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宴会上,有位钱庄商人到丰子恺面前问:“贵姓?”丰子恺回答:“敝姓丰。咸丰皇帝的‘丰’。”商人听后不解。丰于是又补充说:“五谷丰登的‘丰’!”商人仍茫然。
丰先生见此情况,只好取笔写在纸上。商人一看恍然大悟:“啊!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丰’!”
丰先生自我调侃说:“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确实比咸丰皇帝时髦,也比五谷丰登通用。以后别人再来问我姓时,我便这样回答。”
聂耳原名聂守信。他的音乐感觉相当敏锐,同事们说,从他耳朵进去的,没有不能从他嘴里唱出来的。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了。
有一天,联华影片公司开同学会,聂守信表演了一个三十六行无所不包的节目,逗得大家大笑。会后,联华总经理送了他两件礼物,落款把他称作“聂耳博士”。
从此以后,聂守信才知道“耳朵”这个名字是叫定了。他说:“他们硬要把一只耳朵送我,也好,也好,四只耳朵连成一串,不是像个炮弹吗?”从此,他的名字改成了“聂耳”。
地质学家李四光,原名李仲葵。他在14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准公费留学日本,可是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十四”填入了姓名栏内。由于表格不好换,他急中生智,将“十”字加上几笔改成了“李”字,“四”字却无法再改。但是叫“李四”这名字不好听又没有意义。怎么办?
他一抬头,看到中堂大匾上有“光被四表”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的,于是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加上一个“光”字,后来便叫李四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俊,他年轻时信奉王阳明“知是行之始”的哲学思想,于是改名陶知行。后来,他通过教育实践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错误,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