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钦
摘 要:随着我国供电行业的发展,配电网络的覆盖率明显提高,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用电质量,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配电线路的故障发生率也不断升高,本文基于10KV中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原因,對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排查技术进行讲解,为供电企业开展配电线路检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希望能够对配电线路的故障解决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线路;检修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供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0KV配电线路在我国供电系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工作环境复杂恶劣,绝大部分都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受外界影响较大,因此一旦线路发生故障,如果不能及时的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检修,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停电,从而对国家经济及人民生活带来损失;所以电力线路的故障排查与检修工作是电力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环节,电力企业应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建立故障分析模型,提高故障识别效率,运用掌握的电力相关技能排除电力故障,以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及时恢复供电,减少经济损失尤为关键;为电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电力的稳定供给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线路大多都为架空线路,因此受到的系统内外因素往往较多,出现线路故障的可能性也较大,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有接地故障、断线故障和短路故障。在实际运行钟,配电线路受到内部以及外部的异物、树障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各种问题,导致配电线路故障的产生,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加强配电线路故障的排查与处理工作,是降低线路故障检修时长的重中之重,通过检修工作可以发现配电线路中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未出现问题的安全隐患,及时做到故障排查和隐患处理,避免配电线路的故障进一步扩大,从而带来更大面积的停电影响。故障的检修是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重要基础,检修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特征和原因,从而明确出现故障的部位。
2. 10kV配电线路故障类型及排查处理技术
2.1 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
2.1.1 接地故障的判断和确认
接地故障共包括两种,分别是完全接地故障与单相不完全接地故障。区分当前情况是这两者之中的方法,就是分析电压参数。持有测量出具体的电压值,才能明确故障类型。而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判断故障类型的原因是,单相完全接地故障中,配电路当中三角形的电压值为100伏,而且用于测量的电压表会显示一个稳定的读数,一相电压为零,另外两项线路上的电压值与线路电压保持一致,这种方式的测量所得出的测量数据当中,显示电压为零的一相为故障相。
2.1.2 对于接地故障情况的排查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实践研究的不断创新,从目前 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查法方法应用现状来看,有多种方法,除了根据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通过传统经验判断接地故障外,常用的接地故障查找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种,可根据接地故障实情和方法特点进行选择:
(1)应用人工巡线技术
在人工巡线作业进行过程当中,如果某处的接地故障持续一定时间后自动消失,并伴随着分界开关工作状态的变化,那就基本可以将故障部位锁定在分界开关的下方。这样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流程可以适用于具有明显的接地故障特征,故障部位也较为明显方便操作的检修工作。
(2)应用分段试拉技术
接地故障的特征并不明显相对较为隐蔽的情况下,检修人员可采用分段试拉技术进行检修,试拉配电线路各个不同分段的分支开关,具体顺序为先拉大分支线路,检测分支线路是否故障。再拉主干线分段开关,先将中间段开关试拉,确定故障点前后位置,缩小排查范围,如果主干线分段开关试拉后并未发现具体故障位置,则故障的位置确定为主线路第一开关以上的位置,不过该技术的确定范围只能位于各个开关之间的线路,范围十分广,不能找出具体故障点,需要结合更精细的远程遥测技术,才能找出具体的故障地点,加以检修。
(3)应用整体绝缘遥测技术
整体绝缘遥测技术是指测量故障配电线路的电阻值,依据电阻值对电路的故障情况做出判断,常用的电阻表的量程为2500伏或5000伏。这种方式可以准确地排查隐性接地故障,但是该种技术排查的辐射面较小,整体电路均使用该种技术消耗过大。整体绝缘遥测技术的步骤就是检测配电线路分段开关的两侧,然后检测大分支线的分段点。
2.2 10kV配电线路断线故障
10kV配电线路一旦发生断线故障会伴随着对地电流与对地电压的变化,会出现电流降低,电压升高的现象,而并未出现故障的相线的电流值是不会发生变化,而电压会伴随故障降低。依据于此种现象,检修人员可以通过测量电流与电压判断配电线路是否存在断线故障,检修人员在发现配电线路三相电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状况时,可以及时联系调度中心,确认是否存在停电的状况,进一步进行故障排查,使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2.3 10kV配电线路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一是线路瞬时性短路故障(一般是断路器重合闸成功);二是线路永久性短路故障(一般是断路器重合闸不成功)。变电站10kV线路一般是采用一到三段式电流保护,即电流速断或限时速断和过电流保护。如果是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则可以判断故障点一般是线路两相或三相直接短路引起。速断或限时速断保护动作的起动电流较大,它是按最大运行方式来整定的,故这种故障对线路及设备的损害较大,如线路金属性短路或雷击短路等;如果是过电流保护动作,一般属非金属性短路或线路末端分支线路短路引起。
2.3.1 短路故障原因
配电线路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引发短路故障的可能因素较多,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经验的积累发现电路的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线路金属性短路故障;线路引跳线断线弧光短路故障;跌落式熔断器、隔离开关弧光短路故障;小动物短路故障;雷电闪络短路故障等。
2.3.2 短路故障的诊断排查技术
采用检测定位,主要在配电线路的各个分支点以及容易产生故障的区域安装探测器,加强对每一区段运行状况的检测。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控与记录。当监控数据发生异常,就可以依据数据计算出故障的具体位置。
故障信息收集:配电线路故障的排查除靠运维人员查找外,还有很多故障信息是来自于广大群众的积极汇报及询问故障点附近的居民。
结语
不管线路出现的故障是瞬时性或永久性的,断路器重合闸成功与否,都必需对故障线路进行事故巡查,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特别是对可能发生的故障点的正确判断尤为关键;因此检修巡视人员要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建立电力线路故障分析模型,可以提高故障排查效率,从而以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及时恢复供电,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及供电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伯东.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线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20,18(21):46-48.
[2]芦先帅,张超,代园园,郭志强.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90.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福建 三明 3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