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强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 天水)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颈椎病,通常由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者是压迫而导致的。其临床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以及反射障碍。在临床研究中,该病通常是由于髓核的突出或脱出,造成局部神经受到刺激而出现的颈部疼痛、椎旁肌肉压痛等情况。CSR 以无菌性炎症、周围组织水肿、椎间孔变小等情况为主要症状,患者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肌肉僵硬、肩颈疼痛等症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当前对CSR 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非手术治疗具有无创伤、经济实惠等优点同样受到患者青睐,但其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争议。本次通过对分经辨证针灸法与常规针刺法对CSR 患者治疗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选取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334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67 例,男性93 例,女性74 例,年 龄36~67 岁,平 均(52.96±6.75)岁,病 程4~39 个月,平均(17.63±5.19)个月;对照组患者167 例,男性98例,女性69 例,年龄34~68 岁,平均(53.15±6.43)岁,病程3~37 个月,平均(18.21±5.39)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过病理确诊为CSR 患者;自愿配合的患者。
排除标准: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以及传染病的患者;患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已知晓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选取患者外关穴、患侧风池穴、合谷穴、肩井穴、后溪穴、天柱穴、颈夹脊穴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嘱咐患者取仰卧位,露出肩部,采用毫针(0.3 mm×40 mm)对以上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进行施针,待得气后将毫针滞留30 min 后再将针取出并对患者针孔进行按压。每周对患者进行3 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1 日,总共对患者进行为期4 周的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分经辨证针灸法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并经辨别:采用拇指指腹对患者的胃经人迎穴、膀胱经天柱穴、大肠经扶突穴、胆经风池穴、小肠经天窗穴、三焦经六合穴进行按压。并将患者的阳性点做病经。阳性点为按压时患者出现疼痛或肌肉紧张等状态。其次,对患者进行取穴:在确定患者病经后,与其同侧经络以及对侧的表里经络进行治疗。方法:对患者取仰卧位,使患者露出颈部并对其穴位进行消毒,随后采用毫针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得气后将毫针滞留30 min 后取出,并对其针孔进行按压。治疗周期与对照组患者相同[2]。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采用显效、好转、较差三种标准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正常,疼痛感消失,日常生活无影响;好转:患者上肢功能有所好转,但伴有轻微疼痛,日常生活受到较小的影响;较差:患者症状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每一项得分为10 分,分数越高的患者代表疼痛越严重。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和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n(%)]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67 6.38±1.18 2.43±1.05对照组 167 6.34±1.25 3.96±1.23 t 0.301 12.226 P 0.764 0.000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差异较小(P>0.05)。
在临床治疗中,CSR 在中医中被称之为“项痛”“臂厥”“项麻”“眩晕”等。该病通常由单侧或双侧背脊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的反射障碍,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属于“项麻”范畴之内,是由颈项部的六阳经气血循环受到阻碍导致患者关节功能失调所引起,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均需要对患者经脉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4]。
在临床对CSR 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都会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以针灸为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除了采用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外,通常还会联合桂枝汤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葛根汤加减、小柴胡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减、伤寒论太阳病方等对患者进行治疗[5]。
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大多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通过选取患者的穴位对患者进行施针治疗,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促进患者血液循环,达到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椎间孔、椎间隙进行增大,从而能够减轻患者的神经根压力,有利于患者突出的纤维组织能够回缩[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分经辨证取穴治疗CSR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通过采用指腹按压患者颈部穴位对其进行依次检查,能够有效地对患者病经处进行判定,从而能够准确采用针灸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疗效。于此同时,选取病经对侧的穴位进行配合治疗,能够缓解其气血阻塞,改善患者的经络气血平衡,从而扩大治疗范围,提高治疗效果[7]。本次研究中对患者采用的分经辨证取穴治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并且治疗后无不良反应,从而能够更安全地对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分经辨证取穴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的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治疗方式具有十分安全的特点,值得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