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领 卜莉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本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2例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16)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n=16)实施呼吸机治疗,计算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差异。结果:实驗组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住院用时对比对照组相关数值,P<0.05,存在统计学数据指标的计算研究价值。结论:将呼吸机治疗应用于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利于提升治疗质量。
【关键词】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5.4;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14-02
本文阐述了将呼吸机治疗与常规治疗用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32例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1基础资料
本次项目对象是来源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诊治的32例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每组16例,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8例,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16岁,中位年龄数值(37.54±2.54)岁;实验组,男性9例,女性7例,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17岁,中位年龄数值(37.22±3.25)岁。比对分析两组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基础资料,P值均>0.05,统计学数据无分析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患者立刻开展清水彻底洗胃治疗,依据患者临床表现情况开展解毒治疗,如使用复能剂、阿托品,如在患者中毒3天之内静脉注射长托宁1~6mg、碘解磷定500~2500mg,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确定,同时开展并发症预防处理,以甘露醇来缓解脑水肿,以东莨菪碱刺激患者呼吸中枢,防止呼吸肌发生麻痹现象。
实验组使用呼吸机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呼吸机治疗,选择德国研发的trigger savina呼吸机进行治疗,呼吸通气模式即为辅助回血/控制护理,设置潮气量:6~12ml/kg,呼吸频率16~20次/min,如患者发生呼吸节律不稳、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要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同时需要对患者开展抗感染治疗,如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到改善患者病情后,选取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模式,呼吸频率设置为8~12次/min,对患者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观察,等到显著恢复相关指标后撤离呼吸机。
1.3指标分析
观察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住院用时。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分析以SPSS21.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包验证32例患者涉及的临床数据,予以t检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住院用时,予以卡方检验处理以率(%)形式表示临床治疗有效率,P<0.05,存在统计学数据指标的计算研究价值。
2.1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各项指标
实验组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住院用时对比对照组数据指标,P<0.05,存在统计学数据指标的计算研究价值。
2.2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实验组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3.75%对比对照组的62.50%.P<0.05,存在统计学数据指标的计算研究价值。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诊科危急症,存在高死亡率、发病急及其进展快等临床特点,容易发生呼吸衰竭等症状,是诱发死亡的关键影响因素。目前依据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其呼吸衰竭发病机制,主要涵盖中毒性肺水肿型、中间综合征型、呼吸中枢衰竭型及其解毒剂过量型等疾病类型,医师临床治疗过程中建议应即对患者实施呼吸机治疗,辅助患者呼吸及其气管插管等治疗。呼吸机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医疗设备,可依据对机械参数调节方法来调节人体生理呼吸功能,以便于将患者肺部通气量增加,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呼吸能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减少肺水肿发生风险。
研究显示,实验组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意识恢复用时、住院用时对比对照组数据,P<0.05,存在统计学数据指标的计算研究价值。
综合以上结论,将呼吸机治疗用在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与常规治疗相比获得更显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