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报著,杨会肖,潘 文,徐 斌,杨晓慧,徐 放,张卫华,廖焕琴,王裕霞
(广东省森林培育和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植物营养诊断是制定施肥方案的基础,主要有形态诊断法、土壤分析法、养分含量临界值法和诊断施肥综合法(Diagnosis and recommendation integrate system,DRIS)。DRIS 充分考虑营养均衡原理,较全面地评价树体各养分及其比例,确定比例的合理范围,避免仅凭某一个或几个元素含量的高低作出丰缺判断的片面性[1]。国内外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已应用于杨树(Populusspp.)、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 ×E. grand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林木[1—12]。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又名四季茶花、杜鹃茶,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常绿灌木,自然分布于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极小种群植物[14],珍稀濒危植物[15]。因其株型紧凑,叶色深绿,花期四季,花色鲜红,满树繁花,抗逆性强,属山茶属中之珍品,是南方地区优良的观赏花卉[16—17]。杜鹃红山茶适合在公园和庭院等地栽种植,也可盆栽供观赏;因其具有多次花期,花量大等优点,又是山茶属开展种间杂交控制授粉,培育茶花新品种的优良材料,科研和经济价值高。目前对杜鹃红山茶苗期栽培基质和栽培容器等开展了相关研究[18—22],鲜见有关苗期营养诊断的报道。
杜鹃红山茶苗木需求量大,市场价格较高,种植收益稳定,花农培育积极性高,但存在对苗期需肥规律不了解,生产中肥料用量难以把握等技术问题。本研究以杜鹃红山茶0.5 年生嫁接苗为材料,利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施肥试验,研究苗木生长量、土壤化学性质和植物N、P、K 养分,分析其需肥规律,以期确定生长适宜的N、P 和K 施用量,为苗木培育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大棚(113°23′E、23°14′N),海拔25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638 mm,年均温23 ℃,年均相对湿度79%,4~9 月降雨量占全年80%。
以油茶2 年生实生容器苗为砧木(苗木生长情况相对一致),采集杜鹃红山茶LX03 品种当年生穗条为接穗,嫁接获得苗木,砧木嫁接口高10.2±2.0 cm。2017 年6 月,选取0.5 年生长势基本一致的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平均苗高21.5±5.2 cm、平均冠幅11.1±3.2 cm,种植在高15 cm、上口宽20 cm、下底宽12 cm 的塑料花盆中,每盆种植1 株;基质为体积比50%黄心土+50%泥炭土,重量约3.2 kg。
试验初期基质pH 为5.58,有机质为28.37 g·kg-1,全N、全P 和全K 含量分别为0.618 g·kg-1、0.281 g·kg-1和18.0 g·kg-1,水解N、速效P 和速效K分别为85.36 mg·kg-1、10.96 mg·kg-1和74.6 mg·kg-1。为了防止水肥流失,盆底垫塑料胶垫。采用自动喷灌淋水,及时除去杂草,如有蚜虫为害,定期喷800~1000 倍高效氯氰菊脂+多菌灵+托布津混合液,按常规方法管理苗木。供试用商品化肥尿素(N)质量分数为46%,过磷酸钙(P2O5)质量分数为12%,氯化钾(K2O)质量分数为60%。
2017 年7 月选择生产性培育的杜鹃红山茶1.5年生嫁接苗6 株,测定苗高、冠幅、接穗生长高度等生长量,全株鲜重、干重、全N、全P 和全K 含量,取平均值为基础参数,计算N、P 和K 的施用量。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N、P、K 元素单株施用量分别设置5 个水平(表1)。
表1 N、P、K 各水平单株施用量Table 1 The fertilizing amount of N, P, K factors in different levels
共设置20 个处理,各处理施肥量见表2,每处理5 株,4 次重复。将每处理N、P 和K 的施用量换算成相应的化肥用量后,按指数施肥法分5 次施用,第1 次至第5 次施肥量分别为4%、9.1%、16.7%、27.5%和42.7%。
1.3.1 生长调查
2017 年8 月上旬至2018 年6 月上旬,每2 个月调查一次苗高、冠幅、分枝数,共6 次。
表2 杜鹃红山茶不同处理N、P、K 单株施用量(g·株-1)Table 2 The fertilizing amount of N, P, K factor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Camellia azalea
1.3.2 生物量调查
2018 年6 月,取各处理每次重复生长最优的3株进行全株鲜重和干重测定。
1.3.3 栽植后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018 年6 月,各处理每次重复取混合土壤进行化学性质测定,其中处理M15 至M20 因施肥量一致,取生长较接近总体平均值的M19 和M20,测定土壤共16 个处理,土壤化学性质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23]。
1.3.4 植物N、P、K 养分测定
养分分析包括植物根、茎和叶的N、P、K 元素。首先将各处理每次重复生长最优的3 株植株烘干粉碎后,分别测定全株N、P、K 含量,其中M15 至M20 因施肥量一致,取生长较接近总体平均值的M19 和M20。全N 采用蒸馏法测定,全P 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K 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采用Excel 2010 和R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24]。
栽培基质的化学性质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指标。16 个不同施肥处理的pH 在3.80~4.82 之间,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pH 和有机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pH 指标,处理M10 最高,为4.82,显著高于M01 等11 个处理;其次处理M06 为4.64;处理M03、M04 和M09 最低,为3.80,显著低于处理M08 和M10 等4 个处理(表3)。由此可见,施用不同肥料对土壤pH 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土壤有机质指标,处理M05 最高,为40.63 g·kg-1,其次是M20,为39.20 g·kg-1,二者显著高于处理M14。
各处理基质中全N 和全K 含量无显著差异,全P、水解性N、有效P 和速效K 含量则存在差异(表3)。全P 含量以处理M09 和M11 最高,达0.37 g·kg-1,显著高于M01 等5 个处理;处理M12 为0.30 g·kg-1最低,显著低于处理M02 等4 个处理。水解性N 含量以处理M03 最高(188 mg·kg-1),处理M10 最低(59 mg·kg-1)。有效 P 含量以处理 M02 最高(17.1 mg·kg-1),处理M12 最低(5.7 mg·kg-1)。速效K 含量以处理M03 最高(246 mg·kg-1),处理M14 最低(43 mg·kg-1)。
2018 年6 月杜鹃红山茶不同施肥处理苗木生长量统计见表4。不同施肥处理下杜鹃红山茶在苗高、冠幅、分枝数、鲜重和干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M03 的苗木生长最好,而处理M10 的苗木生长最差。处理M03 的苗高、冠幅、分枝数、鲜重和干重与处理M10 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设置N、P 和K 的不同施用量,并对生长性状如苗高、冠幅、鲜重、干重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不同性状间三元二次通用编码回归方程如下(其中X1表示N 元素,X2表示P 元素,X3表示K元素):
表3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化学性质Table 3 Soil chemical property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ments
表4 杜鹃红山茶不同施肥处理苗木生长量Table 4 The biomass of Camellia azalea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苗高Y1=43.56+1.84X1-16.07X2-4.73X3+132.40X22+9.67X32-0.09X12-14.87X1X2+2.12X1X3-53.35X2X3(P、K 显著,R2=0.85)
冠幅Y2=19.38+11.69X1-13.76X2-0.95X3+95.62X22+3.53X32-4.12X12-8.91X1X2+0.71X1X3-17.78X2X3(N、N2显著,R2=0.73)
鲜 重Y3=137.3-1.32X1-158.14X2+58.76X3+1893.18X22+47.58X32+1.58X12-22.30X1X2+25.17X1X3-711.87X2X3(P、K 显著,R2=0.73)
干重Y4=79.10-0.13X1-23.06X2+15.91X3+773.34X22+38.22X32+1.52X12-11.25X1X2+3.41X1X3-360.95X2X3(P、K 显著,R2=0.85)
根据不同性状间的回归方程,苗高、冠幅、鲜重和干重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介于0.73~0.85 之间,苗高和干重模拟的回归方程最好。
将DRIS 法的指数法应用于杜鹃红山茶苗期营养诊断。结合杜鹃红山茶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及营养指标,以处理M03、M07、M12、M13 为高产组,其余处理为低产组,高产组和低产组的统计结果如表5 所示。根据表5 方差结果,确定P/N、K/N、P/K 作为重要研究参数,因为在N 与P 的表达式中,P/N 的方差比(3.030)要大于N/P(1.668);在N 与K 的表达式中,K/N 的方差比(3.263)要大于N/K(2.280);在P 与K 的表达式中,P/K 的方差比(1.5566)要大于K/P(1.074)。
将杜鹃红山茶不同施肥处理组划分为高产组和低产组,分别计算N%、P%、K%、N/P、N/K、P/K、P/N、K/N、K/P、NP、NK、PK 等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以高产类型各组合测定值的方差为标准,低产组组合值方差与其比较,结果见表6。对杜鹃红山茶各处理根、茎和叶营养元素含量及诊断指数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要求“N 指数+P 指数+K 指数=0”,各行3 个指数的代数和均为零,说明计算结果无误(表6)。DRIS 诊断的结果表明当元素负指数的绝对值越大,苗木需肥强度越大。采用P/N、K/N、P/K 作为诊断指标,杜鹃红山茶枝叶P 和N 元素含量最佳比值为0.074±0.108;K 和N 元素含量最佳比值为0.509±0.500;P 和K 元素含量最佳比值为0.148±0.090。
从各处理的指数值可以明确看出各元素的盈缺情况。其中处理M09 的N 指数最高(18.620),处理M08 的P 指数最高(17.716),处理M10 的K 指数最高(34.288),表明杜鹃红山茶苗期体内对应元素含量过量,应减少对应肥料的施用量。此外,处理M10的N 指数最低(-49.537),处理M03 的P 指数最低(-8.468),处理M14 的K 指数最低(-21.14),表明杜鹃红山茶苗期体内对应元素需求量较大,应适当增加对应肥料的施用量。综上所述,K 指数出现负值的比例最大,占所有处理的60%,其次是N 指数(30%)和P 指数(20%)。根据DRIS 指数法的需肥顺序可以看出,杜鹃红山茶对氮肥、钾肥的需求量较大,但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肥料用量。同时,应考虑各种肥料施用总量及其对苗木生长的互作效应。
表5 DRIS 诊断参数统计Table 5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RIS diagnose parameter
表6 杜鹃红山茶各处理营养元素含量及诊断指数Table 6 The contents of N, P, K and their diagnose index of Camellia azalea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高伟等[9]通过分析油茶成林中高产组叶片营养元素,制定了相应的养分诊断标准。叶功富等[25]应用氮(N)、磷(P)、钾(K)三元二次旋转回归法分析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苗木体内氮、磷、钾的养分含量及其需求程度, 对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进行苗期综合营养诊断分析。利用DRIS法判断植物养分间的比值存在最适值,且实测值与最适值越接近,养分状况越平衡。本研究对1.5 年生杜鹃红山茶嫁接苗根、茎和叶全株进行营养诊断,得到N、P 和K 的最适比值范围,其中P 和N 元素最佳比值为0.074±0.108;K 和N 元素最佳比值为0.509±0.500;P 和K 元素最佳比值为0.148±0.090,且杜鹃红山茶苗期对氮肥、钾肥的反应要比磷肥更为敏感,栽培管理中应多施用氮肥和钾肥,促进苗木生长。这与丁晓纲等[8]对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ata)叶片营养DRIS 诊断一致。
DRIS 指标的相对值反映各元素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通过指数法得出处理M09 的N 指数最高,处理M08 的P 指数最高,处理M10 的K 指数最高,表明杜鹃红山茶枝叶内元素含量过量,应减少对应肥料的施用量;此外,处理M10 的N 指数最低,处理M03 的P 指数最低,处理M04 的K 指数最低,表明杜鹃红山茶枝叶的对应元素需求量较大,应适当增加对应肥料的施用量。因此,利用DRIS 指数法营养诊断标准可为杜鹃红山茶的合理施肥,制定栽培集约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