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雅雯
摘要:这首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这首作品在旋律与和声结构的组织上具有明显的五声性特征,并自由地综合了大小调式体系和教会调式元素。在英国民间音乐语言中,虽然有不少带有五声音阶风格的作品广为流传,在大小调音乐体系成熟的文化背景中,五声音阶在后来的作品中的使用通常都代表着一种怀古的、樸实的审美感受,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侧面反映了作曲家蕾贝卡·克拉克在自己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复古情怀。
关键词:克拉克;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分析
这一乐章为四四拍,速度标记为Impetuoso(极速地,如暴风雨般),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组成为奏鸣曲式结构。
(一)引子
引子部分为1至12小节,e小调。以强奏的附点音符节奏作为发展动机进行发展,以五声音阶作为基础素材,同时可以看到这个部分在多数长时值演奏的位置都安排E音在演奏,而钢琴也在演奏一个带有四度音的e小调主和弦,清楚地陈述了引子部分的调性。
e小调音阶中的音虽然在引子音乐呈示过程全部出现,但仍然没有破坏由E至G至A至B至D五个音组成的五声骨干音的地位,尤其是第5小节,完全是在用这五个音在进行陈述。
在上面的谱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8至9小节中,采用了模仿式的对位手法形成了两个声部。
(二)呈示部
呈示部包含主部和副部,两个部分之间有简短的连接。主部部分从13小节开始,并在从12小节结束E音到降E音(G大调Ⅵ级到降Ⅵ级音)沁入式引入。拍号转成了3/4拍,节奏素材使用了引子部分8至10小节的动机节奏型,并加以节奏时值扩大交叉组合然后重新排列形成。
主部可以被分为两个乐段。其中,13至22小节为第一乐段,13至17小节为主部材料的第一次展示,18小节开始材料的重复并加以适当的变奏,至22小节构成一个同头变尾的平行乐段。23至28小节为第二乐段,23至26小节开始将主部主题材料进行移位并变奏,27至30小节运用了严格模进的手法将旋律进行展开,31小节钢琴声部再现引子主题与中提琴声部形成对位至38小节主部部分结束。
钢琴部分在此处的设计也是非常有特色的,钢琴声部与中提琴声部总是以三连音符节奏和自由均分节奏型纵向结合,形成一种错拍的效果。而且在13至30小节里,钢琴几乎都以分解和弦或琶音音型为中提琴伴奏。尽管调性设计比较游离模糊,但细致一点不难发现,在这一部分的钢琴低音声部基本是环绕在以D为低音的小三和弦之上的。到了30小节,在钢琴的声部出现了中提琴声部引子最开头(1至3小节)的动机。
副部从39小节开始,速度上相对主部采用了更为平缓安静的poco meno mosso。首先在钢琴的低音声部上演奏出副部主题的旋律,中提琴声部从50小节末进入,调性模糊,55至66小节开始重复39至50小节钢琴低音演奏的旋律并加以拉伸或以等音处理,67至74小节为副部结束的补充终止。
(三)展开部
展开部为乐曲的75至109小节,可分成三个部分。钢琴声部从75至79小节的位置重复引子开头的音型,中提琴则在钢琴长音的位置以快速的五声音阶进行装饰性的填充。
展开部的第一部分为78至89小节,75至79小节材料从引子动机获得,从80小节开始,新的音乐材料进入,85小节开始中提琴与钢琴开始相互呼应。90进入第二部分至105小节结束,结合了引子部分和呈示部27小节的节奏形态进行展开。连接部分为106至109小节,引子的材料再次出现,为再现部的主部材料再现做准备。
(四)再现部
展开部在109小节E音上自由延长结束,为再现部e小调的再现做足了准备。再现部从110小节提前弱起进入,111小节开始完全再现呈示部主部主题至134小节。从135小节开始,在E大调上借用呈示部副部主题(39至74小节)开始再现并发展,中提琴移高六度陈述钢琴间奏部分的主题旋律。
159小节开始,中提琴演奏快速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钢琴开始表现呈示部副部(39至74小节)主题并在中间巧妙地穿插了引子部分的节奏型。
(五)尾声
尾声部分为171至185小节,以meno mosso的速度充满感情地呈现。整个尾声部分的和声几乎都建立在以E为根音的大三和弦上,由钢琴高音声部和中提琴声部依次呈现的音乐素材中包含了呈示部副部的材料。最后以中提琴的持续长音和钢琴逐渐减弱的快速分解和弦缓慢安静地结束。
参考文献:
[1]王小玲.浅析克拉克中提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J].音论大观,2011(10).
[2]赵璨.瑞贝卡·克拉克e小调中提琴奏鸣曲赏析[J].剧影月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