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萍
(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晋宁650605)
1999年3月,昆明市晋宁县新街乡农科站从武汉引进浅水藕“鄂莲2号”“鄂莲5号”种植示范,笔者负责该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由于浅水藕具有产量高、口感好、入泥浅、方便采收等优点,面积逐年扩大,在当地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种植浅水藕生产过程中,对浅水藕种植要求、栽培要点、肥水管理方法、不同生长时期的管理技术等积累了一些经验。
选择背风、向阳、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灌溉和排水都比较方便的田块进行栽植。种植浅水藕最好是淤泥层深厚的田块,特别是肥沃的秧田最适宜。
种植浅水藕之前,需要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如果使用农家肥,每亩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00 kg,并放入3~5 cm的浅水待种。
浅水藕最佳栽培季节是3月中旬。过早种植,种藕易受冻,过迟栽植,藕芽较长,易折断损伤,因此必须适时栽植。
浅水藕应选择适合浅水栽培的优良品种作种藕,如鄂莲2号、鄂莲5号等,最好选择有3~4节以上,芽头完整的种藕。
种植浅水藕时,田间保持3~5 cm的浅水,并按行、株距及鞭藕的走向,将种藕分布在田中。,边行离田埂l~1.5 m,栽植深度为10~15 cm,要按种藕的形状栽入,藕头入泥深,最后节微翘出泥面,栽植之后,立即灌水。为了提高地温,使种藕早萌芽,水位不宜太深,一般保持在5 cm就可以。
一般密度为行距2 m,穴距0.7 m,每亩栽种藕达到300~400个芽头。种藕栽植后出现缺苗现象,可采用移栽种藕的方法补苗,以保证田内有效株数和提高产量。
浅水藕施肥总的原则是基肥与追肥并重,每亩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00 kg,追肥重点在结藕初期。第1次追肥,在莲藕生出6~7片叶进入旺盛生长期时,第2次于结藕开始时。追肥约占全生育期肥量的30 % ,每次追施人粪尿1000 kg或硫酸铵25 kg。
浅水藕栽后至萌芽阶段保持浅水,以提高泥温,促进发芽;随着主叶及分枝的旺盛生长,逐渐加深水层到15 cm左右;在采收前1个月放浅水位,促进结藕。浅水藕水层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
藕田除草工作应从出现浮叶开始,到荷叶封行前结束。一般要进行2~3次,除草时同时保护好梗、叶,以免损伤。
浅水藕栽培经常发生的病害是腐败病,又称枯萎病、腐烂病,是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当浅水藕出现少量的腐败病症状时,用多菌灵6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700倍液喷雾防治,隔7 d 1次,防治2~3次。浅水藕主要害虫有斜纹夜蛾、蚜虫,用50%的可湿性灭蚜粉剂1000~1500倍液喷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使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要求水位较浅,以提高泥温,也为植株旺盛生长打好基础。
此阶段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要保持旺盛的生长势,为长藕阶段打基础。
本阶段是莲藕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藕田的水层深浅关键在调控,要做到浅水定植,以水护藕,深水旺长。生长前期,栽后15 d内一般保持水深在6 cm左右,可以提高泥温,促进萌芽出土;以后逐渐加深到10~15 cm。生长中期,即植株长到1~2片立叶后,逐渐加水深到20 cm,最深不宜超过50 cm,以促进立叶长大,并抑制细小分枝的发生,提高大分枝的结藕率。生长后期,应在2~3 d将水排至10~15 cm,结藕后水位不宜过深,以防再生立叶,延迟结藕。整个生长期不能缺水,若田间比较干旱,会造成地下茎节间逐渐缩短,严重时可导致莲藕干死;若水深超过荷叶,须立即排水。
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根据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有机肥及配比合理的无机复合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施用,最后1次追肥在收获前30 d进行,分次追肥。第1次追肥在栽植后25 d,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1500 kg,第2次追肥在栽后40~45 d,每亩施人畜粪1500~2000 kg或尿素10~15 kg,第3次追肥在第2次追肥后半个月重施结藕肥,每亩施尿素20 kg加过磷酸钙20~25 kg、硫酸钾15~20 kg。每次追肥前1 d要放浅水位,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有利肥料被土壤吸收,施肥应在晴天进行,不能在烈日的中午追肥。
主要的管理工作是控制好水位。从立叶期开始,逐渐加深水位,但是水不能没过叶片,这一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一般采取直接泼洒肥料的方法来追肥,每亩使用高氮低磷中钾肥料20~30 kg。需要注意,撒施肥料一定要均匀。
需要再次追肥,最需要的肥料是氮肥,如果缺氮肥就会叶子枯黄。因为荷叶的叶片已经展开,撒施肥料时会落在荷叶上,施肥之后,必须用水泼洒一遍,将荷叶上的肥料冲刷干净。
在管理上要求浅水,以利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藕的形成,从结藕期开始,不再加水。
莲藕开花阶段,就进入了花果期管理,要补充足够的钾肥,每亩施钾肥15~20 kg。
出现基部叶的边缘开始枯黄时,表明藕已充分成熟。在采收前10 d,将藕田水排干即可挖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