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湖南省新宁县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临床神经外科中常常会出现脑膜瘤这一类疾病,在颅内的所有肿瘤类型中,发生的概率往往仅低于胶质细胞瘤[1]。此类疾病大多发生于中央回区,而中央回区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这就增加了手术的困难程度。一般来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出现脑膜瘤等疾病,如果不能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会对患者的脑部产生影响,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如何将颅内的脑膜瘤切除干净,同时又不会对脑部组织造成损伤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救治方法多采用常规的脑膜瘤切除手术,但是通常达不到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也不是很乐观。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显微镜技术的提升,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作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央回区脑膜瘤方面显示出了较好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中央回区脑膜瘤患者应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的方法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正常,从而使脑膜瘤切除得更加干净。本实验旨在为此疾病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方向,从而为临床上中央回区脑膜瘤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奠定基础。在本实验中选取18位中央回区脑膜瘤患者,一部分的患者选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的治疗方法,有效程度高,详细情况如下。
从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这一段时间入院的中央回区脑膜瘤患者中选择18位,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男(例) 女(例)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治疗组(n=9) 6 3 30~70 47.3±1.7观察组(n=9) 4 5 30~70 46.1±2.2
参照《中央回区脑膜瘤的诊治标准及疗效判定》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诊治,所有的患者均为中央回区脑膜瘤患者,符合该疾病的判断标准。假设患者之前不具有中央回区脑膜瘤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疾病的病史,功能性消化正常,同时,患者没有重要器官出现丧失功能的情况,也没有对相应药物过敏的情况,而且排除有精神上的问题。
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时候,观察组患者均进行普通的手术来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采取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的治疗方法,详细的临床诊疗办法如下。
一开始,治疗组和观察组均对患者中央回区脑膜瘤的情况做出评估,治疗组患者对中央回区脑膜瘤进行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患者平躺于手术台上,由护士对其进行全麻醉,之后在颅骨处钻孔,下孔处要取于额骨的两侧以及中线部位,以充分显示出肿瘤;用线锯将颅骨锯开,线锯由骨孔分离硬膜进入颅骨内板,从而使两侧的额骨形成游离的骨瓣;注意观察脑膜瘤的大小,如果体积太大,则要考虑分块进行切除,并在显微镜的引导下来分离脑膜瘤的包膜与脑部组织之间的蛛网膜,同时将脑膜瘤的供血管进行电灼。待脑膜瘤基本切除后,适当调整显微镜的位置,以免对脑膜瘤的周围组织产生损伤;脑膜瘤切除后,对颅骨底部的硬膜进行电凝,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修补,若是脑膜瘤体积过大,以致于压迫颅骨的程度较为严重,则需在切除肿瘤后选用钛网进行修补[2]。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基本与治疗组的相同,但是没有借助显微镜来操作。
①患者的脑部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的恢复,脑膜瘤切除得不彻底,即为无效;②患者的脑部情况得到少许的恢复,脑膜瘤基本切除干净,即为有效;③患者的脑部情况得到较大改善,脑膜瘤清除得很干净,生存质量也较高,即为显效。
采用相关的方法对所得到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从表1我们发现,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与治疗组的相比,差异明显(P<0.05)。
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通过应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的治疗方法,对于救治中央回区脑膜瘤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中央回区脑膜瘤患者要想完全愈合,需要经历多个复杂的阶段,而应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的治疗方法,能够对中央沟静脉和矢状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将肿瘤清除干净[3];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治疗方法的作用明确,从本研的究结果看出,通过对患者选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膜瘤的救治方法,在治疗中央回区脑膜瘤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治疗方法,而且患者的恢复情况有很大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