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发展瓶颈问题及与高职衔接措施研究

2020-03-24 10:56李静张颖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中职高职学校

李静 张颖

[摘           要]   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程度不够、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学校的师资和教育资源不足等现象较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性问题。针对上述不利因素,展开了相关问题的讨论,从教育发展瓶颈角度出发,对教学目标、教学制度、教学专业化和教学教材以及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就如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联机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衔接对策;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008-02

近几年,我国一直利用政府政策来刺激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在招募员工时还存在着学历歧视现象,在面对中职教育员工时,认为中等教育只是初级教育,在一部分人眼中,还不能够和普通教育相提并论,中职教育在大多数人眼中都属于非主流的教育机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自身也存在缺点,因其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存在缺陷,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均会对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困难。在每年的夏季招生时间段,全国的中职学校都会尝试各种招生办法来扩展学校生源,比如,给学生的学费优惠、就业机会推荐等。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还会使本来就比较困难的招生工作雪上加霜。

一、中职教育发展瓶颈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未与高职有效衔接

现阶段的中职人才教育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但是,以目前的中职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中职教育并没有把教学理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大多是将教学精力放在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培养上。

高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实际工作能力并且同时具备更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在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具备高级技术的专业性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教育在现阶段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高等职业学校更深、更广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要求和较高层次的应用技术传授。因此,中高职教育机构必须要明确学校在各个教学阶段的教育目标,进一步实现这两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有效衔接[1]。

(二)文化知识基础未与高职有效衔接

现阶段,我国的中职教育体系和高职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特点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其中,既包含参加中考的学生,又包含并未完成初中学业教育的社会青年。对于这些生源来说,其主要的突出特点就是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没能够及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即使其完成了中职教育后产生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想法,也会因为自身条件并不具备高职教育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而无法很好地继续深造。上述现象进一步造成了中高职教育之间的知识不能有效衔接的教育现状。

(三)师资队伍未与高职有效衔接

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一般是按照高职教育阶段的人才养成方案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因此,并不会考虑到更多的中职教育问题,也不会参考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中职教师又只会重视中职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并不会去关心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和高职教育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这两种教育现状进一步造成了我国中职教育体系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阶段,和其他教育层次毫不相干,最后导致中高职教育教学严重脱节[2]。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制约因素

(一)思想方面因素

一部分职教人在看待问题时会比较片面,只能看见眼前的局部情况,不能看见整体情况,所以会比较片面地认为,中职教育在满足学生发展条件和中职教育工作满足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两者无法做到同时兼顾,因此会做出二选一的行为,特别是在一部分比较偏远的山区,因为其各个地区之间的教育层次、世界观、知识认知面差异,会对中职教育产生更多的保守观念,因此,这部分地区的人们对中职教育有偏见就不足为奇。

(二)社会方面因素

社会层次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低,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有一技之长,用以满足日后步入社会的工作岗位需要,这样一部分职业教育人员将现阶段的中职教育工作当作岗位培训;与此同时,學生自身并没有在学校学习知识的计划,只是想着尽早毕业,然后继续学习深造,去追求更高的学历,比如,自考、对口升学或者参加大学统考等方式,这样导致一部分的中职教育人将中职教育工作和普通教育工作相混淆,进一步导致中职教育学校的教学规模下滑[3]。

(三)学校方面因素

中职教育学校自身所具备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现阶段,绝大部分中职教育学校的实际办学能力不足,缺少足够的教学设备和教育设施;一部分中职学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使用的教学实验设备跟不上时代发展,实验基地和实训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对于那些由企业所主导创办的中职教育学校而言,会因为企业自身原因导致教学有所侧重,更加注重学生岗位技能培训和岗位技术培训,不会向着其他方面的教育工作转移重心,也无暇顾及其他。同时还有一部分中职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受普通教育的影响程度较深,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更加偏向于传统的普通教育模式。中职教育学校的教师对中职教育自身的定位认知不清晰,缺少足够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能有效地针对教育现状及时作出改变,也不能更好地处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4]。

三、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在我国,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提升国民素质作为根本任务,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作工作重点,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和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相符合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更强的,在服务、生产、管理和技术层面等一线工作岗位的中等应用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如果要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目前阶段所出现的问题,积极向高职教育方向发展,就要坚持新型的实践教学理念,从真正意义上让单纯的应试教育模式面对企业办学、社会办学,从时间角度出发,解放学生,打造更加和谐民主的工作环境,用以满足企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和学生方面的就业需求。

在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方面,要积极和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强,综合素质更高,让中职学生对那些处于科技前沿的应用技术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掌握[5]。

(二)做好专业与教材的有效衔接

中职教育教学方面,必须要突出更强的职业性,能够和高职教育专业所设置的标准尽可能保持高度一致性。严格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的实际定位来开展教学工作,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然后设置相关专业。与此同时,中职教育专业所设置的教学口径要加宽,逐步向高职教育专业靠拢。

在教材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转变,进一步压缩专业基础课和理论基础课,适当压缩文化课程的内容广度。在上述基础上,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加入对应的专业课程,争取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构建以职业学习为中心点的教育体系。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尽早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接受教师的理论知识灌溉,要引起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体,进一步强化中职教育教学体系。

(三)做好师资队伍的有效衔接

目前,各个教育机构为了更好地适应大环境,必须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进行转换,使教师摆脱曾经的理论知识灌输者身份,成为新时代的实践性教育工作者,让学校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同时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保证学生能在教师的带领下获得更多的收获,学习、了解并掌握“效益”更佳的文化知识。

一方面,学校和教育机构要积极鼓励教师,尤其是那些中青年教师,让他们积极攻读博士学位,开展相关的教师学习活动,进一步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和提升能力水平,从而达到向高职学校专业的师资条件转变;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执教教师参加更多的教育科研活动,开展相关的项目合作与业务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进更高层次的教育人才,努力扩充学校的师资队伍,优化学校的教师结构,让各个方面的师资条件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结论

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属于两个教育层次,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地位,两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属于必然。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和其他类型教育有着很大差别的教育类型,因此,要充分和当地的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完成和高职教育对口的衔接工作,用于进一步帮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并在稳定过渡之后能够建立有效的衔接,为中职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卓春英.中職、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机制研究[J].山西青年,2016(20).

[2]程欣.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构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城市地理,2016(8).

[3]杨建民.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7).

[4]唐冰冰,朱良.中高职文化课衔接课程问题与现状研究: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7):93.

[5]方冲.高职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中职与高职衔接的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6(1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中职高职学校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