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带锁髓内钉对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03-26 13:16周军鹏张艳锋吴延涛李孝文胡晓雷沙龙生苗晓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伤性髓内胫骨

周军鹏 张艳锋 吴延涛 李孝文 胡晓雷 沙龙生 苗晓

胫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主要是由外力所导致的创伤性骨折,如高空坠落、车祸等,该类患者骨折部位较多,且均呈现粉碎性,同时伴有骨折部位周边软组织受损[1]。关节外胫骨骨折属于胫骨骨折的一种,多为继发性的股骨干骺弯曲,并根据外力的强度、位置及方向进而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位置,临床上实施手法复位、牵引或者石膏等非手术治疗方式,而针对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多采取钢板固定或髓内钉固定等手术方式保守治疗,可确保患者骨折部位得到良好复位,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近年来,钢板固定及髓内钉固定治疗该疾病的效果仍存在诸多争议,其中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是一种新型的髓内钉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手术时间短等诸多特点,已逐渐应用于临床[2-3]。本研究针对82例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多功能带锁髓内钉,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患者82例,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7.68±18.78)岁;致伤原因:车祸22例,坠伤14例,其他5例;受伤部位:右侧20例,左侧2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7.98±19.34)岁;致伤原因:车祸20例,坠伤18例,其他3例;受伤部位:右侧23例,左侧1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性别、致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4]中对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标准;均接受影像学相关检查确诊骨折程度及位置;均有明显的外伤;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陈旧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者;精神疾病且沟通困难者;严重心肺肾等器官疾病者;伴有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持续硬膜外麻醉,术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气囊止血带对其患肢进行止血,并帮助其患肢呈90°弯曲,联合C型臂机X线透视进行复位。对照组患者实施钢板置入固定修复术,具体操作如下:通过透视下进行复位直至满意后,选取其膝关节外胫骨髁间棘处中心位置进行切口,同时给予克氏针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在膝关节外侧处行切口以分离软组织和骨膜,选取大小合适的钢板(天津整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且需满足骨折近端与远端均可打入4枚锁钉的情况下,将钢板放置骨折近端与远端处,在骨折远端行5 cm左右切口,使骨折近端和远端充分暴露,进行骨折对线、对位,未出现旋转或侧方成角的情况下给予螺钉加固,确保钢板的稳定性。观察组给予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术,具体操作如下:选取其膝关节外胫骨髁间棘处中心位置进行切口,通过C型臂机X线透视将其患肢髓内钉入口放置于胫骨外侧髁间棘及髓腔的交界处。同时根据患者的软组织条件及骨折类型决定是否实施扩髓及实施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C型臂机X线的透视下沿胫骨纵向方向放置主钉,效果满意后可行锁钉,防止触伤周围神经组织及血管。若患者骨折部位呈现向前成角现象,需调整其膝关节呈现半屈15°~20°后放置髓内钉。若患者骨折部位呈现冠面成角现象,增加复位难度,可利于阻挡钉同时针对骨折进行复位和穿钉操作。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冲洗,并放入引流管后进行缝合。

1.4 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愈:骨折部位已完全恢复≤5个月,膝踝关节恢复正常功能,无疼痛感,步态行走正常;有效:骨折部位恢复部分≤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活动良好;无效:骨折部位未恢复,膝踝关节功能活动较差或病情逐渐严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41×10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包含感染、内固定断裂、松动及骨筋膜室综合征。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且出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表3) 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7.3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出血时间/min 骨折愈合时间/周对照组 41 85.36±15.53 255.59±22.20 62.57±16.85 13.91±1.85观察组 41 88.89±16.51 101.78±20.16 45.62±15.23 11.36±1.51 t值 0.997 32.842 4.778 6.837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是临床骨科疾病中的救治难题,同时具有解剖结构复杂一大难点,均具有前后交叉式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在外界暴力下,可导致胫骨近端产生不稳定性骨折,且发生在下肢负重关节之一的膝关节上,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难度[5-6]。临床通常使用钢钉及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但手术时间较长,且导致患者因手术留下较大创伤,同时还易导致诸多并发症产生,且患者骨折部位软组织受伤,在使用钢板固定方式的作用下增加了软组织受伤程度,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7]。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对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同时发生内固定断裂及松动、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感染的例数较对照组少。由此表明,针对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术,可有效缩短其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多功能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是指将锁定轻松穿过髓内钉上孔的带锁髓内钉的固定装置,其中包含导杆、髓内钉、连接架及定位架等,且定位套及髓内钉远端均有前后方向的钉孔,同时钻套孔处含有钻套,髓内钉远端侧面的定位平台呈现相对应的状态,因此在骨折复位上稳定性较高,不容易断裂或松动[8-10]。其次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在于髓内钉手术难度增加,且术中使用钢钉数量增加,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但通过增加髓内钉的数量可有效提高其与骨折部分的稳定性及支撑性,其中锁定与主钉形成的角度,可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促进骨折部位早期愈合,可使患者早期进行下地康复训练,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定程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针对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手术,可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出血量,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俱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创伤性髓内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