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妇产科,北京)
头位难产是由于非枕前位胎头,对盆腔内的回转情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后,进一步导致持续性枕横位或者枕后位形成;当胎头出现俯屈不良时,就会导致胎头表现出程度不同的仰伸状情况,导致分娩时出现额头先露情况出现[1]。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头位难产属于产科难产中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可达到难产总数的80%左右,同时该情况在分娩产妇中的发生率可达到23%左右[2]。由于头位难产发生原因通常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发现,无法立即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当该情况发生时,无法根据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会对产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因此对头位难产各征象的归纳总结,能够为发生原因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也是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分娩方式的有效选择,具体内容如下。
研究对象为2 0 1 7 年5 月至2 0 1 9 年5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头位难产产妇1 0 0 例,年龄为2 4 ~3 9 岁,平均(2 9.3 7±4.6 8)岁;孕周为37~42 周,平均(40.3±1.1)周;其中有79 例为初产妇,有21 例为经产妇。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后,均符合头位难产诊断标准;②均为头部先露出情况;③经过骨盆测量后,显示为正常;④对于接受阴道分娩的产妇需先评估胎儿大小。排除标准:①胎头存在未衔接或者延迟衔接情况;②产妇存在排尿困难或者阴道水肿情况;③产程图出现异常情况。经过对比后,所有产妇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回顾性分析这些产妇临床资料的方式,探讨头位难产发生原因与分娩方式的选择,并总结相关处理措施。
数据纳入SPSS 23.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统计后发现,在头位难产发生原因中,以持续性枕后、枕横位的发生率最高有68 例,占比为68.0%;宫缩乏力有15 例,其发生率为15.0%;骨产道异常有9 例,其发生率为9.0%;严重胎头位置异常有4 例,其发生率为4.0%;软产道异常有4 例,其发生率为4.0%;总共有70 例产妇接受剖腹产,占比为70.0%;有30 例产妇接受阴道分娩,占比为30.0%,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分娩方式与头位难产发生原因[n(%)]
经过统计后发现,有53 例接受剖宫产,占比为72.6%;有20 例接受阴道分娩,占比为27.4%,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分娩方式与胎头位置异常之间的关联性[n(%)]
头位难产通常情况下会受到产力异常、胎头位置异常及产道异常的影响,同时这3 种因素也是导致该头位难产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属于头位难产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4]。头位难产的发生原因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所导致的结果,当胎头位置因素、产力因素、产道因素出现异常情况时,就容易导致各因素间无法适应,进而引发难产[5]。对头位难产的因素进行分析:①盆骨异常:当盆骨大小及形态发生异常变化时,就会导致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发生;②胎头俯屈不良:在正常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的方式主要依靠枕下前囟径,当持续性枕后位或者持续性枕横位发生后,就会使胎头俯屈不良情况发生,使其依靠枕额径的方式通过产道,使胎头于骨盆内旋转受到严重影响;③其他因素:胎头内旋转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前壁胎盘、子宫下段肌瘤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头位难产发生[6-7]。
宫缩乏力作为头位难产中较为常见的因素,会导致正常状态的胎头出现旋转、下降及俯屈情况受到不良影响,进而促使持续性枕后位或者持续性枕横位发生。产道异常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可分为骨产道异常与软产道异常,其中软产道异常主要包括阴道畸形与宫颈肌瘤等,当产妇会阴组织增厚或者会阴体增高情况发生后,会导致胎头下降,进而引发头位难产[8]。通过对头位难产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分娩方式的选择,而合理的分娩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母婴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通过研究可发现,持续性枕后、枕横位的发生率最高,可达到68%,其后依次为宫缩乏力、骨产道异常、严重胎头位置异常、软产道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5.0%、9.0%、4.0%、4.0%。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剖宫产应用率最高,可达到72.6%,阴道分娩的应用率为27.4%。
综上所述,由于头位难产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其中胎头位置异常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需在临床时对产程进行监测,通过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使母婴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