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内过渡性景观空间设计探究

2020-03-23 16:48薛越杨翠霞马国春
现代园艺·园林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园景观

薛越 杨翠霞 马国春

摘   要:大学校园内过渡性景观空间不仅作为校内外空间接触体,也是园内各功能分区之间的景观带,其自身属性具有连接性,也是设计者最容易忽视而且人群相对活跃的积极空间。开放式大学校园与外界之间的过渡景观空间和园内实体空间过渡带性质一样但作用异同,在景观范畴都属于活跃性多变空间,所以,极具研究价值。主要以校园内各空间组织边界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校园内过渡性景观空間的相关研究,总结出过渡空间基本特性以及营造方式。

关键词:校园景观;过渡空间;营造手法

如今社会,在快节奏的发展状态下忽视了对环境气候的保护和调节,而且土地资源占用紧张,能为公众提供日常游憩且环境健康的绿地空间为数不多,不但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考虑甚少,主要以商业建筑及街区为主,在大学校园规划布局中也是如此,校区内占地面积有限,可供分配的绿化空间较少,绝大部分只起分割空间作用,实用性低,人群来往频繁的过渡空间无法提升利用率,目前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对比生硬,缺乏过渡性景观调节,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这种关系过于明确从而导致压抑氛围浓厚,与大学校园本应具有的气质格格不入。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研究大学校园内过渡性景观空间主要目的在于:近年来各大学开始扩招人数,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所以,对人流量大的过渡空间进行多功能多层次的复合利用,因为过渡空间是使用者由内部环境走向外部交通的必经之地,具有人群疏散和驻足作用,犹如将两个空间连接在一起的桥梁,这座桥梁如果运用的恰当合理,在人们通过时会不由地停下脚步观赏两侧的风景,甚至会参与其中进行人与景观的互动,享受景观空间带来的多重乐趣。

1.2   研究意义

大学校园内过渡性景观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将建筑和交通两个空间的不同属性互相渗透,拉近人与环境的距离感,还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取舍过渡空间,当外部人流量过大时,可以将过渡空间设计成附属交通空间,也就是具有景观性质的步行道路系统,当内部人流量过大时,可以设计成步移景异停留性过渡空间缓解空间不足的压力,而且过渡空间范围有限,景观元素运用要以精取胜,可以配合光影和时间的变化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细节性,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2     大学校园内过渡景观的特性

2.1   普遍性

世界上存在的物质空间都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过渡性空间产生的原因是功能与功能之间分区过于独立和明确,无论在视觉上还是亲自体验都会给人一种束缚感和枯燥感,空间之间的独立性和生硬感可以通过复合式多元化的过渡空间设计手法进行有效调节。因为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大学校园内各功能区之间都夹杂着被设计者忽略的过渡性空间,每个空间都存在各自的边界特征,开放式大学校园的最外围边界与周边环境间的过渡空间是人们进入校园的首要区域,是校内外人群在行为和心理上产生互动的引导型空间,此处人群密集、氛围活跃、也是容易短暂停留的积极空间。

2.2   模糊性

由于大学校内各空间距离密集且连续性较强,所以,无法特别精准地界定到底属于哪类空间范畴,有些过渡性景观层次化设计过于严重,导致参与者很难辨别其尺度、位置和边界,过渡空间的性质是在明确自己空间属性的基础上柔化交融相邻空间之间的关系,具有模糊性特征的同时又不失多样性。过渡性空间好比如一个故事主线,始终牵引着各部分情节的节奏感和联系性。

3     大学校园过渡性景观营造方式

3.1   利用软质材料植物营造过渡空间

过渡空间与景观融合一般可以理解为半开敞式空间,但在特殊情况中也会出现完全开敞式和封闭式空间处理方式,边缘空间隶属于过渡空间[1]。大学校园内部的过渡空间通常为半开敞式,植物营造主要从自身尺度、视觉干扰、视觉体验、景观互动、竖向与横向组织、代表性植物点缀、造型细节等多种方式。比如图书馆内部环境长期处于安静氛围中,当学生走出去的那一刻需要一个承接内部环境的过渡景观空间,让人们心理空间和物质实体空间得到平稳过渡,可以深刻体会到校园内学习圣地的神秘感和安心感。这里的过渡空间应采用大尺度乔木矗立在图书馆正门对面,庄严耸立与建筑固有气质达成呼应,花坛及草坪可以塑造成具有某种深意的图案,外围轮廓可以运用防腐木兼花岗岩材质的环形坐凳,下方凹槽放置LED光圈,方便供学生夜间休憩和闲谈,还可以设置孤立式或对称式小型喷泉,将图书馆的“静”与室外的“动”自然衔接,哗哗的水流声可以一定程度抵消周围的喧哗,过于安静的内部环境长时间会使人感到压抑,所以,这种互动式喷泉也起到了调节情绪和净化心灵的作用。建筑物周围墙壁可以设计成大范围的常春藤,柔和空间氛围,使过渡景观空间更具人性化特征。

3.2   利用景观要素营造过渡空间

再说说开放式大学校园与校外环境的过渡空间如何营造,开放式校园无非是拆除之前墙体的束缚打造“空间自然流动”的内部环境,通过景观设计构成通往外界的自然过渡带[2]。如果与校外相邻的是公园区,而且过渡空间面积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在实用性景观中添加水景要素,比如清心悦耳的音乐喷泉或带状跌水型小渠,长时间会形成肌肉记忆,时刻提醒过往人群在内外空间的临界处穿梭。为了维护安全秩序和防止意外发生,必须设置更为全面的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也为人们更安心、更自然地体验过渡性景观空间提供了保障。微地形利用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视觉阻挡提高空间隐蔽性的作用,还可以结合其他景观要素设计成丰富新颖的过渡空间,如曲线优美且走向规律的微地形,中间可设置门洞大小的人行通道,周围种植密集乔灌木及攀爬植物,在这种氛围的映衬下和适当的隐蔽感会使通往人群仿佛行走在山林之中,将校内外两个以人为主导的城市空间共同引入以神秘气息为主导的自然空间。过渡空间内还可以放置大量休息座椅或生态景观石凳,朝向统一以布局结构平行,方便路人临时休憩,也可以随时欣赏校内外两种不同的环境氛围,当学生对校内生活感到厌倦时,可以背朝校园感知外部世界,当社会人群不觉地回味起校内生活时,可以背对现实体会以往的风清花落。

参考文献

[1]张晓哲.城市景观区域边缘空间组织[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朱文清.公共建筑内外过渡空间的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   王蔓)

猜你喜欢
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