素养较低,对其的信任度也远低于对现有的主流媒体机构的信任度。因此,如何说服用户参与并使用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新闻平台,建立对平台的价值信任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再次,新闻业的持续良性发展,不能只站在技术角度,跳脱对政治、经济等因素的考量。目前适应区块链新闻平台发展的产业政策、监管标准、治理体系、法律法规等仍不健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匿名性的天性与政府对新闻业内容生产较为严格的审查管控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矛盾。一方面,无需审查与干预的区块链新闻平台很难得到来自官方的许可;另一方面,逃离政治、经济监管之下的区块链平台,也面临着存在数字货币价值不稳,市场泡沫化的风险。
最后,区块链新闻平台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加入。目前区块链新闻平台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真正具备区块链开发和相关技能,又能兼备新闻专业素养的优质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高校区块链相关课程开设较少,师资不足且讲授标准不一,难以满足区块链人才市场的需要,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四、结语
区块链技术在理论上为新闻业实施新闻事实核查,打击假新闻,保护版权,改革商业模式等提供新的改革路径。但是在当前政策与技术环境下,依赖区块链进行去中心化的新闻生产实践仍然是一个理想化的设想,在实践中,区块链与新闻业的结合面临种种局限性。因此,对于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并努力为二者的良好沟通搭建“桥梁”。
参考文献:
[1] 潘忠党.在“后真相”喧嚣下新闻业的坚持——一个以“副文本”为修辞的视角[J].新闻记者,2018(5):4-16.
[2] 工信部.2016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EB/01]. http://www.cesi.cn/images/editor/20171227/20171227153856374.pdf
[3] 叶丽锋.“区块链+新闻”实践中的愿景与隐患[J].传媒,2018(18):68-70.
[4] 史安斌、叶倩.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业变革:理念与路径[J].青年记者,2019(16):75-78.
[5] 武源文等.区块链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6] 郭恩强、梁杰兵.区块链对新闻生产的重构——以“透明性”为中心的研究[J].新闻大学,2019(02):33-42+118-119.
[7] 谭小荷.基于区块链的新闻业:模式、影响与制约——以Civil为中心的考察[J].当代传播,2018(04):91-96.
[8] 李泰安.区块链重构网络舆论环境[J].传媒,2017(21):87-90.
[9]Civil.TheCivilConstitution[EB/OL].https://civil.co/constitution/,2019-5-16.
[10] 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区块链白皮书(2018 年)》2018(09).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1809/t20180905_184515.htm
[11] 邓建国.新闻=真相?区块链技术与新闻业的未来[J].新闻记者,2018(05):83-90.
[12] 欧阳日辉.区块链媒体:任重道远的新媒体形态[J].新闻与写作,2019(07):24-33.
作者简介: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新闻自考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杨梦圆、郭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