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学
摘 要: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为主要特征,大面积的连续降雨主要就集中在几个月,就更降低了该地区造林成功率,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着重要做好苗木的选择、整地到苗木栽植逐一提升苗木的抗旱能力。
关键词:造林;实用;技术
1 苗木选择
苗木质量直接影响造林成功率,在造林工作前,严把苗木关。起苗时,务必要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从起苗到造林的时间不宜超过2d,有劈根的苗木,要剪掉其劈根,并仔细挑选苗木,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需要长途运输的苗木,应浸根或喷浇处理苗木,用湿草袋或起到保湿作用的材料包好苗木,然后再用塑料薄膜包装打捆进行运输,包装时应保证苗木透气,防止苗木温度过高而毁坏苗木。
另外,在造林时,应多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可以选择那些异地土生土长的树种,经过较长年份的种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保证造林成活和成材。
2 造林整地技术
整地是半干旱区造林中的重要环节,整地一方面能改善苗木生长需要的水分和营养条件,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补植成本,促进林木的生长;另一方面,通过整地能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2.1 时间
适宜整地的时间应选造林的前一年的雨季前,通过雨季后,栽植坑便能够充分蓄积雨水,为翌年的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防止干旱影响造林的成功率。
2.2 方式
2.2.1 反坡梯田整地法。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并且坡度在30°以下的宜林地最好选用反坡梯田整地法。沿等高线开挖反坡梯田,台面宽1~3m,内切外垫,梯田向内倾斜成5~10°的反坡,上下台阶中心距必须保持在2.5~3m,台面深翻25cm,靠内侧栽植苗木,反坡外沿拍实并保持平整光滑。
2.2.2 鱼鳞坑整地法。在坡度30°以上,地形破碎的宜林荒山上最好选用鱼鳞坑整地法。鱼鳞坑整地是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排列呈“品”字型。开挖鱼鳞坑时,挖出表土,再用内切外垫的方法,用生土围成半圆形的拦水土埂,埂高20~25cm,然后在坑内深翻25cm,回填表土。鱼鳞坑整地规格是:长径(横)0.7~1.5m,短径(纵)0.5~1.0m,坑距2~3m。
2.2.3 穴状整地法。穴状整地法灵活性较强,所以适于各种立地状况。穴状整地分为2种,一种是大坑穴,一种是小坑穴。小坑穴的内径0.3~0.5m,深0.4m,多用于一般性造林;大坑穴内径和深度均为1m,多用于大苗、移植苗或经济林的营造。为蓄水保墒,坑穴面应低于地平面或坡面。
2.2.4 水平阶整地法。在25°以下的宜林地使用水平阶整地法,多用于山地或黄土区土层较厚、具有植被覆盖的造林地。沿等高线将坡面修整成台阶状的阶面,阶面稍许内倾。阶面宽窄因坡地条件而定,石质山地较窄,约0.5~0.6m;土石山地及黄土地区较宽,约0.6~1.5m;阶长无一定标准,根据地形情况约为1~6m。整地时从坡下开始,先修第一阶,然后下填第二阶的表土,依此类推,最后一阶可就近填充表土。
2.2.5 水平沟整地法。在坡度25°以上,水土流失严重,不宜开挖反坡梯田的宜林地,最好选择水平沟整地法来进行整地。沿等高线开挖水平沟时,外沿用生土修筑上底宽0.5m、下底宽0.8m、高0.6m的梯形拦水墙。植树沟宽O.5~1.0m,并深翻25cm,表土回填。上下台阶中心距保持在2~3m,沟长视地形而定,约为4~6m。
3 苗木栽植技术
3.1 集水造林技术
集水造林最关键的便是通过坡面处理和整地,最大限度收集坡面上降水径流,根据地形选择合适的整地方法,坡面的处理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砸实拍光集水面,此方法不需要额外的材料,简单易行,且较经济;二是喷涂高分子化合物,如有机硅、乳化沥青等;三是在集水面铺设塑料薄膜。后2种集水率高,但需要额外的材料,实际造林时可根据具体的条件进行选择。
3.2 浸根和蘸浆
采用裸根苗进行造林,在造林前,用水浸泡根苗1~2d,使其吸足水分,这样的做法栽后利于成活。浸根要选择常流水或清水,以防根系霉烂。植苗前采用蘸泥浆的办法,按水重量的20%放入细粘土,搅拌成泥浆,将苗根放入泥浆中蘸满泥浆,再放入栽植穴内夯实土壤。
3.3 剪枝和截干
新栽的苗木能否成活,最重要的是苗木的水分平衡,即根系吸收的水分能满足苗木整个生长过程的需要。苗木越大,枝叶越多,需要的水分就越多,对苗木进行截干造林,能减少苗木的需水量。对一些阔叶树种,尤其是柳、槐、杨、榆树等造林,将侧枝留2~3cm,其余剪掉,有利于苗木成活。对2~3年生大苗,可以留5~10cm干樁,截去上部,剪断截面用泥浆封住。采用这种方法造林,在干旱情况下易于成活,成活后苗木生长健壮。
3.4 容器苗栽植
相较于裸根苗,容器苗根系没有损伤,造林后没有缓苗期,成活率较高,生长较快,成林时间较短等。造林时,首先应挖大穴,回填细土,放入容器苗,夯实土壤并及时浇水。容器袋如果选择的是苗根不易穿透的厚塑料袋,在造林前需剪除袋两边底角,以利根系伸展。在地势高燥的山地阳坡、陡坡宜适当加深,缓坡宜浅;在干旱季节造林宜深,雨季造林宜浅;苗木较大可适当加深,苗木较小可适当浅些。
3.5 林木菌根化造林技术
菌根能够改善苗木的营养和水分条件,提升苗木的成活率。菌根化造林可采用经过菌根化处理的种子进行播种造林或苗圃培育的菌根化苗进行造林,最为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菌根制剂。一般情况下,春季是菌根化造林的最好季节,造林时,避免苗木窝根和吊苗,使苗木根系、菌根与土壤紧密接触。
3.6 使用生物试剂
有一些生物试剂能够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及成活率。每个生物试剂对苗木的处理有所要求,有的是处理苗木根系,有的是处理叶片,栽前应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处理苗木后再开始造林,试剂包括ABT生根粉、吸水剂、根宝等。
参考文献
[1]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二道窝铺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J].陈国山,邵云,步兆东,王世忠,李树民.辽宁林业科技,1995(2)
[2]苏文锷.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概述[J].林业科技通讯,1987(7)
[3]刘相锋.阐述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实用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4)
[4]白凤忠,贾志增,连桂梅,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两率”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S1)
[5]苗露,雷振华.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两率”问题的措施[J].现代农业,2006(11)
(责任编辑 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