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药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2020-03-24 22:27檀海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5期
关键词:指示剂分析化学药剂

檀海华

[摘           要]  中职药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是药剂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生对该门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后续学习专业课程如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基础等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药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无论是对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是对中职药剂生的上岗技能的提高、良好品质的养成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现根据多年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教学经验探讨该学科的课堂教学。

[关    键   词]  中职药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228-02

一、引言

根据当前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中职药剂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教理念的指导下,中职药剂的课堂教学应侧重于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让每一个学生从不想学到想学,然后肯学、要学,最终会学。

二、中职药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内涵

中职药剂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是一门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整合而成的学科,与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也有一定的联系。该学科的知识目标为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对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技能操作方面为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溶液浓度的计算,掌握化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能够在相应的实训中准确应用。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克服困难,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三、中职学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教学现状

受教育改革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存在着招生难的问题。为了完成招生,获得更多的生源,中职学校只能不断降低入学门槛,所以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总体素质较低,特别是在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具有自制力差、上进心不强、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低、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等特点。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是一门整合学科,有些内容不够详细、具体,跳跃性比较大,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材中的例子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无机与分析化学兴趣不浓,甚至有厌恶心理,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能力得不到和谐发展。要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学好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必须抓好课堂教学。

四、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积极主动参与,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关键看教师如何指导组织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和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在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前提测评

所谓前提测评,实际上就是旧知识的复习巩固,新知识的引入。这一环节不仅巩固复习了以往所学的知识,而且在知识上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成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前提测评的情况对整节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连听的兴趣都没有,那课堂教学就是失败的。在前提测评中,可以通过有趣的导入语、身临其境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或实验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學习的情绪,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诱导学生乐学,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例如在讲“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先在多媒体上放几张图片,比如,一袋米、一袋花生、一个班级的学生、一瓶水,我先问学生“这是什么?”简单的问题,肯定有很多学生回答,这样,学习氛围开始活跃起来了,再接着问“买米或花生的时候老板是一粒一粒卖还是怎么卖,这也不难,应该知道是按斤卖,对吧?“学校学生多不多,是一个一个管理还是怎样管理?水是由什么组成,我们在计算和记忆的时候一个个来算还是怎么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物质的量和班级一样,是一个整体,班级是表示一定数目的学生组成的整体,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组成的整体,是多少个粒子?用什么做单位?所有知识点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下就完成了。当然,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完成引导,前提是必须熟悉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除了这些,老师的素质也很重要,好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在讲授知识,传播知识,也是老师对学生一种爱的表达。在测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阻碍,学生很可能和老师也不在同一频道上,或者处于飞行模式……老师应该多运用一些激励的语言,多投以鼓励、期望的目光,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动力和信心。假如学生回答错误,应该使用引导性语言,将学生的思路纠正过来。通过前提测评,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能把这个环节做好,学生的听课率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大大改变,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容易实现。

(二)指导学生确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明确目标,知道学习的方向,学习才有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在明确目标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讲到高锰酸钾滴定法时,我用的是微课的形式,在播放视频过程中,我会根据视频内容提问:(1)用什么滴定管?(2)高锰酸钾什么颜色?(3)滴定过程中对滴速有什么要求?(4)滴定终点溶液是什么颜色?(5)为什么不需要另加指示剂?(6)为什么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让每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力参与其中,学会观察和分析。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掌握高锰酸钾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条件及滴定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通过分析确定掌握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协同配合能力。

(三)导学达标

前提测评和确定目标固然重要,但在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达标,领会掌握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讲解过程中,最忌讳出现讲不清、听不明或教师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昏昏欲睡的场面,所以在备课之前,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二要考虑教学内容之间相关的环节,三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四要考虑采用何种方法,如何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目标,才能将抽象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知识通俗易懂地进行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到“酸碱滴定中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时,这一节课的目标是掌握不同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的选择。所涉及内容比较多,所以在讲解过程中,若只是单纯讲解,教学目标模糊,旧知不能巩固,新知又理解不透,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开展课堂教学的。

首先,在前提测评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目标根据问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1)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什么?(2)酸碱分为几大类?(3)酸滴定碱和碱滴定酸的终点pH值是否一样?(4)选择指示剂的根据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会学生抓住教学目标。

其次,通過老师的启发、诱导、导学功能,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探索,使学生认识到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由溶液的pH值来决定,酸滴定碱和碱滴定酸溶液的终点pH值是不一样的,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由一滴滴定液的加入会引起溶液pH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而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么全部要么部分落在pH突变范围内(滴定突跃范围),在导学过程中,由于涉及内容较多,理论性过强,所以我主要采取了实验演示法来进行梳理。

1.分别拿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1mol/L的氢氧化钠和0.1mol/L的盐酸,分别滴加酚酞指示剂一滴,观察溶液的颜色。

2.分别做两个实验,一个是用0.1mol/L的HCl滴定0.1mol/LNaOH、用酚酞做指示剂,另一个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的HCl,用甲基橙做指示剂,观察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

3.推理分析得知,指示剂变色是由溶液pH值决定,强酸滴定强碱,溶液中pH值是由碱性到中性,指示剂颜色变化由碱式到酸式,强碱滴定强酸pH值由酸性到碱性,指示剂颜色变化由酸式到碱式。

4.滴定突跃范围是指示剂的依据,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指示滴定终点。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实验,增加了感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顺利突破重点、难点。

(四)目标检测

为了进一步实现目标,巩固新的知识,熟练掌握教学目标并反馈教学效果,所以最好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进行当堂测评。通过做练习,一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做到当堂解决;二是教会学生运用分析理解法、推理法和归纳法来进行解答,既巩固了新的知识,强化了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布置课堂练习题时,题目既不能太容易又不能过难:太容易,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心中无成就感;太难,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顾及班上每一位学生,我一般都是布置难易两种不同的练习题。另外也要讲究做练习的形式,利用教学软件,把一些练习题变成一个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总的来说,要组织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科任老师不仅要有爱心和耐心、牢固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吃透教材、认真备课、巧设情景、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要学、肯学、会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思考、交流等机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主动进行认知建构,使原本比较平淡、枯燥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教学变得活跃、生动,使不感兴趣的学生变得更感兴趣,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为学习后续的药学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强,仝崇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2(8).

[2]高云静,皮辉煌,陈香.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J].求知导刊,2016(2).

[3]顾敏.探析提高中职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几点策略[J].文理导航,2017(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指示剂分析化学药剂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无题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
浅谈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对滴定终点的影响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
准确把握中和滴定实验中的“三点”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关于申请“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的通知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关于申请“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