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幼儿园进餐环节的渗透

2020-03-23 13:33蓝静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20年3期
关键词:筷子环节幼儿园

蓝静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园一日三餐两点,占据了一日活动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价值。幼儿健康领域学习与进餐有着密切关联,包含着许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在此环节中渗透健康领域的指导非常自然,也很有效。幼儿可以在进餐环节中通过反复的体验、学习、练习和实践,逐渐习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获得能力上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教育中提出“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使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等教育目标,但是在幼儿园幼儿进餐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催促吃饭、强制安静进餐等问题,长期下去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生理、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幼儿饮食状况的影响,注重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融知识教育、情感交流、行为与习惯养成于一体。

一、营造温馨的进餐氛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进餐氛围,对于提高幼儿的进餐质量、丰富其集体生活体验、帮助其形成文明习惯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播放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幼儿保持愉快的心情

餐前短时间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舒缓幼儿情绪,让幼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样可以促进其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良好体质的形成。幼儿还可以自由选择好朋友一起进餐,体验集体进餐的快乐。

(二)进餐时对幼儿多些鼓励、少些批评,防止逆反心理

教师减少催促吃饭、强制多食、安静进餐等反复说教。教师不宜在进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从幼儿的进食量、表情等方面来分析幼儿的身体状况、食品质量,并及时与保健医生、炊事员交换意见,以便调整和改进膳食,保障幼儿身体和情绪的良好发展。

面对幼儿常见的食欲不振的情况,教师应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和趣味性。防止抱怨、批评导致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发现幼儿不愿吃饭,教师首先要多加宽慰和理解,不要严厉地强迫进食。正确的做法是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发现幼儿有影响食欲的身体疾病,应待其身体康复后,再逐步恢复其食欲。

(三)开展“快乐自助餐”,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权

大多数幼儿园每天提供的餐点基本是统一菜式,一人一份。为了提升幼儿的餐点品质,我园尝试引进自助餐的供餐方式,间周为小朋友安排一次“快乐自助餐”。在当日用餐前,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温馨、愉悦的自助进餐环境:教师鼓励幼儿将桌椅拼、摆成各种造型,用漂亮的桌布和小盆景装饰桌面,用挂饰增添氛围,使进餐环境既温馨又时尚。

教师允许幼儿自己选择共同进餐的同伴和进餐座位,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厨房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主食、盘菜、点心、蔬果等,分类摆放于桌上,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有序、自主地选择食物。

教师还通过和幼儿共同制作的排队标识标线、菜品标识、取放提示等引导幼儿在享用自助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有序不争抢、适量不浪费、搭配不偏食、干净不洒落等文明进餐习惯。自助餐多元的菜品选择,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有效激发了幼儿自主进餐的积极性,让幼儿吃得开心、吃得营养。

(四)鼓励幼儿参与食谱制订,激发进餐兴趣

以往幼儿园食谱是由教师代表、保健医生、厨师等共同商定的,更多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出发,以成人的角度思考,忽略了幼儿作为进餐者对食物色、香、味方面的主体感受。我们鼓励中大班幼儿一起制订午餐食谱,给予幼儿选择权和话语权,以期在保證食物营养、有利幼儿健康的基础上,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出幼儿喜欢又健康的营养食谱。幼儿参与食谱的制订,使得食谱真正为其服务,满足其所需,激发了进餐兴趣

二、在进餐环节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一)抓住契机开展安全教育

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幼儿尝试饭菜温度,以免被热菜所烫。教幼儿发现食物口味异常的方法,避免进食不洁和变质食物。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能挥舞或置于口中四处走动及打闹。引导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不大声喧哗、谈笑。教会幼儿去除骨头和鱼刺的方法,提示幼儿饭前、饭后至少半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餐后督促幼儿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同时又防止了幼儿因口中含着食物睡觉而发生窒息的隐患。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1.饮食定时,进餐有规律。“定时”一方面是指遵照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生理活动特点,幼儿开饭的时间要相对固定;另一方面是指鼓励幼儿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吃完定餐,防止狼吞虎咽或磨蹭拖拉等习惯的形成。

2.不偏食、挑食。幼儿挑食、厌食的原因有诸多种,有的幼儿因为牙齿不好,硬些的或粗纤维食物嚼不动,吃得很吃力,不想吃;有的幼儿对于特殊的气味或颜色发黑的食物有一种排斥心理;有的幼儿因为脾胃不好或疲惫,没有食欲,什么都不喜欢吃,不想吃等。有些家长长期以来听之任之,无形中养成了幼儿厌食、挑食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从健康的心理教育出发,因势利导。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餐前营养播报、健康剧表演、蔬菜王国游记、食品广告大家评、不良饮食习惯曝光台、值日生评选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营养与健康等问题的探索,引导幼儿不偏食、挑食,全面摄取各种营养。

3.保持桌面和自身的清洁卫生。用评比、监督等方法让幼儿自觉纠正掉饭的行为。值日生负责检查桌面和地面的卫生

三、在进餐环节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尝试独立进餐是在幼儿的独立意识出现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活自理需要。纵观幼儿园的进餐情况,不难发现成人对幼儿包办代替、亲自喂饭等现象较多,剥夺了幼儿自我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期下去,限制了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使幼儿变得过分依赖成人。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一)自己取放餐具

餐前洗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使洗手环节有秩序,一般情况下老师会让幼儿分组去洗手,但随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先洗完的幼儿回到座位,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洗手没有起到作用,并且增加了幼儿无意义等待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集体进行餐前游戏,儿童分组陆续去洗手,洗手回来陆续端餐盘上位就餐的方式。每个孩子一个餐盘,餐盘内餐巾、勺子或筷子、饭碗、盘子都放在固定位置,有效减少了消极等待的时间和分发餐具的时间。

(二)自己动手进餐

刚入园的幼儿吃饭时握勺子的姿势各式各样,坐姿也是歪歪扭扭,不时将饭菜打翻。有的孩子每次吃饭总是五指横握勺子,菜饭撒得到处都是;有的孩子舀汤时 ,手臂不抬起,动不动就将汤打翻;有的孩子喜欢把头高高抬起以至于勺子的饭送不到嘴里,洒得满身都是。出现这些状况,教师仍然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吃,不可因为怕孩子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而包办代替。

四、在进餐环节中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教师首先应对用筷子进餐的重要价值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教师不能将筷子的使用纯粹看作一种生活技能,筷子的使用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细动作,对握笔书写等需要手指间及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有一定的迁移作用。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筷子是小肌肉动作,与用勺、剪刀、握笔一样,都属于精细动作,需要靠拇指、食指、中指等相互协调运动才能完成。总体而言,教师应将目标放在心中并隐性的体现在进餐环节中。

托班和小班教师可通过“过家家”等游戏活动,让幼儿练习给娃娃喂饭,以此熟悉小勺的使用方法。这样逐渐过渡到进餐环节时,幼儿开始尝试自己吃饭,自然地训练了独立进餐能力。中班和大班幼儿用筷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家园共育的过程,在小班快结束时,教师便应该告知家长中班开始后,幼儿园会换用筷子进餐,请家长在暑假适当地让孩子尝试用筷子吃饭。等中班开始后,幼儿园先同时提供勺子和筷子这两种进餐工具,根据幼儿的用筷能力循序渐进地让幼儿用筷子吃饭。在同一个班级中有精细动作发展较好的,也有稍弱的,教师在安排幼儿用筷子进餐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用筷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单独辅导。

猜你喜欢
筷子环节幼儿园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Chopp ed!
爱“上”幼儿园
筷子礼仪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筷子的神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