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奎,胡 秋,杨先付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七总队,贵州 贵阳 550005)
贵州省安龙县龙广开展了金矿普查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依据戈塘金矿成矿模式为参考,探索龙广一带龙潭组与茅口组不整合面之间重要蚀变体(sbt)金矿(化)情况。工作区北东25公里为戈塘大型金矿床,该矿床一个明显特点是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地层时代与层位控制(于P2m与P3l沉积间断面中顺地层产出)[1]。由于工作区处于二叠系沉积相区过渡区域,地层沉积特征研究对工作区找矿前景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工作区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前陆褶冲断带的变形域内[2]。区域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上二叠统龙潭组(P3l)、长兴组及大隆组(P3c+d)、三叠系夜郎组(T1y)、嘉陵江组((T1-2j)、关岭组((T2g)。褶皱主要有轴向呈北西向的万屯向斜、顶效向斜、戈塘穹状背斜,断裂主要有北西向磨盘山断层,北东向海马谷断层、上阿科断层等(图1)。
长兴组及大隆组(P3c+d):浅灰黄、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泥灰岩,夹硅质粘土岩。底部高岭石粘土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33m。
吴家坪组(P3w):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燧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偶夹灰色薄层粉砂质泥岩及灰黑色炭质泥岩,并由此组成韵律互层。下部局部岩石见白云岩化;普遍含硅质结核及硅质条带。未见底,厚度>223m。
断层主要为磨盘山断层:走向290°~300°,倾向南西,倾角60°~70°。为纵向逆断层,区内长约7.6km。构造破碎带多见赤铁矿化、硅化、黄铁矿化现象。该断层西南段重力场有异常反应,经换算后的地壳等厚线图在呈北东向背景上,出现了明显的北西向弯曲,反应有北西向古断裂的可能[3]。
图1 区域地质简图(据贵州省安龙县龙广金矿普查报告)
根据以往二叠系地层分布及相区划分图,工作区二叠系地层属海陆交互相沉积(龙潭相)[4]。然而,通过本次钻探施工(磨盘山断层南西盘)揭露,根据其岩性等特征,属台地边缘相沉积,其中无煤、无潮坪相碎屑岩,已不再是潮坪相沉积(图2)。
由于早期构造作用,区域上形成了具有明显的台-盆交错的构造轮廓。在台地相区与盆地相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变线,该相变线控制了台地相区碳酸盐岩与边缘相区碎屑岩的分布,两者之间呈现突变的关系[5]。该相变线往往是大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台地与盆地之间呈现断层接触的现象。根据磨盘山逆断层特征,以及断层两盘地层沉积特征,其应为工作区相区分界线,即断层北东为龙潭相区,南西为吴家坪相区。
图2 上二叠统柱状(龙潭相及吴家坪相)对比图
戈塘金矿的形成与层滑构造有关,层间滑动是破碎蚀变体主要成因之一[6]。而这一类层间滑动主要发育于岩层能干性变化的界面。工作区磨盘山断层南西盘吴家坪组灰岩与下伏地层并不存在能干性差异的特点,不利于形成类似的层间破碎蚀变(矿化)体。另外,戈塘-海马谷地区金矿(化)体受北东向逆断层控制,其中海马谷断层既是导矿断层又是容矿断层[7]。工作区内北东向地层规模极小,未与海马谷断层相交,缺乏成矿必要的导矿通道。
龙广一带,以磨盘山逆断层为相区分界线,断层北东为龙潭相区,断层南西为吴家坪相区。断层南西吴家坪组灰岩与下伏地层(礁灰岩)并不存在能干性差异的特点,不利于形成类似(戈塘金矿)的层间破碎蚀变(矿化)体,并且缺乏成矿必要的导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