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落实文本的人文主题

2020-03-25 08:11王德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吴冠中父爱全文

王德辉

部编版教材的全面铺开为教师打开了一个新的教学视野,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转变,教学方法需要更新,这对于接触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部编版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总之,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部编版教材有三分之二的选文作了更新,更新后的选文具有四个特点:1.经典型;2.文质兼美;3.适宜教学;4.兼顾时代性。吴冠中写的《父爱之舟》就是典型的此类文章。笔者以《父爱之舟》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践行部编版教材的教学理念的落实人文主题教学的。

吴冠中的《父爱之舟》一文是他怀念父亲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深沉的父爱为主题,但文中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地渲染,刻意地描述父亲的言行,而是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点滴小事。父亲如小舟般慢慢渗入作者梦境,父爱如小溪般缓缓滋润作者心田,让读者也浸润在那份父爱之中,文笔流畅,读起来非但没让人感到沉重,反而是一种温暖与感动。

《父爱之舟》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文中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父爱。当我们读完后感受到吴冠中即使在那么艰难的岁月里,心中依然是甜的。如何让学生也去感受那份真挚的情感呢?

一、比较悟情

吴冠中心里是甜的,是因为他有一个在生活上处处关心他,照顾他,理解他的父亲;他有一个辛苦养蚕卖了茧子给他买枇杷的父亲;他有一个心疼儿子被虫咬得满是疙瘩的父亲;他有一个不让儿子受委屈,在吃完凉粽子后再给他买热豆腐脑的父亲;他有一个理解他并亲手为他制作万花筒的父亲。

可是有一点,我不能忽视的是本文所发生的事与现在的时代背景已经不同了,现在的学生对这样的生活没有经历,更不可能感受这种生活的不易,难以体会在艰辛背后的那種幸福,如何突破这个难题,那就让学生在比较中去体会。

师:你觉得父亲给予的这些东西对现在的我来说容易吗?

生:容易。

师:如果你得到,你会觉得特别珍贵吗?

生:不会。(不一定会)

师:那么对作者来说珍贵吗?

生:因为家庭极其贫困,生活拮据,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

生:平时的父亲是节省,不肯花一点冤枉钱的。

生:我多么馋啊!于是父亲给我买豆腐脑。我恋恋不舍,父亲就给我制作万花筒,都不容易。

师:是的。在当时的年代,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这些事看似平凡,对一户贫困的家庭来说是多么珍贵,那都是一份珍贵的父爱之情。

在年代的对比中,在父子不同表现中,感受父亲那份浓浓的父爱。

二、换位悟情

吴冠中的心里是甜的,是因为他有一个充满期望、背他上学、熬夜摇船、给他凑钱上学、抓紧时间缝补棉被的父亲。父亲的一言一行无不感动着他。我们是不是也能走进吴冠中的内心,去感受那么动人的爱呢?于是,在有些情节中,我使用了换位思考来悟情,去感受当时吴冠中心里的感受。

课文中有“背他上学”的一段描写:“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

师:你似乎看到了一幅父亲怎样背儿子上学的情景?

生:在大雨天,风雪中送儿子上学。

生:道路泥泞,背我上学。

生:咬紧牙关,一步一滑,艰难前行。

师:是呀。父亲就是这么艰难地前行着,如果此时就在背上的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感到无比温暖。

生:感到很幸福。

生:感受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师:是的,父爱就在这种情景中,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情读句子。

换位思考,让学生走进去,深入感受,再走出来,把感悟到的表达出来。

三、 诵读悟情

当学生将文章内容化为情感后,就要通过朗读来体现。本文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中心句“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梯度,有支架地层层推进,直至走向内心的真实情感。

1.初读感知初体会

“文章”主题流淌在文中的角角落落,怎样迅速抓住文章主旨对全文学习尤为重要。所以在全文初读时必须要快速入文,能从文中感知全文的主题思想的语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文章的中心句为抓手,立刻让孩子们感受到全文是将“父爱”作为全文主旨。

师:请大家用心读题。

生:父爱之舟。

师:父爱和舟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快速读人文,把两者紧紧相联的句子找出来。(生读文)

生:“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师:是的,这句话将父爱与舟连在一起,舟中有爱,爱在舟中。让我们一起好好读读这句话。

2.深入文本重锤击

在对文本进行梳理后,学生们获得了大量与父爱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比较零散,需要教师引导、整合、提升,进而让孩子深入走进作者内心、切身感受那份真情。

为此,教师通过智慧地梳理,通过反复朗读,直抵人文主题。

3.抓住细节细品味

在全文的信息梳理、文本感悟后,情感已蓄足了势,那就再找个关键点把这份情充分表达出来,于是,教师就抓住其中的部分细节,细细推敲。通过合理的想象,丰富父亲的形象,使情感达到高潮,如“缝补衣服”这个教学环节: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师:作者看到的是什么?

生:父亲低头弯腰为“我”缝补衣服的背影。

师:透过背影,我们似乎看到父亲是怎样缝补的?

生:……

师:如果孟郊是慈母般的游子吟,那吴冠中笔下的就是慈父般的游子吟。这样的父亲值得尊敬吗?带着这份感情读中心句。

师: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缝在衣服里的不是针线,而是一份父亲的安,父亲的思念。带着这份感情读中心句。

师:虽然只是个背影,但更有无尽的张力,是父亲无声无私无悔的爱,这份父爱让人感动吗?带着感动之情读读中心句。

吴冠中先生笔下的父爱就在这处处细节中,他的语言朴实、平实,但正是这种平实的语言,更让人感到父爱的平凡而伟大、深沉而厚重。在学习过程中细细揣摩、用心品味,那份细腻的父爱就会萦绕在我们心头。本文的人文主题“舐犊之情”也就迎刃而解。

部编版教材教学主张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结合,将语文的育人价值和学科属性融为一体。本文教学过程中,以“父爱”为轴,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反复体会诵读中感受父爱伟大,顺利地达成了本文的人文主题。

猜你喜欢
吴冠中父爱全文
春江水暖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