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琦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国家体育院校的教育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教育中的问题逐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暴露出来,给相关院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问题。体育院校是我国高校教育系统中的特殊且重要的分支,在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也导致素质综合教育发展遇到了一定阻力,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将对体育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当前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体育院校思政教育快速有效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 键 词] 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84-02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学生群体,其在学习上已经具备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在社会实践和创新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健身运动的社会理念也在逐渐发展创新,使体育院校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部分理论缺失导致学生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凸显,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高对学生的长期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限制和问题。对此体育院校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促进自身教学体系融入社会发展的大潮,使体育院校的社会功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学中,思政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人精神面貌发展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重要方式,学生思政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理解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创新建设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此相关院校在素质教育改革中首先要对思政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更多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教學的理念,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得到有效奠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一、体育院校中学生思想特性分析
(一)体院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优势和劣势并存的局面
在体育院校中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较为丰富,学生群体性格普遍外向,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国家发展有着更多的感触。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促进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体育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不尽如人意,在学习过程中对纯理论的教学内容存在厌学和抵触情绪,再加上体育运动具有好勇斗狠、恃强逞能、野蛮粗俗的原始情绪,导致思政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体育院校思政教学有其二元性的特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效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促使思政教学的效果能够有效达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1]
(二)学生群体的基础素质具有特殊性
在体育院校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高,但是在体育技能上有着先天的长处。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普遍愿意发挥自身的长处,对自身的弱势能力讳莫如深。因此学生普遍对思政教学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对思政内容学习缺乏兴趣和关注,给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三)学生群体的体育特性给思政教学带来了较大影响
体育运动对个人的精神品格塑造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体育特长超出常人的情况下,一些性格特点被不断强化,使得体育学生多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体育学生在外向性、活跃性、价值取向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征,思政教师需要对相关特点保持长期的研究和关注。
二、体育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二元性的发展趋势
如上文分析,体育院校有着朴素的务实精神,对公平竞技、实践活动等内容有着更多的兴趣。这一方面说明体育学生具有优良的个人素质和品格,在价值判断上相对理性和客观。但是在对学生朴素思想进行理论化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文化课”存在一定的抵触和厌学情绪,学生的外向和自信反而阻碍了思政教学的有效拓展。因此在促进思政教学开展中,分清学生思想的二元对立特质,对相关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着巨大的帮助和作用。
(二)学生对思政教学存在认识不清的情况
在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政治素养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学生普遍存在对政治认识清晰但是实际行动投入较少的问题。虽然学生能够保持较为理性的价值观,但在实际行动上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思政相关内容缺乏兴趣,也说明学生对思政教学的认识仍相对模糊,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身体力行。
(三)学生遇到的现实生存问题逐渐增加,给思政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在体育院校教学中,体育竞技具有较高的残酷性,少有学生能够从体育训练中脱颖而出,赢得利益和奖励。因此在体育院校中,学生实际面对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相对较高,在心理上可能是短期活跃但是长期悲观的态度。较大的发展压力,也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有效关注。
(四)传统教学中的偏科教学,导致综合教学的理念得不到有效贯彻
在体育院校教学中,学生的体育训练水平长期被重点考虑,学生的大量时间用在体育锻炼和竞技上。相对的,其他教学领域的时间和作用被弱化,给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带来了问题。
三、体育院校思政教学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群体特点的研究和重视,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单一
在当前体育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仍相对保守,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导致体育院校的思政教学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此外教师对体育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价值取向缺乏关注,对学生的厌学情绪缺乏有效的分析,导致相关的有效教学方式无法制定,导致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愈发紧张。
(二)体育院校存在多样的教学活动,导致思政教学的重要性被弱化
体育院校将大量的教学资源用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上,相对的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被长期忽视,导致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同样的问题,对理论课内容持轻视的态度。
(三)学生的生存环境复杂,存在一定厌学心理
体育学生在学校中需要和同学保持竞争关系,同时因为职业发展方向,可能会较早和现实社会进行接触,在社会中流溢的功利主义、拜金现象等可能迫使学生对学校学习产生新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学保持长期的偏见和轻视态度,对学校和其周围环境缺乏信任,因此在学习上存在较强的厌学心理。
(四)思政教学的评价方式过于片面
在体育院校思政教学中,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思政教学中融入体育竞技的内容,对学生的公平竞技行为予以高度的表彰和赞赏,可能都会增加学生的荣誉感,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思政学习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思政教学考核内容仍相对刻板,缺乏和学生主要学习和训练内容的联系,导致学生对思政学习缺乏兴趣。
四、促进思政教学在体育院校中有效开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重视思政教学发展,促进思政教学的改革和融合渗透发展
在体育院校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需要给予思政教学充分的重视,促进思政教学的创新改革发展,使思政教学打开新的教学局面,增加思政理念的感召力。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一定的思政教学内容,在竞技精神讲解中融入一些思政教学理念。在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上和思政教育的內涵相融合,通过二者的融合发展使学生对思政内容保持更多的接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二)利用体育院校的特殊性,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在体育院校教育体系中,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联系。对此思政教师也可以采取措施,增加思政教学的实践教学活动,使思政教学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进行,增加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例如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义务劳动、志愿服务、体育运动社会讲解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协作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最后将思政教学理念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和评述,使学生对思政教学活动保持一定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树立体育院校思政教学学习榜样
在体育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竞技中的楷模和榜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人风貌建设,使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例如在宣传优秀学生的过程中,对公平竞技原则、拼搏精神、乐观积极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宣传,使学生在推崇“强者”的过程中,对思政教学中的优秀理念做到充分接触和认知,使学生的个人精神风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和个人品格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四)促进思政教育队伍和人才素质建设
在体育院校进行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有力的思政教学和宣传团队,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也是进行思政教学宣传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在低年级中对入党的政策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党员制度产生兴趣,促使学生对共产党做到更多的了解,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思政基本素养。此外教师队伍也需要联合学生党员队伍对自身的教学和宣传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联系,使思政教学的途径得到不断创新和拓展。[2]
(五)改革传统教学的策略
传统思政教学中“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加剧了体育院校中的思政教学矛盾。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创新的态度,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积极改革,促使学生对思政教学产生更多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减少理论内容的赘述,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实例教学和讨论,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讨论分析热情。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拓宽思政教育的渠道,例如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引入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片,促进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具体认知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思政教学网络宣传中心,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对思政教学进行创新性宣传,促进思政教学在校园文化中的发展,使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思政理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束语
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和共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同时基于体育学生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改革,使学生能够使用更多元的方法对思政教学理念做到有效学习和理解,促使思政教学在体育院校中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杰.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风尚,2018(9).
[2]王含之.谈新形势下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才智,2018(8).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