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在防范企业风险、改善公司运营、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在回顾党领导内部审计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各单位以及国外健全完善内部审计领导体制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当前领导体制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领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内部审计;党的领导;有效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7156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变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使命,要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因此,必须认真回顾内部审计的历程、经验与问题,深层次研究探讨党对内部审计工作领导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1中国共产党领导内审工作的历史进程
回顾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其发展是伴随着我党领导下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改革开放以来内部审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建立阶段、稳固提高阶段、转型完善阶段、深化改革阶段。
(1)起步建立阶段(1978—1991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入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上来,改革开放就此拉开序幕。1982年宪法规定我国建立起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国务院发布通知,强调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可结合实际工作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监督的开始。1985年,国务院发布规定提出,政府各部门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1987年,为适应我国内部审计发展需要,我国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审计条例》,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稳固提高阶段(1992—2001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也转型进入新阶段。1994年通过的《审计法》,首次将审计工作的制度规范上升到法律层面。1995年修订后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提出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审计部门。1998年,审计署实施“三定法案”,将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工作全部交接给中国内部审计学会。
(3)转型完善阶段(2002—2011年)。2002年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内部审计协会,至此我国也形成了以国家审计为指导,以协会为行业管理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2003年审计署再次修订规定,明确指出审计机关从直接指导与监督转变为通过内审协会进行间接指导、监督与管理。2005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针对中央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作了全面部署。2010年国务院《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了行政单位的内审工作在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下开展。
(4)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内部审计的改革步伐。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指出2020年要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体制。2018年,党中央组建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到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指导;同年,审计署修订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规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推动内部审计履行好新时代的职责与使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中国内部审计必须坚持的主要发展任务。
2国内内部审计工作领导体制
在我党的领导下,我国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及行业组织强制性变迁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归纳起来,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大致可分为5类:董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经理层领导的内部审计、董事会和CEO双重领导的内部审计、合署办公。下文主要以部分行政单位、中央企业为例,介绍主要内部审计领导机制的发展经验。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领导体制。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按要求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有的基本依附于紀检监察部门或与其合并、有的与财务部共同设立财务审计科,形式各式各样,基本上以外聘审计机构人员对其下属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将受到限制。内审人员较容易被单位内部的利益关系左右,容易带有偏见,即使发现问题也可能不汇报,无法真正做到审计独立、公正、客观。审计结论也往往是常规问题,提出的审计整改建议基本流于形式。
(2)中央企业单位内部审计领导机制。中央企业的内部审计领导机制发展较行政事业单位成熟。大部分的中央企业由总经理管理,其他的分别属于董事会、副总经理、监事会管理。以我公司为例,在内蒙古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我公司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向本单位董事会及管理层报告工作,同时接受总部及本单位的双重领导。其他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各有不同,例如,ZSH集团则独立成立审计局,下设审计分局,审计局直接归董事长领导,下属单位的内审部门归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内审工作既接受本单位的领导,同时又接受审计局的领导。作为重要的中央企业,其地位已经决定了必须始终坚定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3国外内部审计工作领导体制
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内部审计领导体制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一般情况下公司董事会里都有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中的委员是高层管理者以外的股东,审计委员会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最高决策机构,内部审计报告可直接上报到审计委员会,这与我国企业不同,内审部门在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再例如英国,董事会对公司内审系统的建设负有总责任,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批准审计计划及报告董事会等,为内部审计提供独立性保证,并且负责监督内部审计。公司一般采用双重报告形式,内部审计部门在向管理层报告的同时还要向审计委员会报告。
4当前领导体制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高。内部审计能否发挥自身作用与管理层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对于企业来说,更关注业务发展和业绩增长,一些企业管理者未能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水平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一个监督管理部门,往往被忽视和边缘化,有的中小企业甚至未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职责划分混乱,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被严重削弱。
(2)审计整改流于形式化。被审计单位对于内部审计普遍存有抵触情绪,对于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后续整改工作也往往存在畏难推诿情绪,整改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整改工作流于形式化,存在整改不彻底、整改质量不高等问题。审计发现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改正和解决,审计监督的效果被大大削弱,审计发现问题更是屡查屡犯。
(3)审计成果运用不到位。一方面,内部审计往往是事后审计,例如,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企业基本上都是在领导干部离任很久后才开展现场审计。审计工作成果较为滞后,审计发现问题对于业务发展未起到纠正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审计成果向管理成果转化不到位,审计发现问题最终仅仅以出具报告告终,后续对于审计建议如何被采纳、审计成果如何促进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层也未予以关注和重视。
(4)审计问责力度不够。内部审计多数是针对业务发展领域,问题也都是针对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公司管理层一般只关注违反当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和处理,很少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责任追究,特别是面临提拔的干部,不愿暴露问题和追究责任。此外,内部审计问题也未真正纳入到被审计单位的业绩考核中,审计责任追究未能发挥作用,审计监督也未起到震慑作用。
5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领导的有效工作方法和路径
(1)改革内部审计领导体制,实现党委直接领导内部审计。目前,大部分企业单位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工作,审计报告向董事会汇报。加强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可以借鉴纪检监察工作领导体制,集团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在集团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地方各级内部审计部门在同级党委和上级内部审计部门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由党委领导内部审计,审计工作对党委负责,有助于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2)提高内部审计的政治站位。内部审计往往仅关注企业业务发展问题,政治敏锐性不高,政治站位不够。在新时代,内部审计人员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深入掌握国家的重大政策部署。以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局性来分析和对待问题,客观揭示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内部审计人员要把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纳入政治轨道,始终坚持把握大局,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全覆盖。
(3)党委执行审计问责,强化审计问责力度和审计成果运用。将内部审计与党建相结合,由党委直接决策审计问责事项,除了对审计问题进行整改及处罚外,对于重大违规经营问题,应该交由党委对相关领导及人员遵照党规党纪进行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
(4)建立审计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强化问责力度。当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责任追究工作由公司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对本单位责任追究工作负总责。内审部门作为归口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对受理的违规经营投资的有关问题进行核查并认定责任,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大力推进该项工作,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合規经营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抓手来落实,切实加强党对内部审计的组织领导。
(5)落实下级单位党委的整改责任。将下级单位的党委作为审计整改的主体,把下级党委书记作为落实整改的第一责任人,下级内部审计部门协同监督完成整改工作。对于整改不积极、不彻底的情况,由党委负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督办,设定整改时限及要求,将整改工作作为党委任免领导干部的标准和依据,同党委责任追究、党建工作相挂钩,有利于推动整改工作,有利于审计成果向管理成果的有效转化。
(6)强化审计成果作为党委任免领导干部的重要作用。应当加强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改变当前领导干部任免与审计成果相脱离的现状,把任中审计成果作为领导干部任免、考核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将真正干实事的领导干部发展、提拔,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储备精英干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审计报,2018-05-23(05).
[2]王海兵,王慧国家监察体制下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路径[J].会计之友,2018(15):134-136
[3]朱殿骅,张艺凡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下的内部审计管理改革[J].中国内部审计,2018(7):13-15
[作者简介]孟欣(1988—),女,满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中级审计师,硕士学位,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