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际华
内容提要“时间银行”倡导低龄健康老人帮助高龄老人,采用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方式开展互助养老服务。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视角来看,其推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时间储蓄”通过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来实现兑换,“时间银行”的发展难点主要体现在信任度和认同感、服务时间的规范计量、风险防范和“时间货币”的转让、继承及通存通兑等方面。建议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为“时间银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时间银行兑换细则》及运行配套措施,通过优化与创新“时间银行”实施方案以防范延期支付风险,探索建立“时间银行”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以实现更大范围的通存通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等特征日益明显。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弱化,使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老人需要更多的社会养老服务。与此同时,社会养老服务人员匮乏导致的社会养老服务短缺现象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同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我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第九章“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中提出,“培育积极老龄观: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积极接纳、大力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发展老年志愿服务:推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鼓励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到2020年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2%”;“引导基层老年社会组织规范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加大对公益性、互助性、服务性、专业性基层老年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促进老年人通过社会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1]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发布时间2017年3月6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6/content_5173930.htm。。因此,倡导相同年龄段以及不同年龄段老人之间互帮互助、提供力所能及的养老服务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匮乏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抱团互助、结对互助、集中居住式互助等各种类型的互助养老模式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其中“时间银行”(Time Bank)这种互助养老模式因其独特的理念和运作方式而倍受关注。“时间银行”缘起美国,起初是对经济危机、高失业率及人力资源浪费的一种回应,试图达到使用“时间货币”而不是金钱货币就能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效果[1]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内涵与前景》,〔西安〕《人文杂志》2015年第12期。。现在“时间银行”广泛运用于社区实践,主要通过招募低龄老人担任志愿者,将其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存进银行”,等到自己高龄需要别人帮助时可以用存下的时间来兑换相应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已经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种创新养老模式,是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充分体现。
1997年,西方七国丹佛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积极老龄化(Positive Aging)的概念。200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公布报告《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从此,积极老龄化日渐成为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论、政策和战略。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应的过程[2]宋全成、崔瑞宁:《人口高速老龄化的理论应对——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济南〕《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积极”一词,不仅代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还包含对社会经济、文化和公众事务的不断参与,意味着更优质的老年生活质量、更高的老年生活满意度以及自我价值更好的实现。因此,积极老龄化可以体现为保持身体健康、积极参与生活和保持良好认知这三方面的协调统一。积极老龄化和“老有所为”的理念较为相似,体现了“老年人是资源”的观点,认为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不但能够改善他们自身的状态,还能促进社会条件的改善,达到自身和社会的双赢。
基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视角,发展和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1.有效缓解老年人口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虽然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目前比较薄弱,但大部分老人依然优先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尽量推迟入住养老机构的时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颐养天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比2000年的6.6%上升近9个百分点,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2015年,城乡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和康复护理,其比例分别是38.1%,12.1%,11.3%;其他需求共38.5%,依次是:心理咨询或聊天解闷服务、健康教育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助餐服务、助浴服务、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时间2016年10月9日,http://www.cmw-gov.cn/news.view-794-1.html。。从以上数据中不难发现,一方面,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持续增长,要求更多的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与之相匹配;另一方面,在这些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中,一部分是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才能提供的服务,例如上门看病、康复护理等。另一部分则是普通人群也可以完成的,例如上门做家务、聊天解闷等。因此,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招募低龄健康老人担任志愿者,利用闲暇时间为高龄和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种代际接力互助的方式,不但可以充分调动低龄健康老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而且还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个人和社会的双赢局面。
2.通过社会参与促进老年人退休后的心理调适。退休是一个人社会角色转换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一个人逐渐脱离生产性活动,进而逐步走出职业角色[1]Braithwaite V.A and D.M.Gibson,“Adjustment to Retirement: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Need to Know”,Ageing and Society 7,1987,pp.1-18.。由于退休通常也伴随着职业认同感及工作独立性的缺失,因此,老年人的退休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生危机[2]Kim J.E.and Phyllis M.,“Moving into Retirement: Preparations and Transitions in Late Midlife”, Handbook of Midlife Development,New York,2001,pp.487-527.。退休后,人们将从原来的工作状态中退出,重新对自己的晚年岁月加以规划,难免会产生退休初期的“难以适应”“老而无用”等心理感觉。积极老龄化倡导老年阶段不仅要保持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态,以及保持对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让低龄健康老人在退休之后依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一种“自助”。
3.发掘老年人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提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需要,产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希望退休之后自己的所学所长还能够有用武之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主要依托社区,充分体现用自己付出的服务来交换今后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或物品的功能。在平等互惠中开展互助的同时,老人们自身的一技之长可以继续发挥作用,服务他人。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融洽社区氛围和邻里关系,还有助于发掘老人的自身潜能,让老年志愿者们找到归属感、认同感。老人们在助人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他人的尊重,实现了自我价值,晚年的精神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4.倡导志愿者服务理念,推广义工文化。香港的义工[3]香港志愿者普遍被称为“义工”。1968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咨询委员会及下属的志愿者服务部。1970年,在社会福利署的资助下成立了专门负责发展志愿工作的独立性机构——义务工作协会。1981年7月,义务工作协会正式更名为“义务工作发展局”。(志愿者)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多年沉淀,义务工作已在香港蔚然成风。截至2016年底,在香港提供或参与义工服务的慈善机构共有2927间,登记义工多达127万余人,约占全港人口的1/5,全年共进行逾2400万小时的义务工作[4]《香港义工:“用生命影响生命”》,〔北京〕《人民日报》2017年2月9日。。调查发现,香港社区老年人表现出更多对“老有所为”的实践,许多香港老人在退休之后会坚持在社区中心做义工。相比之下,在内地许多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城市,老人从事志愿服务的比率却非常低[5]刘素素、庄明莲:《城市老年人退休后的角色适应与老有所为:香港社区老年人的定性研究》,〔南昌〕《社会工作》2014年第4期。。发展、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能够促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实践。这有助于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互助合作的良好风尚,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6]陈辉、丁艳秋:《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1.“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我国的探索与实践。“时间银行”缘起美国,其理念和运作方式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的社区互助养老实践。我国的“时间银行”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上海市。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率先建立起了“时间银行”,组织低龄健康老人担任志愿者,向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累积存档的服务时间可以用来换取自己今后需要的养老服务。1999年,广州寿星大厦住宅区成立了一个类似“爱心时间银行”的机构,帮助健康老人存储为他人服务的时间[1]梁丽娟、李菲菲:《时间银行:中国志愿服务模式优化的新路径》,〔上海〕《社会观察》2014年第3期。。上海、广州的“时间银行”做法逐渐得到全国许多地方的学习、效仿和推广。
2.南京市Y街道“时间银行”的运行现状。Y街道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中部,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不含开发区),2017年年末户籍人口约6万人。Y街道是南京最早开展“时间银行”试点的街道,辖区内共有13个社区,从2014年8月“时间银行”项目试点启动到现在,已经实现了“时间银行”分行项目全覆盖,遍及辖区内2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截止2018年初,Y街道“时间银行”总行共吸收了1000多名“储户”,累计存款时间4.9万小时,提供服务14.1万人次。
(1)Y街道的老龄化现状 2017年末,南京市户籍人口为680.67万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41.89万人,占总人口的20.85%;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95.77万人,占总人口的14.07%[2]南京市民政局:《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发布时间2018年4月13日,http://mzj.nanjing.gov.cn/njsmzj/njsmzj/201810/t20181022_590559.html。。南京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3]按照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比例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比例达到20%则进入超老龄化。。据测算,截止2017年末,Y街道常住人口约8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约有1.6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此外,8万常住人口中,早期拆迁安置居民和“村改居”人口比重高达80%,低收入困难人口和年轻老人的数量较多,高龄、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持续递增。与此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无法全面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供不应求的社会养老服务现状急需得以妥善解决。当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Y街道开始探索如何运用“时间银行”这一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来解决面临的养老难题。
(2)Y街道“时间银行”服务内容与运作方式 根据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社区居民以及志愿者服务能力的现实情况,通过前期调查,充分测算服务人数、被服务对象年龄层次、提供服务者的年龄层次、服务的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目前Y街道“时间银行”提供的社会养老服务主要分为家政保洁类、家政洗涤类、维修类、教育类和其他类,服务种类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要,服务的难度、强度也基本符合个人志愿者和团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Y街道“时间银行”提供的服务项目每一类别的具体内容详见下面表1。
表1 南京市Y街道“时间银行”服务内容
Y街道“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式参考和学习了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目前,Y街道与中信银行达成合作,每一个参加“时间银行”项目的志愿者都会办理一张专用的“时间银行卡”。这张银行卡除了具有普通银行卡的货币存储功能以外,还为“时间银行”系统开辟了一个独立的区域,时间的“储存”和“兑换”都可以通过刷卡实现。每一位志愿者服务时间的“储存”和“兑换”情况,都在“时间银行”管理系统中得到详细记录,方便管理和查询。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试点,Y街道针对“时间货币”的兑换方式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兑换方式也有了创新。对于“时间货币”兑换,Y街道制订了《时间银行兑换细则》,个人志愿者和团队志愿服务组织的兑换方式有所不同。对于个人志愿服务者,服务时间录入时间银行累计满20个小时以后,可以为自己或者家人进行兑换;兑换采用“721”兑换模式——70%的时间可以兑换为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20%的时间可以兑换为等值的粮、油、鸡蛋、衣服等实物,10%的时间可以直接兑换为现金奖励,每小时的时间价值为12元;对于团队志愿服务组织,70%的服务时间捐献给“时间银行”,用于有需要的老人,剩余30%的时间兑换现金作为交通等成本补贴。
社会养老服务的有效提供,取决于资金和人员这两个关键要素。“时间银行”吸引了大量的个人志愿者和团队志愿者加入为老年人服务的行列,在解决养老服务人员不足问题的同时,政府投入成本也得以降低。采用“721”兑换模式,相当于用30%的成本推动了100%的服务。例如,现在的总服务时间是4.9万小时,其中的70%都是用现在的“时间”换取未来的“时间”,要承担的资金成本只有30%,包括20%的物品兑换和10%的现金补贴。“时间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Y街道的公益基金和政府部门补助,经过Y街道测算,通过“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开展养老服务,资金成本可以降低大约50%左右。
“时间银行”储蓄的是“时间”,这里的“时间”代表存款人在一定时间段内创造的劳动价值。“时间储蓄”(Time Saving)行为是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体现了一种经济学思路,其运行特征在传统的家庭养老中早已存在[1]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北京〕《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众所周知,父母年轻时用辛勤劳动抚育子女长大,等自己年老时,子女再用自己的劳动赡养父母,给予偿还。有所不同的是,家庭养老中的劳动成果延期支付是,A向B付出劳动,B向A给予偿还,劳动成果的流动形成一个闭环状态;而“时间银行”的社会化运作,是采用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方式进行,B向A付出劳动,再由C向B来进行偿还,劳动成果的流动形成一种代际接力状态。这种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延期支付方式,以及“时间货币”(Time Currency)兑换、继承以及转让等问题,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1.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延期支付方式不易得到信任和认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将人们熟悉的邻里互助扩大化和社会化,吸纳低龄健康老人和志愿者为有需求的高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主要依托社区开展实践。这种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延期支付方式带有明显的信用产品的性质,一方面体现为“时间银行”的特色与优势,另一方面也成为其推广和发展的一大难题。因为目前“时间银行”的运行还缺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点直接导致参加者对其运行方式产生强烈质疑,信任度较低,认同感不高。在实地调查和访谈中不难发现,参加“时间银行”老人最大的担心就是:现在储存的时间,未来可能无法兑换服务。因此,必须要有权威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或实施条例,为“时间银行”的运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提高参与者的信任度和认同感,减少顾虑,并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和发展。
2.“时间货币”缺乏统一、规范、科学的计量标准。“时间货币”的储存和支取之间存在如何合理地进行计量和兑换的问题。目前基本的时间计量单位是“一小时”,主要记录的是服务事项和服务时间,但并未涉及服务类型、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例如,南京市Y街道开展的服务项目中,打扫地面一小时和培训儿童作文写作一小时,一个是体力劳动,一个是脑力劳动,但时间货币价值相同;再比如,中医推拿一小时和普通保洁一小时,一个是需要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一个是普通志愿者就可以提供的日常家政服务,但在录入“时间银行”系统时,均按照时间长度一小时进行计量。可见,由于“时间货币”缺乏统一规范的计量标准,目前的计量方式还处于简单粗放阶段,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这将导致后期的服务评估难以开展,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低,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会产生劳动强度大的服务有需求但没有供给,而劳动强度小的服务供大于求等现象。
3.“时间银行”运行过程中难以做到有效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运行面临着各类风险,银行系统相应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加强风险管理,“时间银行”的运行也同样如此。“时间银行”里面存入和支取的是“时间货币”,也需要保持存取之间的相对平衡才能维持运转。但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将劳动成果以代际接力的方式进行延期支付,支付方式本身就隐藏着一定的风险。短期看来,由低龄健康老人服务高龄老人,供求基本平衡;但长期看来,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导致人口金字塔的倒三角趋势愈来愈明显时,就可能出现志愿者服务供不应求的状况。此时,“时间货币”的存入量越来越少,而支取量却越来越多,“时间银行”将难以为继,面临“倒闭”的风险。此外,另一类的风险,也是在实地调查和访谈中老人们普遍顾虑的一个问题:“虽然我也是健康老人,但人老了毕竟腿脚不利索,要是我在做志愿服务时磕着碰着了,怎么办?”因此,在“时间银行”运行过程中,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身体伤害、交通意外、服务纠纷等突发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4.人口流动背景下难以实现“时间货币”的转让、继承及通存通兑。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估算,2015 年我国流动老年人口的数量为1060.8万人,而且随着老龄化加剧和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加,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老漂族[1]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城市的老年人。、异地养老的老年人等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2]周红云、胡浩钰:《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基于武汉和深圳的调查数据》,〔兰州〕《西北人口》2017年第4期。。“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目前主要依托社区开展服务,在人口频繁流动的社会背景下,现行的“时间银行”运行方式就体现了它的局限性。“时间银行”的志愿者在流动或迁移到异地之后,将面临“时间货币”无法存储和支取的难题。例如,一名候鸟式异地养老的老人每年大约有3-5个月时间在异地养老,其他时间回到原居住地。如果该老人异地养老的地区没有“时间银行”,那么他在异地养老期间,将无法存入“时间货币”,也无法支取。此外,既然是“货币”,就会产生“透支”行为。因此,“时间银行”的运行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时间货币”的转让、继承、通存通兑以及透支、还贷等相关细则,甚至要对志愿者要求提前退出“时间银行”以及要求提前支取“时间货币”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1.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为“时间银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时间银行”的社会化运作采用劳动成果代际接力的方式,这一特殊方式在推广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容易引起参与者,特别是低龄老人的质疑和顾虑。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强大的公信力来消除“时间银行”参与者的顾虑和担忧。江苏省已经将发展“时间银行”等相关内容纳入了省级的法规进程。2015年12月,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该条例第二十七条提出,鼓励邻里互助养老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服务;条例第四十七条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相关养老服务志愿组织,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等激励机制,志愿者或者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根据其志愿服务时间储蓄优先、优惠享受养老服务[1]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发布时间2015年12月5日,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5/12/5/art_59202_7153968.html。。在出台省级法规的基础上,酝酿制定出台全国性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可以为将来“时间银行”全国性的通存通兑提供制度保障。
2.完善《时间银行兑换细则》及运行配套措施。“时间银行”是积极老龄化理念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方式,当前的大力推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目前运行的“时间银行”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时间货币”的计量较为粗放,力求简单易行,但最终还是必须通过“时间货币”的规范、精确计量来实现“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时间银行”的规范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时间货币”的标准化计量和兑换。这些计量和兑换方式应该是合理的、科学的、公平的、规范的,被参与者理解、认可和接受。因此,建议出台“时间货币”标准化计量兑换方式细则,充分考虑各类服务活动的劳动强度等要素,做到计量精确、兑换合理。与此同时,逐步健全“时间银行”的配套运行措施,做好对参加者的解释、说明、培训等前期准备。完成服务后,及时开展后期服务评估等工作,建立申诉机制、奖励机制等,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3.优化、创新“时间银行”实施方案,防范延期支付风险。为有效防范“时间银行”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特别是延期支付的风险,对于“时间货币”的存入、兑出等实施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加强与志愿者组织、社区相关机构、企业等的密切合作。南京市已经在实践中开展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尝试:(1)利用公益创投项目的方式推广“时间银行”,通过移动互联网将助推养老服务的公益组织的老人服务需求与志愿者进行精准对接,依托南京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和优势,重点提供爱老、助老服务;实名注册的志愿者可以实时在平台上登记参与,他们服务的时间将录入“时间银行”储蓄卡,凭储蓄卡可以到社会服务组织支取所需的服务或兑换其他物资[2]《南京推出公益创投项目“时间银行”助老平台》,《南京晨报》2018年6月11日。。(2)探索采用跟社区附近的医院、理发店、超市、洗衣店等机构、单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方式,增加服务供给,消除志愿者对“时间银行”延期支付方式的顾虑,防范“时间银行”的运行风险。(3)逐渐完善“时间银行”在“贷款”“利息”等方面相关的制度设计,例如,没有“存款”而提前“透支”的用户,可以由其子女或者亲戚通过志愿服务帮助“还贷”;“信用度”较高的储户,还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方式等[3]《南京办了个“时间银行”》,〔北京〕《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8日第12版。。
4.探索建立“时间银行”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实现通存通兑。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尝试“时间银行”的全面推广和通存通兑。2018年3月,南京市民政部门在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时间银行”,下一阶段计划通过与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紧密合作,将全南京市已经开通运行的“时间银行”联结起来,实现志愿者服务的通存通兑。基于“积极老龄化”的理论视角,“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值得在全国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和推广。建议通过与各地区银行合作,同时联结各地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参与,建立全国性“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者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记录参与“时间银行”志愿者的有效信息,对“时间货币”的预支、还贷、转让、继承等行为做出合理规定,实现全国性的志愿者服务的通存通兑。这将有助于推动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在人口流动大背景下,异地养老的老人之间开展互助服务,加快老人们在异地的社会融入过程,帮助老人们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更加充实的精神状态安度晚年。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正在由“老龄化社会”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是积极老龄化理念的充分体现,是应对“银发浪潮”席卷而来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深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