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研究

2020-03-25 09:18杨正河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智能电网

杨正河

摘 要:电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需要的重要能源,电网工程建设是为人们提供电力的主要结构。智能电网工程在功能、环保、智能化、运行稳定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而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是保障电网结构性能优势发挥的关键,本文就对智能电网工程建设的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对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并突出一些技术应用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工程建设

引言:近些年发展过程中,电力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为了降低电力能源消耗,人们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从未停止脚步。智能电网具备良好的能源节约功能,利用更加智能和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手段,来对电网运行的各项环节进行监控与调节,实现电力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保障发电、输电、用电各个过程运行稳定性与高效性、安全性,因而对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的基本特征

现代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期间,更加注重电力能源节约的问题,运用现代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来构建具备环保特性的电网结构,大大降低电网能源浪费的问题。完善的智能电网工程具备智能化特性,电网在自动运行期间可以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对运行过程进行调控,若是电网运行期间电网出现故障,智能化控制系统就会自动对故障情况和原因进行监测分析,并及时做出自我调节操作,将故障消除,保障电网运行的通畅性和安全性。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利用更多先进的电力技术,优化了电网运行的质量,用户用电更加安全稳定,更好的满足了用电用户的需求,为电力工程发展推动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智能电网能够大幅度提高电力能源使用率,智能化的实现也减轻了电网运行人力投入,有效降低了电网运行成本[1]。

2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2.1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对电网的交流电运输过程进行管控与调节,在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期间,对高压变电的过程利用电力技术手段进行优化调整,在高压变电的过程中加入清洁型能源,并设立相应的能源隔离区域,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对整体变电过程进行控制,使其运行过程保持稳定状态。再对电网运行的各项参数进行适宜的调整,降低电网电力运输的能耗损伤,以此实现电网电线的电力运输质量和效率,并能避免电力运输期间不稳定情况的发生。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对电网交流电的运行进行全面掌控,实现优化电网运行的效果,这种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当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2.2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当中应用,是代替了传统电网工程建设中的交流电输送模式[2]。在智能电网建设当中,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是使用仪器针来完成直流输送与逆流输送工作,有效提升了电网电力电流输送的质量与效率,整个电流运输的过程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并且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建设的成本较低,优化了传统电流运输采用的技术模式运行成本投入大的问题。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网工程建设比较偏僻的区域范围也较为适用,能够很好的保障电网电流运输状态,是智能电网输电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2.3 电网发电与电力输送技术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当中,电网发电与电力输送是运行的主体结构,发电与运输的动态过程状态,是电网电力供应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因而电网发电与电力输送技术的应用需要保持高质量水平,需要应用高水平的电力科技手段和品质优良的发电、输电设备,同时要求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技术要专业和规范,保证发电与输电工程部分的建设质量。如今智能电网的发展设备运行能源消耗方面均落实了环保理念,应用的都是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源等这类新型环保能源。近些年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新型能源发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有效改善了电力环境问题,实现了电力发展的能源节约。通过智能电网发电与电力输送技术的应用,能够对输电过程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与监控,对电网运行进行保护与优化。

2.4 变电与配电工程技术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变电与配电环节属于技术处理非常复杂的一部分。虽然我国早就利用数字变电站进行变电配电,但原来的数字变电站功能非常少,只保留了电力输送变换信息的采集整理与传输的不定时监控功能,而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结合如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变电环节不仅能自动收集相关信息、实时测控任务,还可以在电力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有效的继电保护,具备较强的科技智能性[3]。配电环节中各种高科技的广泛运用让配电网络的运行更加高效,让配电网络在双向流动与电力输送过程中针对电压实施智能调控,进而促进智能电网建设。变电与配电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智能电网运行的功能性,大大降低了变电配电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电网运行故障发现的及时性以及故障处理的效率性,对智能电网建设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助益。

2.5 电网终端用电技术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用电用户提供电力,电网终端用电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用电质量与安全性能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电网用电服务品质的增强。传统的电网工程建设当中,电网终端用户都是通过电表来对用电量情况进行掌握的,智能电网建设的用电重点可以利用智能技术手段提供用电计量服务,应用高质量的数据计量设备,用户用电量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更高,同时电网用电技术能够对所有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监测,随时能够调取用户用电量情况,更重要的是电网终端用电技术与设备的完善建设,能够加强终端用户用电的稳定性,促进用户对电网用电服务的满意度提升。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运用终端用电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电力调度管理,当电力传输至终端区域之后,对输入的电力进行自动分配,让电力运输均匀的分散到各个用户终端当中,保证各个用户的供电水平一致,让输入的电力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避免用户电压不稳或供电不足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当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企业发展和电网建设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能够促进电力服务品质和功能的优化,实现我国电力供应能力的强化。

3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的优化措施

3.1 进一步促进智能电网灵活性的提升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期间,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能优化各项功能运行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智能电网运行当中,电力能源运输分配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加强的空间。因而在智能电网建设时要进一步促进电网灵活性的提升,在电网基础结构建设时,注重高压电网的坚固性与牢靠性,对运行的灵活度进行调控。不同地区的电网建设之间要注重连接部分的电网结构输电顺畅性,避免出现电力输送卡顿。通过继续改善电网配电结构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来促进电网运行灵活性的提升。

3.2 强化电网配电运行的自动化水平

电网配电是供电过程的主要结构区域,智能电网配电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与电网供电质量之间具备直接关联性,需要积极运用更为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让电网能夠自动配电,并自动对配电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与调节。电网建设期间要对开放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技术手段进行持续的创新和优化,更好的掌控自动化配电系统运行稳定性。

4 结论

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当中科学的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显著优化电网运行技术先进性,促进电网工作运行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对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助作用。因而电力企业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进行持续强化,实现电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卿.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200-201.

[2]盛莉莉.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探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4):71-72.

[3]戴芮,陈丽,李富鹏.浅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0(10):152-154.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青海 格尔木  816000)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技术工程建设智能电网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