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 旨在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状况以及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探究,通过对南京某理工科院校4678名学生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学历、文理科上均有显著差异,且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焦虑情绪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心理韧性差的学生的结论。并根据分析结果,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提出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举措建议。
[关 键 词] 心理韧性;心理健康;焦虑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2-0072-03
一、问題提出
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最初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对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儿童进行了长期追踪观察,发现有些暴露在高风险中的儿童仍然能够适应良好,Anthony认为似乎某些“保护因子”使这些儿童免于不良环境的影响。之后20多年的相关研究,已经从“保护因子”开始逐步转向个体如何从已经发生的负性事件中快速恢复。[1]从“保护因子”到“心理韧性”的研究转变,也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即不再强调防御,而是更加强调积极应对。
目前,对心理韧性的定义主要分成三类,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于从事件发展结果定义心理韧性,比如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2]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2]。品质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3]
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和直接预测,比如Friborg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高心理韧性比低心理韧性的个体感知到更少的心理困扰,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4]。也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在应激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调节作用,比如Pinquart(2009)对德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心理韧性缓解了日常琐事应激对学生心理困扰的消极影响。[5]
在我国,心理韧性的研究已有十余年,尤其是心理学的兴起以及经历了“汶川地震”和“非典”两次重大公共应激事件后,朱清等人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追踪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削弱了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负面影响,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6]基于前人研究,本研究侧重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被试与工具
(一)被试
本研究在南京某理工科院校随机抽取4678名学生,发放并回收问卷4678份,其中有效问卷4570份,有效率97.7%。
(二)测试工具
1.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涵盖25个项目,包含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3个因子,坚韧性描述的是个人的镇定、灵敏、持久及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控制力;力量性体现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变得强壮的能力;乐观性反映了个人看待事物积极的一面。[7]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
2.焦虑自评量表(SAS),由W.K.Zung于1971年编制,包含20个项目。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三)数据分析统计
本文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
三、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有效问卷4570份,其中男生2925人、女生1645人;独生子女2622人、非独生子女1948人;本科生3126人、研究生1444人;理工科2938人、文科1632人。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差异比较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独生子女、学历、文理科上均有显著差异。
1.大学心理韧性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男生在坚韧、力量和乐观三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心理韧性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其中,在坚韧性和乐观性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力量性上差异不显著。
由表3可以看出,研究生心理韧性在整体和分维度上得分均高于本科生,且差异显著。
由表4可以看出,理工科学生心理韧性得分高于文科学生,且差异显著。
(二)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
1.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焦虑情绪与心理韧性总分及分维度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表明心理韧性越好,学生焦虑情绪越少。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检验
同时,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在心理韧性量表上的得分,选取总分在前27%的作为高分组(高心理韧性组),选取总分在后27%的作为低分组(低心理韧性组),然后检验两组大学生在焦虑自评上的得分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如表6。可以看出,两组在焦虑自评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即高心理韧性的学生焦虑得分显著低于低心理韧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