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人类的进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而在近几百年间,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的、迅速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进步发展的整个过程。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自我有了更多的认识,这种认识经教育的传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教育也由潜意识状态转变为有意识状态,无意识的教育与有意识的教育的不同点在于,教育的根本价值可以由人类自己去把握。当教育的根本价值掺杂了人的有意识后,必然会产生不同方向的转变。本文将从这些转变开始来剖析教育的根本价值。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概念界定及其当代教育根本价值的几种倾向,第二部分为时代变迁对教育根本价值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当代教育的本真根本价值,第四部分为面对时代变迁,教育如何保持最本真的价值的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本文通过从不同方面对教育的根本价值进行剖析,力图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教育;根本;价值
一、教育根本价值的概念界定
(一)教育根本价值的界定
教育的根本价值即教育的最终作用力,教育的最终作用力是引导人向善。如果一个教育能够把一个社会的人都引向善端,那么教育的价值就可以得到最根本的体现。引导人们向善,并最终建立一个向善的社会,是每一个教育都应该具有的最终定位。
一个向善的社会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特征是社会即家庭,如果一个社会成为每一个人的家庭,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向善的社会。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引导人向善,使人学会爱与被爱,张弛有度,是这个社会在一个动态而美好的状态下发展进步。
(二)当代教育根本价值的观点
教育是每一个社会都不能缺少的存在,不论是在原始社会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教育所起的作用都不容小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了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对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提炼也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当代关于教育的根本价值的观点也越来越多。
1.教育根本价值经济观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引入,中国的教育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教育的根本价值经济观认为教育不是为了使人向善,而是为了使人获得经济利益。教育资本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投入多少就会收入多少。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是其经济观远远超越了教育观。①
教育要使人生存下去,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教育的根本价值。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的丰富,人类的欲望不断的增长,教育使人向善的根本教育逐渐被其物质化。
2.教育根本价值享乐观
当一个人的生活无需为了保暖而奔波的时候,享乐主义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享乐主义并不是全然错误,适当的享乐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一味的享乐主义,把教育强加给享乐主义,这是不可取的。教育固然是要教会人类知足常乐,但如果是一味的享乐主义,这就把教育的根本价值与享乐主义混淆了。
教育根本价值享乐观在当代高层阶级教育中最多出现,因为他们无需为了生存而奔波。因此当教育根本价值偏向享乐主义时是非常可怕的。
3.教育根本价值政治观
无可争议的是当代社会每一项教育都带有其政治意味,教育的政治目的是每一个国家都不能避免的。但是如果把政治强制性的和教育捆绑在一起,教育的根本教育教发生了变化,教育不是教人学会向善,而是教人怎么做好一个政治的附属品。
总而言之,在当代教育的根本价值观有很多种,但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以上三种观点。
二、时代变迁对教育根本价值的影响
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教育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从远古时代人类的产生,到现代人类的文明的创造,教育一直如影随形。如果讨论教育的根本价值,那么在时代变迁中教育的根本价值的变迁是不得不去讨论的。
人类的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原始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早期工业文明阶段,现代工业文明阶段,这也对应着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原始文明的教育根本价值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是人类得以生存下去。教育资源主要掌握在年老者的手中,年老者将一些生存法则教给年轻者使其能够生存下去。这是教育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教育最好的价值体现。
(二)农业文明的教育根本价值
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经懂得了运用一定的技术得到食物,农作、牛耕以及播种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如果想要被继承下去,就必须有教育的参与。在这一时期,教育已经和劳动分离开来,有了专门的教育场所和教育者。此时,教育的根本价值不再是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由于技术的提高,人类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关于教育的问题。
(三)早期工业文明的教育根本价值
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自然界中,人类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人类不但认识了很多的自然规律,更是能够掌握和利用这些规律。教育转而开始教会人类认识并利用这些规律。但是在这种教育中人类更多的是感性教育,是一种占有欲式的教育。
(四)现代工业文明的教育根本价值
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的社会与早期工业文明时期的教育最大的不同是理性教育。人类不再盲目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理性的回归自然。这种教育是一种理性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占有自然,而是与自然和平共处。在这一时期,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理性。
三、当代教育的向善性
教育經历了从原始文明时期到农业时期再到早期工业文明时期到最后的现代文明的发展演化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不但从劳动领域分离出来,而且有了很多的专职人员对其进行研究与发展。关于教育的理论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那么关于教育的根本价值的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
(一)教育根本价值的向善性的来源
在中国,教育的来源一般都会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儒家孔子对人性的定义为性本善,这一定义直到现代仍有重大的影响力。人性本善,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使人有发现自己的善端,并将其继承与发扬。②
如若使人向善,教育首先需要有其向善性,如果连这一使人向善的工具都不是善的,那么在使人向善这一环节必然会出现错误。因此教育的向善性关乎个人,关乎家庭,关乎社会。
(二)个人的向善性
教育的最基本的一个价值是使个人具有向善性。如果一个社会的个人的向善性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发展那么这个社会是很难聚集到一起的,没有目标,没有最原始的动力。
(三)家庭的向善性
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家庭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多的地方,如果能够把握好了一个家庭的向善性,那
(下转第240页)
(上接第238页)
么教育的根本价值的作用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社会的向善性
社会的向善性是一个教育根本价值的最终的体现,也是其终极目标。如果一个社会的教育不是为了政治,不是为了经济,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圣人,那么这個教育就是成功的。如果教育是向善,那么经这样的教育教育出来的人也具有向善性,也是幸福的。
四、保持教育向善性的几点建议
当代社会教育的向善性经历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早期工业社会以及现代工业社会的洗礼,其根本价值很难继续保持其向善性,因此当代关于教育势在必行的是保持教育的向善性。
(一)改善社会的向善性
随着一些西方观念及其生活方式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带给中国很大的发展机遇。但是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也要时刻谨记作为中国人的本职原则,避免错误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引入,在引入过程中我们要有所选择,有所制约。在优化社会大前提下对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必然是向善的。
(二)保持教师的向善性
教师素质的高与低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向善性。若想保持教育的向善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向善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③在古代中国教育中,教师的素质是非常高的,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与理念都值得现代教师学习。
(三)促进家长的向善性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家长对于善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家长对于教育的观念亟待得到正确引导。在中国大部分家长还是看分制,分数高就好。这种过分注重智育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多是高分低能,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因此要改变家长观念,使其认识到向善性教育的重要性。
(四)保护学生的向善性
教育是一个由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仅靠社会、教师及其家长的把调动很难有效的反馈。因此这个向善性教育过程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积极消化吸收才能创造出其最大价值。因此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不仅需要外部条件,还需要学生的内部吸收。因此要做好教育,也要有学生个人的积极适应的向善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教育根本价值的各方面的剖析,使得教育向善性的根本价值得到了最有效、最根本的展现。通过对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对教育影响以及在时代变迁中教育如何保持其最本真性,从社会、教师、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的践行性。
但是由于本人研究功底有限,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不足,要想使得教育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好的更有利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关注教育发展动态,为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及其相关研究的现状视域[J].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7).
[2]赵自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综述[J].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薛忠祥.20年来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9,(11).
作者简介:
刘艳,女,汉族,山东临沂,1992年8月,硕士,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