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老如何,为霞尚漫天”

2020-03-24 11:53张敬辉
电影评介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大吉群体爷爷

张敬辉

日本电影《猫与爷爷》(ねことじいちゃん),根据猫莳创作的同名畅销漫画作品改编,由号称“全世界最会拍猫”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岩合光昭首次担任导演,于2019年2月22日在日本上映,并在2019年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作为展映影片与中国观众见面。《猫与爷爷》并非单纯的“猫粉电影”,虽然猫的各种动态和静态画面足以撑起本部电影的半边天,但导演只是把猫作为烘托氛围、串联情节的作用,他将更多的镜头聚焦在老年群体身上,在对他们日常生活的温情讲述中,让老年人的孤独感在电影情节的发展中慢慢发散。“你会陪我到最后吧?”——这句大吉爷爷对猫咪的问话,其实更是对当下日本“超老龄化”社会中存在着的诸多老年问题发出的一句灵魂拷问。虽然本片导演并没有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出明确答案,但在理想化的故事内核中,影片所展现出的来自家庭、社会和自我意识等层面,对老年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却足以引发观众深刻的思考。

一、老年群体——当代日本电影关注的热门议题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这两段佳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分别互赠诗《咏老赠梦得》与《酬乐天咏老见示》。两位诗人从个人层面生动的描述了人到老年之后的处境和心态,尽管两首诗所展现的人生观不同,但其揭示的老年群体的生存困境和社会问题,却有异曲同工之处。人类个体的衰老,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和心理层面的老化,在任何历史时期,老年群体的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虽然在现代社会,随着公共医疗体系的日趋完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但在面对老龄化的社会图景时,不安和焦虑却仍然是一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心态。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开始逐步脱离社会,他们与社会互动的关系逐渐弱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转变,进一步造成他们的社會地位不断下降,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作用和价值往往被全社会所忽视,甚至漠视。

而即使是在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相当完善的日本,老年群体被社会孤立的问题,以及对“衰老”的排斥和边缘化现象,仍然是当代日本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危机。二战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现代化变革也使日本家庭在结构、社会功能和观念上发生巨大转变,人际关系的异化,使得亲情淡薄和代际鸿沟的现象愈演愈烈;同时,高度集中的城市化发展,使老年群体的现实状况与高度流动的社会需求产生了深刻矛盾,老年人独居、孤独死和贫困等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1]。而关注当下、聚焦现实,始终是电影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从多元化和多维度的视角看待老年问题,在探求老年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试图唤起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重视和关注,是包括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山田洋次、和田秀树、安藤桃子等在内的众多新老日本电影人的共同愿望。从小津安二郎《东京物语》(1953)中的平山周吉夫妇,黑泽明《梦》(1990)中水车村的百岁老者,山田洋次《寅次郎的故事》(1969-1995)中帝释天庙的老僧,和田秀树《生命的探戈舞》(2012)中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堂岛修治郎,安腾桃子《0.5毫米》(2014)中护工山岸佐和邂逅的四位老人……这些导演都通过塑造一个个经典的老年人形象,并从生理、心理、性别差异、家庭、社会等视角,将社会整体对待老年问题的态度,以及老年人面临的种种尴尬处境和相关问题,将老年群体的现实遭遇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进而引发全社会的思考和共鸣,引导民众改变对老年群体的错误观念和行为,这些优秀影片都对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因此,对老年问题进行探讨,对老年群体加以观照,是当代日本电影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影片《猫与爷爷》根据猫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由岩合光昭执导,讲述了在一个老年人居多的偏僻小岛上,主人公鳏夫大吉爷爷和猫咪小玉共度余生的故事。在现代日本社会,由于缺少家庭关怀和有效的社会支持,老年群体的感情生活和精神世界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因而宠物往往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寄托和情感陪伴。导演岩合光昭作为日本知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他的首部电影处女作以猫为切入点,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常规操作。但有别于过往他所拍摄的多种动物摄影集,本片以猫咪的可爱软萌治愈画面,投射于老年人晚年的孤独生活状态中,使这部电影更侧重于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导演对猫与老人的相处时光进行细微刻画,在对老年人生活细节的抽丝剥茧中,从社会、家庭和自我意识等多维度对老年群体加以观照,使观众在享受优美风光和可爱猫咪所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通过关注一隅之地、一个老人的一段人生,从而理解属于“另一个时间段”的老年人的生存处境,进而对个人在看待老年问题上,或许存在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加以修正。

二、老去有谁怜?——《猫与爷爷》中老人的尴尬处境

(一)生理性的衰老

人到老年,身体机能迅速下降,人体形态发生变化,生理功能和主要感觉器官功能减退。当一个人不再拥有年轻时的力量与活力,对疾病和死亡都有更深刻的体会时,他们的幸福感就会下降,为数不少的老人患上衰老恐惧症,生活质量难以保障。影片《猫与爷爷》重点刻画了大吉、良枝、阿岩、须藤幸、民子、阿留等在小岛上生活的六位老人,在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看似轻描淡写中,却将老年群体所遭受的身体上的病痛折磨,清晰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本片中,两位老人大吉和阿岩在寻猫的过程中,遇到了岛上的医生若村健太郎,他们之间的一段对话,对老年人生理性衰老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医生问阿岩的膝盖还疼吗?阿岩回答说右膝还是有点疼,医生说你上次不是左膝疼吗?阿岩半开玩笑的说到我们这岁数,反正哪都疼。随后大吉爷爷开始和阿岩互相调侃和自嘲,说对方不光脑子不好使,并且脸也一塌糊涂,并说他们已经成了当下流行词所描述的“老害”;而在之后的故事中,大吉在家中起床后突然心脏不适险些丧命,民子不小心摔倒就骨折入院,看似健康的须藤幸在舞会后就一病不起溘然辞世……这些情节都将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和生命力的脆弱性,清晰地表达出来。正如大吉爷爷每天起床对着妻子的遗照所言:“每天能够从床上起来,都是一种幸福。”,从以上种种画面我们能够看到这几个老人在身体的衰老上可谓同病相怜,而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凄凉晚景,这不仅仅是影片中这些老人无法回避的生活难题,也是导演留给观众去思考和体会的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内心的孤独感

说起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还得从片中大吉和阿岩相互调侃的“老害”一词说起。在日本,“老害”原指由于组织变老而产生的害处,后来语义逐渐转变为品质恶劣的老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老害”成为“老人”加“公害”的合成词。其实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这种所谓的“老害”都只是个别现象,但它之所以成为当下日本社会的一个流行词汇,恰恰说明了代际隔阂和代际冲突的不断加深。现今日本老年人的主体,是二战后出生被称之为“团块世代”的群体,他们为日本经济成长辛勤努力,在年轻时又积极参加社会运动,因此到了老年阶段,他们经济富足又性格独立,加之传统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社会文化,他们不愿意将养老问题托付给儿女。“老害”现象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老化,只顾及自己,不服老,放不下过去的荣耀等等,造成他们与子女间缺乏有效沟通,家庭关系淡漠,内心的孤独感自然不可避免[3]。而本片所透露出的老年孤独感也是无处不在,大吉、阿岩等几位老人都是独居老人,他们无人照料,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大吉三番五次拒绝儿子提出的搬到东京同住的请求,却又时常感叹“老人的日子慢”,当阿岩看手机中孙子的照片时,大吉也流露出对亲情的渴望,也要拿出手机给阿岩看自己孙女的照片。一方面,我们从大吉儿子春山刚总是在伏案工作的空隙打电话给父亲,能够揣测出即使父亲搬过去他也无法很好的担负起照料老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大吉执拗的拒绝儿子,其实自己却并没有准备好如何应对老年生活,那么内心的孤独只能是必然结果。而老婆婆阿留对民子说的“你不在了我和谁拌嘴啊!”,须藤幸自嘲的话:“我们活得也是久了点”,以及在很多时候,这些老人在人类的世界却只能与猫相伴,这些都是老年群体孤独感的最佳证明。

三、为霞尚满天——《猫与爷爷》对老年群体的多维观照

《猫与爷爷》从生理性的衰老和心理上的孤独感,为我们描述了老年群体的尴尬处境。但是作为一部治愈系电影,导演岩合光昭更从养老体系、家庭责任和自我意识三个维度出发,用一个相对理想化的故事,试图为解决老年问题提供一个最佳方案。虽然老龄化社会的复杂性,很难通过这么一部电影就豁然开朗,但以此来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群体中去,使这部电影无疑具有十分强烈的教育意义。

(一)养老体系的完善

僻静又略显沉闷的小岛上,原本单调和乏味的老年人生活,由于经营咖啡馆的美智子的出现,而又重新焕发生机。在影片中,大吉、阿岩、须藤幸、留子和民子这五位老人都成为了咖啡厅的常客,他们一起享用美食的同时,也一起在美智子的组织下制作美食,在欢笑戏谑中共同享受晚年时光。而大吉爷爷也是在美智子的鼓励下,不断学习新的厨艺,他将完成亡妻的剩余菜谱笔记,作为人生的又一新目标,也因此充满活力。甚至在美智子的倡导下,在小岛上成功举办了这些老人年轻时才曾经有过的盛大舞会。导演在片中安排美智子的出现也是别有深意,在美智子未曾到来之前,这是一个看似一切运转正常的小世界,虽然有医生、邮递员、学校、商店等相对完善的基本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但电影镜头下的老人们却少有快乐的表情出现。或孤独的存在,或为了琐事而争吵不休。而美智子是作为一个义工或志愿者的形象,起到了调节和改善老年人精神状态的作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他们在科技、制度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养老、医疗、福祉上不断增加对老年群体的投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4]。但在心理精神层面,无论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老年人在情感、娱乐、尊重、自我实现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求都很难得到满足,仍然无法得到社会提供的专业化的服务。而本片中的美智子,是导演岩合光昭的一个理想化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地方的老人,都会遇到这么一个善解人意,能够感受到他们精神需求的人。而为老年群体去积极构建起一个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支持网络,并最终实现制度化,是整個国家和全社会应该为此努力并寻找行之有效方法的正确方向,我想这也是本片导演抛给大众的一个问题吧?

(二)家庭责任的担当

少子化、高龄化、家庭规模缩小,以及与父母异地而居等社会问题,都使得子女在赡养老人中的家庭责任承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同时,随着家庭权力关系的调整和代际隔阂的加深,在日本社会,父代的权威地位正在逐步削弱,导致老人的存在感不断降低,子女的赡养责任和照料老年人的功能进一步弱化。在《猫与爷爷》中,虽然影片并没有具体交代大吉到底生养了几个子女,但唯一在镜头中出现的只有儿子春山刚,他在母亲三周年忌日、父亲生病后,以及最后征求父亲是否去东京同住,总共三段场景中与父亲共同出场。观众能够明显感受到这对父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春山刚总是讯问父亲是否与其同住,并不关心父亲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而父亲大吉对儿子为其购买老年专用手机也愤愤不平,说明他精神层面的衰老,内心仍停留在“昭和男儿”的状态。同时片中每次儿子与父亲通电话时,都是在伏案工作的间隙,也能让观众隐隐感受到即使大吉上东京,也无法得到儿子的很好照料。因此在影片末段,儿子最终同意父亲留在小岛生活,并说出父亲只有在岛上才有精神头的话,这也证明了子女承担赡养老人责任的落空与失败。而在本片中,很多观众也许会对一对小情侣的反复出现,感觉诧异和唐突,认为这两个人物有些跳戏,但其实这也正是导演的刻意为之。岩合光昭讲述这两个年轻人的故事,是对解决老年问题所给出的一种隐喻。女孩要上大城市打拼,而有着同样想法的男孩,却因为长子的身份而只能选择留守。当男孩挥泪送别心爱的女生后,大吉爷爷在海边遇到了子承父业的男孩,男孩目光坚定的说从今天起我就是渔民了。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固然令人唏嘘,但从影片的画面基调上看,却是对男孩做法的认同和赞扬。因为男孩的留下,意味着他最终将在岛上赡养父母。在养老面前,必须有一部分子女在事业上作出牺牲,承担起家庭责任,或许是导演在老年问题上的观点和态度。

(三)自我意识的觉醒

老年社会学中的活跃理论指出,老年人的活动水平越高,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较高的活力,就越容易感到生活满意,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而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活动中重新认识自我,是实现晚年幸福,过上平静满意社会生活的首要条件。在《猫与爷爷》中,咖啡厅老板美智子、若医生、老友阿岩、儿子春山刚等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网络,只是能够缓解大吉爷爷对老年生活的种种不适。但如何真正实现突破自我,过上健康积极的人生,则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在唤醒自我中不断超越自我,通过最终明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但自我意识的觉醒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影片中邮递员内村聪总是想亲近猫,但又常常被猫挠。大吉爷爷说这既需要缘分,又需要不断的尝试。影片中这句话重复出现了两次,也许这正是导演岩合光昭,所给出的老年群体应对衰老的解决方案吧。因此,大吉爷爷在与猫为伴的日子里,在与老友阿岩的对话中,在对妻子的怀念中,在疾病来临时,在与岛上居民的相处中……他不断获得人生的感悟,也逐步明确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不只是为亡妻续写菜谱笔记,也更要好好的活着。从影片开始阶段的“老人的日子很慢”,到影片结尾时的“日子还很长哪”,大吉爷爷的自我意识不断被唤醒,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老年人生意义。而本片中的其他几位老人,须藤幸在舞会上与青梅竹马的阿岩共舞后安然离世,阿留和民子取得和解,阿岩也开始照顾起须藤幸走后留下的猫。这些老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而《猫与爷爷》这个略显理想化的老人与猫的故事,也同样验证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诗作《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你不放弃生活,生活也永远不会抛弃你!

参考文献:

[1]崔迎春,赵敬.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日本老年人社会孤立问题研究[ J ].宁夏社会科学,2019(03):119-129.

[2]天野正子,徐怡秋.“老年问题”折射出的时代印记[ J ].世界电影,2018(02):102-126.

[3]支菲娜.均等化社会与个体叙述——日本电影新象断片[ J ].电影艺术,2006(04):113-115.

[4]韩振秋.老龄化问题应对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8.

猜你喜欢
大吉群体爷爷
诸事大吉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Ma première démonstration de taijiquan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