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娴 黄金妹 孙惠平
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上一种十分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很多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因而在各个科室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手术是一种创伤性和侵入性的操作,为了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受到疼痛的影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相配合。患者在提出护理要求前,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观察力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解,并予以有效护理服务即为预见性护理,此护理模式能够对患者被动心理进行平衡[1]。而循证护理则是在护理时,结合医学理论、经验以及护理态度。基于此,本文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月的80例手术室麻醉患者,研究了手术室麻醉患者中选择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随机抽取手术室麻醉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患者例数80例(预见组40例和循证组40例),时间2017年2月—2019年1月,预见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6:14,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2.2±4.4)岁,循证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2:18,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3.3±4.6)岁。统计软件对比上述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选标准[2]:入选患者均为泌尿科、肝胆科以及普外科局麻患者;入选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入选患者知情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3]:如果患者出现麻醉禁忌证应进行排除;如果患者检查心电图后结果异常应进行排除;如果患者患有听力障碍、脑部疾病、意识障碍或者心肌疾病应进行排除。
预见组:预见性护理模式,内容:(1)手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麻醉方法以及手术方法,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同时需要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排解,分析手术室麻醉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并予以相应的措施,将不良影响减少。(2)手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阅读相关流程,预测手术室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后予以对策,此外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产生不良反应[4]。(3)手术后护理。讲明术后预见性护理的重要意义。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以此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指导患者下床运动以及抗感染。完成手术后送患者回病房,进行交接后予以回访,了解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状态,将手术效果进行讲解,并听取患者的主诉。
循证组: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方法如下:(1)提出问题:术前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预定程序、细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问题;(2)解决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往案例寻找循证支持,找出适合护理问题的证据,对已经制订好的解决方案、病房与手术室的衔接也给予类似处理;(3)实施护理方案:最后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护理经验制订出个性化的最佳护理模式。术中护理的所有细节问题也要寻找循证支持,找出最佳护理模式,同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并作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进入手术。在术前1 d及术后1 d进行SCL-90量表评分,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5-6]。
统计计算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即自主呼吸、呼之握拳、呼之睁眼,并统计对比相关数据;统计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 h、12 h以及24 h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数和评估指标呈现负相关性,并对比相关数据;统计计算两组并发症发生人数,并发症内容主要包括营养不良、感染、压疮,并对比相关数据[7]。
统计计算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计算组间数据过程中均以SPSS 19.0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组间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预见组患者护理中无论是自主呼吸、呼之握拳,还是呼之睁眼时间都高于循证组,因而循证组患者苏醒时间对比要好于预见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预见组患者VAS评分情况逊于循证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预见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后统计计算并发症发生比例25.00%,循证组进行循证护理后统计计算并发症发生比例7.50%,统计对比组间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临床对手术室麻醉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特殊性,和手术成败存在一定的关系,可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就目前而言,手术室麻醉护理工作改变较大,由单纯性配合发展成为整体护理。手术室麻醉患者会对自身的心理以及生理产生一定的刺激,予以其相应的护理能够将负情绪改善,说明护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8]。而找到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此次研究对比分析手术室麻醉患者的护理模式[9]。
循证护理主要依据医学理论,并以个案角度出发,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内容。而预见性护理则是依据以往的临床经验,从患者的心理情况出发,对相关情况的产生予以预防,为前瞻性护理[10]。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从而将其负情绪消除,以免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循证护理模式则是按照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实施护理,将突发情况减少,以此将并发症发生人数减少[11]。数据结果表明预见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后,循证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后,对比组间自主呼吸、呼之握拳、呼之睁眼时间数据、术后6 h、12 h以及24 hVAS评分,统计对比组间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预见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后统计计算并发症发生比例25.00%,循证组进行循证护理后统计计算并发症发生比例7.50%,统计对比组间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说明循证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将两种模式进行结合能够实现取长补短的疗效,在消除负情绪的同时可将并发症发生人数减少,属于理想模式[12]。
表1 苏醒时间对比(
表1 苏醒时间对比(
images/BZ_155_177_331_2264_378.png预见组 40 18.08±1.86 12.74±1.32 21.73±1.16循证组 40 13.25±1.25 10.25±4.25 15.36±6.21 t值 - 6.325 7.025 6.856 P值 - 0.049 0.045 0.046
表2 VAS评分对比(分,
表2 VAS评分对比(分,
images/BZ_155_177_650_2264_697.png预见组 40 6.41±1.11 6.33±1.07 5.88±0.96循证组 40 4.38±1.13 2.36±1.05 1.89±0.98 t值 - 8.253 6.983 7.241 P值 - 0.038 0.045 0.043
表3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例(%)]
综上所述,对于手术室麻醉患者而言,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模式均可达到有效的效果,然而循证护理能够将并发症发生人数减少,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为此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科学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