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探寻古法蓝晒的绘画艺术性

2020-03-26 00:31赵瑞鸣
艺术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绘画艺术数字时代

赵瑞鸣

摘 要:从最初摄影术的发明,人们找到了除绘画之外又一种将保存景物记录下来的方式。在技术上经过了前人不断的研究尝试,将曝光的时间从漫长的几个小时缩短到释放快门的几秒钟;从每一张照片的拍摄都要一张造价昂贵的金属板,到可以用感光的透明负片和相纸保存,摄影逐渐从对绘画的模仿变成冲击绘画。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码设备拍摄起来方便易操作、储存的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影响了传统的摄影印相工艺。本文通过简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摄影印相工艺蓝晒的历史,分析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使用和发展,寻找蓝晒印相中的绘画艺术性,讨论科技对艺术的发展影响。

关键词:数字时代;古法蓝晒;绘画艺术;艺术与科技

绘画之所以能在漫长的美术史中一直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其原因在于19世纪之前垄断着保存图像的最快捷方式。沒有什么是比面对风景的时候勾勒一张速写而更快更有效记录场景的办法。直到19世纪初期,并不会画素描的塔尔博特同样希望将旅行途中的风景稳定地保存下来。塔尔博特发明了“负—正成像”,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创造了稳定的负像,能制作出更多的正像照片。1841年,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法”(calotype,来自希腊语kalos译为优美),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碘化银纸照相法。这种照相法通常是人们遇到的第一种古典非银盐摄影工艺,原因是它十分简单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成功的照片。这种方法不但保存了稳定负像,也极大缩短了曝光时间,成为当时使用最广的摄影法,也是数码时代来临之前整个摄影术的核心。而如今,数码技术又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摄影印相工艺的生存,采集、存储方式的彻底变化让我们无须冲洗制作照片就能看到我们记录的图像信息。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古老的照相手工艺就此不复存在?如同早期摄影术的出现不是让绘画死亡,而是解放了绘画的保存记录功能和实用性。同样,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摄影印相工艺也在向着更接近艺术创作的道路不断发展。

1 古法蓝晒印相历史概述

在今天,人们想要取得图像,只需拿起手机拍摄一张照片就能实现。但自文艺复兴起,绘画长期以来都是最稳定长久保存形象的办法,人们渴望保存图像的愿望也仅停留在对简单光学原理的运用,比如小孔成像和凸透镜辅助起稿。

18世纪90年代,托马斯·韦奇伍德在暗室中将树叶等实物放在浸泡过硝酸盐溶液的皮革和纸张上,放到阳光下曝光,得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绘画以外记录的图像。不过当时他们还没有发明出定影的办法,刚拿走物体的时候相纸上没见光是白色的,终究反应后还是会变黑。古法蓝晒工艺前期通常可以选择加入一些试剂用来调色,例如过氧化氢、硫酸钠、氨水、氯溧白剂、洗衣皂,也可以以后期加人染剂的方式来丰富相片。

古法蓝晒印相(Cyanotype)是1842年由英国科学家约翰·赫谢尔爵士(John Herschel)发明的一种氰版照相法。蓝晒法的感光乳剂对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感光作用,铁盐日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最后呈现偏蓝色的影像,故称“蓝晒”。而当时,赫谢尔爵士的一位植物学家好友的女儿是第一位英国女摄影师——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安娜最早利用蓝晒印相技法搜集编纂植物学笔记,著有《大不列颠海藻:蓝晒法印象》。

2 当代蓝晒印相艺术

我们今天讨论的古法蓝晒印相在出现时间上晚于塔尔博特和达盖尔的照相术,但是在手工操作的流程上和感光制剂的价格上都有绝对的优势。即使在今天数码技术如此方便和成熟的今天,古法蓝晒印相法依旧被现代人接受,无论工业制版还是艺术创作,以蓝晒方式创作出的作品屡见不鲜,让我们对数字时代下传统工艺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和无限可能。

蓝晒不同于现代快速拍摄,除底片外,其余步骤都由作者纯手工工艺制作,且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逐渐吸引着大众。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每张纸张的纹路不同,纸张上涂抹药液的力度、均匀程度、药液稀释程度大小不一,曝光时间、显影时间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同一套底片在几乎同步的情况下,也不会制作出一样的蓝晒图像。蓝晒工艺可以通过人为的控制,得到意想不到的完美图像,并且可以通过后期着色工艺取得多样的效果。

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大力在近几年的作品中就运用实物蓝晒压印方法,将植物、动物直接置于画布上得到蓝晒形象。他的作品意在思考事物和图像间的转化真实性问题。张大力用光代替画笔,没有加入个人的变动和三维转化成二维时的误差,而是用最初记录图像的办法直接还原形象。艺术家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古法手工工艺,是出于数字时代下对社会存在问题的几点反思:

2.1 从媒介的角度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的收集似乎已经彻底面向大众,产生的数量也非常惊人,传播的途径和速度也越来越广泛、高效。信息的过度传播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弊端,比如信息很多很快,影响着人们每天的生活与思考,但信息的来源并不完全真实;为取得影响力,有许多主观或夸大的成分。数码技术的普及和Photoshop的滥用,已经让人们无法分清真实和虚拟的界限,艺术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对数码科技无孔不入地渗入人们生活以及图像处理过度提出质疑和反思。因此,人们选择在数字技术之前的古典印相工艺,让实物直接参与而反对图像的篡改,从而还原信息产生的真实有效性。

2.2 从工作、生活在城市中人的生存状态出发

人们在依赖数码技术的同时,阻断了和自然、真实环境的参与沟通,人们开始相信图像信息传播带来的即视感,而不再热衷于身临其境。包括平日的生活劳动、艺术创作都在工作室内完成。但蓝晒工艺恰恰相反,它需要充足的阳光完成图像曝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参与创作。艺术家在手工印相的过程中必须到户外寻找光线、植物,亲近自然、沐浴阳光的过程既是观察光影变化,又是对真实生命的体验。

蓝晒工艺从古典印相技法中走出,加之它的工艺直接、廉价,又能永久保存图像等特点,即使在现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形下,蓝晒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依旧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张大力的作品让我们看到在不断地被图像和影像信息充斥与影响的时代里,艺术家更需要独善其身,不被时代的洪流吞没,而不是人云亦云。在阅读文字的时代逐渐被读图或观看影像所取代的现象背后,应找到问题利弊根源,以作品提醒人们进行思考。

3 探寻蓝晒印相的绘画艺术性

蓝晒源于摄影术发明,是古老的照片成像工艺。在数码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古典工艺带来的是去机械化充满手工制作感的艺术创作过程,是一种能切实感受到的制作。

首先,在相纸的制作阶段,传统蓝晒法的印相介质都是以纸质为主,创作运用帆布、素描纸、水粉纸进行了制作。相纸表面的感光药液需要用毛刷或排笔平整地涂刷。但每个人用笔方向、涂刷的方法力度不同,甚至笔刷无意间留下的非白痕迹,都让蓝晒印相在相纸制作阶段就产生绘画般的艺术效果。

其次,在图像曝光的处理上,在制作感光药液过程中,由于季节、天气、湿度、水质、污染等因素,溶液的质地不同;或者特地加入某些化学试剂、溶液的配比不同,经过曝光后的画面黑白关系就会变得有差别。加上光线的强弱不同,曝光的时间也可以人为控制,这就让蓝晒每一次的结果都如同颜料的调和,会有丰富的变化,每一次冲洗都具有未知性,每次冲洗出的照片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艺术性。

蓝晒工艺是一种很好的复制图像的办法,它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丰富可能让原本区机械复制过程有了绘画般的艺术性和唯一性。这样制作出的作品既不需要临摹形象,又能在忠于真实的形象中得到非千篇一律的艺术作品。非均匀、统一变幻莫测的深蓝,充满让人琢磨不透的、具有惊奇创造性的效果,映照着人们内心丰富的蓝色情结。我们可以知道蓝晒是一種既可以复制又能够呈现绘画感的艺术表达方式。

4 科技对艺术的发展影响

在探寻蓝晒印相的绘画艺术性中,我们会发现,受到图像影响的绘画解放了它自身保存客观形象信息的使命,同样,图像会帮助绘画创作融合更多的信息,重新构建出新的作品。我们会像张大力一样通过不同承载艺术的方式,去思考更多社会问题是眼见的真实,还是图像中保存下来的真实。科技究竟会带给艺术什么,而不会质疑时代发展过程中艺术的存亡。美术史中的每次突破性的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正是科技的发展,为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提供了更多直观的可能,也拓宽了艺术思考的范围。从摄影术发明的那天起,其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绘画的走向。我们看到,印象派的画家不用再刻板地为雇主画肖像,因为那个时期名人拍照片最时髦。而每一个传统艺术方式又不会因为新的媒介出现而消失殆尽,它们只会在时代的更迭中,在科技的发展中,找到新的属于这种艺术方式该承担的研究内容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多佛·詹姆士(美).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13-114.

[2] 安娜·H·霍伊(美).摄影圣典[M].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65.

[3] 赵敏.古法今意——古典蓝晒印相技术与视觉设计[J].艺术工作,2017(4):101-102.

猜你喜欢
绘画艺术数字时代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后工业时代绘画艺术的身份嬗变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研究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