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究

2020-03-24 10:57张秋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5期
关键词:财务互联网+中职

张秋霞

[摘           要]  “互联网+传统行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传统的会计行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伴随着“互联网+会计”对会计行业产生的影响,中职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以“互联网+会计”为切入点,阐明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对会计行业产生的本质性影响,据此分析“互联网+会计”对会计教学的“四新”变革,并提出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时期的具体改革措施及建议。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会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026-02

“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互联网+传统行业”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互联网+会计”的新时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一、“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互联网科技带领着各行各业以更快的速度迭代更新。“互联网+”在改变各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会计的服务模式。新时代的“互联网+会计”,互联网是本质、基础,会计是内容,将互联网融入财务工作中,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依托,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资源、计算分析能力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扩大会计服务领域,助推会计职能转型的新兴会计发展模式。

(一)“互联网+会计”改变会计核算方式

传统的会计核算是以企业发生的日常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根据经济活动发生后的原始纸质单据进行审核分析,然后再进行填制凭证、成本核算、账簿登记和编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流程。“互联网+”新时期,借助互联网新技术,电子发票、电子票据等无纸化电子资料普及,书面凭证向电子凭证转变,简单、重复的基础会计工作逐渐被计算机取代,会计职能也随之发生转变。由传统“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转变,财务人员通过对“互联网+”集成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并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料数据筛选,从而做出决策及风险管控。在这个过程当中,财务人员从最基础的业务核算职能转变为财务分析、决策职能。办公的方式也从单一的办公室转向没有办公区域限制,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互联网上对企业发生的业务进行实时处理、实施传送。

(二)“互联网+会计”开启财务共享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数据信息在业务模块、财务核算模块与信息监控等多个模块间能够实时同步并反馈,使财务部门能够对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全過程实现渗透。数据信息的实时传播,能实现业务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高效流转,业务与财务信息交互,改变了过去先业务后财务、业务与财务脱节的现象,实现了业财融合,各部分随时随地共享数据,开启了财务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三)“互联网+会计”推动会计人员转型升级

会计核算方式和流程的改变,会计职能的迁移,对财务人员的角色定位亦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会计业务核算、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财务会计向分析财务数据、统筹成本管理、提供经济决策的管理会计转型,从账房先生向参谋先生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会计”对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的冲击

(一)新要求

“互联网+会计”是势不可挡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重视互联网思维的培养,顺势而为。随着业财融合的进一步推动,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精通会计学科,还要将所从事的行业知识了然于心,会计不再单单是会计,而应该是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人,是复合型、跨专业的综合人才。随着“互联网+会计”的推行,基础的记账、填制凭证、编制报表等工作被弱化,财务分析与预测、资本市场运作、财务战略规划晋升为新时期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要从财务部门转向企业整体。

(二)新模式

会计专业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黑板,多媒体运用不应止步于PPT的传统模式,也不再是购买几台电脑、做一个模拟实训平台,开发几门网络课程那么简单。进入“互联网+”时代,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未来课程体现严谨、开放、灵动的特质,课堂教学方法求新、求效率,微课、视频、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成为常态化的教学形式。

(三)新技术

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掀起了“互联网+会计”的变革序幕,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打破了独立部门的壁垒,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超过90%的企业建立或正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电子票据、电子凭证、电子账簿等取代了原本的手工账本,使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数据的处理也由计算器等变为计算机,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效率。这些都是新技术开发和运用的结果,知识互融的要求越来越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在线财务决策、实时报账、财务信息同步处理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的运用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可能。

(四)新课程

传统会计教学设置下的课程体系基本围绕财务会计展开,以“课本+实训”“文字案例+会计分录”等模式进行,在新时期,以互联网为数据来源,培养目标定位为复合型会计人才,不仅要求具备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要了解跨学科知识。这就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有专业群融通,能培养学生具备融合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能力。旧的课程体系就不符合新时期的要求,需要重构课程体系来满足要求。

三、新时期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及建议

(一)人才培养目标再定位

把中职会计学生培养成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互联网+”思维及财务管理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重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最紧密联系市场的方向教育,培养的学生也应该是最贴近市场需求的,在重构课程体系时要做到精准分析、精准对接。紧密围绕区域经济“产业链、价值链”,深化产教融合,按“专业对准产业、课程对准岗位、校企共同育人”的思路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深入企业进行就业岗位调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人才需求。立足岗位,通过岗位群调研,根据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梳理各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再依据专业办学方向,校企共同讨论课程体系,共建课程,校企共同研究基于岗位职责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三)打造综合型教育团队

综合型教育团队应该是一支精通专业,懂得借助教学平台,善于连贯运用知识体系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整合专业群,将师资队伍进行整合,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方向的变化、教师特长及爱好,调整师资队伍个人研究方向,突出个人专能,形成团队合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学习能力,能根据最新的会计行业政策法规,升级专业理论知识。按照职业教育要求,由学校、教育厅等官方出面协调,有针对性地选择挂职企业,扎实做好一年一个月或者两年两个月的全职企业挂职锻炼,丰富企业实践经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互联网会计教学活动,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最后,落实校企师资互聘,将一线行业专家引入教育教学,传递会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实务技能

(四)更新教学方法

近年来,中职会计招生普遍下滑,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更需要调动起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实现日常教学与实践结合,线上线下不分家;(2)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VR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校内校外连通,双导师制,实现交互式学习。(4)推动“1+X”的证书模式,此证书不是上岗证,而是职业能力资格证,首创或者深挖行业具有较大实际意义的证书,弥补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后,中职阶段无法考取会计职称证的不足,通过课证融合的形式,改变学生散漫学习的状态,以证书形式引领学生学习。

(五)创建智慧实践教学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集“上课+实训+实习”为一体的智慧实践教学平台。平台起于职业环境的营造,实现业务与理论交叉互动,直观体验岗位,解决课堂与实训脱节的问题。目前,例如新道、科云等软件公司开发的实践平台与中职阶段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非常吻合,能打通教学、实训、实习,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一致,互动体验效果非常好。“互联网+会计”的教学可以巧借软件服务公司的产品,或者共同开发适用于本校的软件平台满足教学要求。

(六)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考评体系应该由职教专家、行业专家、学校教师组成考评专家组,按照“互联网+会计”的职业标准,建立精准的教学评价机制,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借助于互聯网技术的先进性,建立教学互动平台,重视过程考核,分阶段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认证和评估。

四、结语

“互联网+会计”对会计行业的变革影响深远,传统的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因为工作经验缺乏在找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大的牵制。随着“互联网+会计”在职业学校的运用与普及,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实现业财融合的线上线下的实践平台上进行实践学习,无疑对他们来说就是最丰富的实战经验。专业群的融合更开启了跨专业大综合育人模式的新篇章。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会计”的契机,将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从新要求、新模式、新技术、新课程、新方法出发,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社会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桂英.“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改革与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2019(21).

[2]武一凡.“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课程改革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1).

[3]夏兰,张瑜,陈星元.“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人才需求:文献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3).

[4]张永杰.“互联网+”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6).

[5]王玉香.“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教育的困境与变革[J].理论探讨,2018(32).

[6]成丽莉.“互联网+”下业财融合的应用及思考[J].行业治理,2018(12).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财务互联网+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