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成义
摘要:在體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立志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的,将小学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中得以体现,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中得以体现,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竞赛活动中得以体现。让小学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途径,方法,体现
素质教育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德育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呢?我认为: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应体现的德育教育内容
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的基本技巧、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了解和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一种基本的形式,其教学方法也不再单一,传统的体育教学重点在于关节、韧带等方面,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使学生更多的拥有主动权,有充分发挥和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把从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加以改编,让学生充分的体会教学当中的快乐和成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巧、形成运动技能的同时,应积极在教学中应体现的德育教育。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具体概括来说,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理想教育;三是集体主义教育;四是劳动教育;五是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六是自觉纪律教育;七是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体育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体现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随处可见,例如:篮球、足球等项目需要学生密切配合的集体性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学生团结有爱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应变能力与技巧;50米短跑和女子800米长跑男子1000米长跑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爆发能力、勇敢坚强的意志力;体操、课间操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冷静、自控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会经常性的对运动人员进行多方面的道德品质考验,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内容的实质就在于不断地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培养。
2.在小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体现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一般在操场上上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环节也丰富多彩,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制度,教学很难轻易进行,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由体育委员进行上课前的队形整合,像授课教师报告学生的出勤情况、队列和队形的整理。在课程过程当中,同学之前应该互帮互助避免受伤的情况,在课程结束后,体育委员应帮助老师安排学生收拾并整理相关器材,收拾场地。而这些工作都有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热心、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从而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在小学体育竞赛活动中体现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经常会有本学校或者是与其他学校一起的联合性质的比赛,竞赛往往能增加学生们的上进心,能激励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各校的评比过程当中,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增加同学们的荣誉感,使学生会更好的调节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育竞赛给优胜者的奖励,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使他们明白只要肯好好努力,就会有相应的回报,同时也能使失败者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更加的勇往直前。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当起主导地位,但前提是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才能更好更积极的去接受并且认同教师的做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应更好的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意愿,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主义意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德育教学的内容,使他们充分理解和认同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从中有所收获。
2.差异性原则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根据不同学生思想认识、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差异,从实际从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3.整体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要注意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方向,不能只顾及到一小部分或者是个别的学生,而忽视大部分的学生的需求,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而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同时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整个集体的教育,要将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联合在一起。
4.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德育教育既要进行正面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性,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青少年毕竟年龄还小,对很多事情没有认知的能力,而且缺乏一定的自控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必须加强必要的约束力。坚持正面教育,用先进的榜样和表扬为主的鼓励方法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德育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强体质,还能发展智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增林.浅谈小学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J].中华少年,2016年23期.
[2]邓永康.德育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