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水平高居全球第10位。人口老龄化催生了巨大的健康养老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生活照顾陪伴、娱乐社交等高层次养老需求日益凸显。
我国养老资源供给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此外,随着人口的流动,大量家庭出现空巢化的现象,这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再从养老护理人员数量的角度看,我国所需的护理人员还缺至少1400万人。此外,我国养老从业人员学历程度参差不齐,难以向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
国内养老市场的供给能力无法与旺盛的养老需求匹配。2019年,我国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严重不足。此外,由于前几年养老行业过热,新设床位缺乏规划论证,导致许多床位建设无法起到作用。
老龄化挑战需要“智慧”应对
智慧健康养老,是一种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健康养老需求,高效对接健康养老资源,向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是围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开展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是在传统健康养老产业基础上,深度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孕育出的新兴产业形态。
智慧健康覆盖老年人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医疗除外),为老年人群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包括健康监测、居家护理、健康管理、康复辅助等环节。涉及的细分产业有智能健康设备(体征监测和健康管理)、医疗健康信息化、健康咨询、互联网诊疗、健康消費等。
信息技术驱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驱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包括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AI和互联网数字生态系统。其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感知及监测成为可能,能够满足老年人健康监测等需求;5G技术的发展使随时随地的宽带连接及海量的机器接入成为可能,能够给采集到的各类数据提供可靠的传输通道;云计算技术为海量数据处理提供了必需的算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响应老年人需求;大数据技术让人类拥有了海量数据的管理与处理方法,能够帮助企业从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老年人真实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赋予机器更多“智慧”,使其在交互与运行过程中更加适老化;通过数字平台,连接各参与方(机构、人和物)实现互惠互利。数字化带来更强大、更灵活、更具有弹性的价值传递网络。
健康智慧养老产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健康养老信息化系统、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智能康复辅具、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其中,智慧健康养老平台是养老业务的运营管理系统。以社区日照中心应用的养老服务管理与运营平台为例,运营商通过平台,整合周边服务资源,实现日常管理、服务派单、服务监管、补贴发放等功能,服务社区周边的老年人。
而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具有多种形态,可对老人身体数据、行为数据、位置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专用平台相连,依托平台的运算能力及服务能力,可为老人提供跌倒报警、紧急呼救、防走失等功能。健康养老信息化系统中的综合性健康管理服务云平台,则通过集成智能设备、医生服务和亲情关怀等诸多元素,打造创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着重解决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参与者角度促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推广
为了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自2017年起,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共同组织开展每年一届的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试点示范工作分别从3类产业参与者角度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主要内容有:
支持建设一批示范企业,包括能够提供成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支持建设一批示范街道(乡镇),包括应用多类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街道或乡镇;支持建设一批示范基地,包括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地级或县级行政区。试点示范工作调动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内产品及服务的提供方和使用方的积极性,形成了带动作用。
根据2019年试点示范单位的区域分布分析,示范企业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吉林,华北地区的北京,华东地区的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华南地区的广东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表明这些地区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较为重视,产业发展情况相对较好。示范街道(乡镇)和示范基地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的山东、浙江,华南地区的广东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其他省份相对较少,表明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对比示范企业在全国范围的分布,示范街道(乡镇)及示范基地的区域分布与示范企业的区域分布存在整体的一致性及局部的差异性。
开展产品及服务推广工作。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启动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版)》工作,经各地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最终确定了118项产品及120项服务入围推广目录。《推广目录》工作促进了智慧健康养老优秀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为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采购选型提供了参考。2018年,浙江省9家企业6个产品和6项服务列入首批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目录;2020年,浙江省又有16家企业17个产品和8项服务列入国家推广目录。
在《推广目录》中,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分为5大类20个小类,5大类依次为可穿戴健康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其中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和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入选数量较多,分别为36种和43种,共占全部入围产品的66.9%。相比于其他类产品,这两类产品使用简单可靠,对老人生活干扰小,因而推广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系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