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石说字(二)

2020-03-23 05:57周正启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1期

周正启

目录

一、顶天立地英雄汉——说“大”

二、物之过于才称太——说“太”

三、头顶之上是苍穹——说“天”

四、正面之人头戴簪——说“夫”

顶天立地英雄汉

——说“大”

(一)字形演变

(二)字义解析

在《飞石说字》里,我讲的第一个字是“人”。甲骨文描绘的人是一个侧身直立的“    ”的形象,突出了人的手臂和腿。透过字形,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的警觉与辛劳。在生产和生活的历时发展中,人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不仅创造了世界,还把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因此古人认为单一个“人”字不足以表达人的“伟大”的一面,故而创制了“大”字。

大,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作“  ”,小篆写作“  ”,都像一个两臂伸展、双腿叉立的正面人形。楷书“大”则把人的两臂伸开变成一横,已不像“人”形了。

大,其实也是人。就字形而言,“人”是侧立之形,“大”是正面直立的人形;侧立只见其一臂一胫,正面直立方显其扬直的两手和张开的双脚。因此《说文》云:“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甲骨文“  ”字所描述的是人抖擞高昴的精神和魁武高大的体格,通过人体占据的最大空间形象,张显人的自信与恣意。“大”字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从从属于大自然、进入到了向大自然宣誓自我的阶段。

“大”在造字之初描述的可能是身材和体魄都非常强健的人,进而指在生产、劳动、战争、生活中具有特殊才能和天赋的“人”,又特指氏族部落集团中具有特殊地位和身份的人。在一个家族,“大”就是族长;在一个部落,“大”就是酋长;在一个国家,“大”就是君王。商朝称先祖最尊者为“大”,如大乙、大丁、大甲等。普通百姓称自己的父母和父辈叫“大”,今不少地方方言称自己的父、母叫“大”,蒋光慈《弟兄夜话》里有“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这里的“大”指父亲。有的地方管干爹叫“干大”,管自己伯父或叔父也叫“大”,如“他二大是科学家”。

“大”可引申为年龄较长或排行第一的,如汉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罗绮,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作,扶瑟上高堂。”意思是:老大媳妇正在织罗绮,老二媳妇在织黄紫相间的绢。老三媳妇没有事情可做,就拿着把琴瑟去堂屋。诗中的“大”是兄弟排行第一的意思。在古代,大是敬词,晚辈对长辈的称呼时加“大”字,以表尊敬。古称祖父为“大父”,称祖母为“大母”。《韩非·五蠹》:“今人有五子为多,子又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平时人际往来中,也常常冠以“大”,尊称对方或事物。如“尊姓大名”、“拜读大作”等。由此又引申出“尊重”、“推崇”义。如《新五代史·一行传》:“(后晋)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意思是“高祖很重视他的言论,(把他)请入内殿讲解《道德经》,并拜他为老师。”这里的“大”用作意动词,有“以……为大”、“重视”的意思。

大小、高低、长短、多少等,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表述起来十分困难。人们在生活中观察到,飞禽为保护幼雏,拼死与比自己大数倍的天敌搏斗时,常常借张开双翅以壮自威。小孩子在表达自我强梁时,也常常伸展四肢以示其“大”。于是人们便用表示大人、大丈夫的“大”来表示“大小”之“大”,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道德经》云:“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王筠亦说:“此谓天地之大,无由象之以作字,故象人之形以作大字,非谓大字即是人也。”在与一般事物对比中便产生了广义的“大”。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卜辞里已有体现。如“方其大出。”意思是某方国大规模地外出。其中“方”指国家,“大”指规模宏大。再如“其大不若”,意思是大得无法形容,无法比拟。今多用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力量、强度、年龄、重要性等方面,表示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对象,与“小”相对。如房子大(从体积上作比较),地方大(从面积上作比较),海大(从容量作比较),年纪大(从岁数作比较),风大(从强度作比较),力气大(从力量作比较)等。

“大”也可用在程度、规模、声势、时间等方面,表示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对象。“大”表示程度时,可表示程度的大小,如“那间房子有这间两个大”;也可表示程度的深度,如“大红大紫”、“真相大白”等。“大”用在时令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热天”、“大清早”、“大年初一”等。“大”用在思想品德上,表示高尚,如大智大勇;用在知识、著作方面,表示渊博,用在技艺、技巧方面,表示精湛。如“艺术大师、大方之家”。对自己、对别人夸耀、推崇过度,便是言过其实,即夸大、自夸。《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意思是,因此君子不夸耀自己做的事情,不推崇自己的功绩。进而又引申为骄傲、自大。《国语·鲁语下》:“闵马父笑,景伯问之,对曰:‘笑吾子之大也。” 此语出自《国语·鲁语》,齐国大夫闾丘明来鲁国结盟,子服景伯告诫他的属下在盟会上如果有失误要表现得恭敬一些。闵马父听后笑了,他说:“我笑你太骄傲自满。从前正考父从周的太师那儿计点了《商颂》十二篇,首篇是《那》,它在结尾处说:‘自古在昔,先民们在祭祀的时候,每天早晚都温和而恭敬,执事者更是恭敬有加。先圣王教人恭敬,还不敢说是创之于己,声称是‘自古,称古代为‘在昔,称古代的人为‘先民。如今你告诫下属说‘有失误就表现出恭敬,真是自满太甚了。”韦昭注:“谓骄满也。”今“狂妄自大”的“大”即是此义。

“大”虽然可表示无边无际,诸如“大象无形”、“硕大无朋”,但世间万物均有终极,大外之大叫“太”,甲金文中无“太”字,凡言“太”义皆由“大”字承载,因此“大”即是“太”,“太”在“大”中。由此“大”字便有三读。一读 “dà”,即大小之“大”;二讀“tài”,表示“过于”之义;三读“dài”,一称医生为大(dài)夫,至宋代而今未变。二指戏曲、旧小说中对国王或强盗首领称呼:大(dài)王;三用于某些地名和药名,如大黄(草药)、大城(地名)。

“大”字是个部首字,凡由“大”字组成的字大部与“人”有关,如“夫、天、奔、奚、爽等。有些字虽然也含有“大”,但与“人”义无关,只是为了检查方便归入“大”部,如失、头、夺、夯等。

(三)“大”字歌

正面直立两臂展,顶天立地英雄汉。

为张创世千秋功,巧借大字来表现。

天大地大人亦大,世间万物全包揽。

硕大无朋终有限,忘形妄为自寻完。

大字还读太和代,结合语义用心辨。

物之过于才称太

——说“太”

一、字形演变

二、字义解析

我把“太”字放“大”后讲,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甲金文里无“太”字,表示“太”义常由“大”字承担。二是大到极点便是太。“大”不能表达的意思,“太”字比较轻松地解决了。“太”是“大”词义的拓展与深化。基于此,先讲“太”,然后再细说“天”“夫”。

在讲“大”字时,我们说“大”虽然可表示与“小”相对的一切事物,但世间万物都有终极,超出“大”的范围该如何表示呢?古人很是为难,无以为象,只好暂由“大”代之。甲金文中无“太”字,凡表示今“太”字意思的均由“大”字承担。《骈雅训纂·释名称》:“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 大庙 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遂分为二矣。”

通过检索,确知两汉之前只有“大”字,没有“太”字。“太”即是“大”,“大”中含“太”。《易经》中的“大极”、《春秋》中的“大子”、《尚书》中的“大誓”、《史记》、《汉书》中的“大上皇”、“大后”等“大”字,都是“太”所表达的意义。《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句中的“大叔”就是“太叔”。

“大”在具体语言运用中身兼两职,包含“大”、“太”所要表达的意思。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与需要,“大”字的使用频率更高,运用领域更广,表述的表义也更加丰富而纷繁,给古人阅读文献、理解语义带来很多不便。起先是从读音上给予区别,根据表义不同,“大”便有了“大”、“太”、“代”三个读音。后来人们仍感麻烦,有了另造新字的愿望和要求,于是“太”字应运而生。另造的“太”字,专门用来表示“过于”、“超大的”,“极大的”,“无限大的”等意义。自此“大”、“太”在字形、字义上正式区分开来。

“太”字形始见于两汉。“太初”之“太”,汉武帝时代的骀荡宫壶写作“  ”,天梁公高镫写作“  ”。东汉衡方碑“太”字写作“  ”,白石神君碑写作“  ”,通过隶变到楷书而成为今“太”字。《说文》中未收录“太”字,却有“泰”。《说文》:“泰,滑也。从卄,从水,大声。  ,古文泰。”“  ”当是“太”字古体,上述“  ”“  ”可能是依“  ”字为本逐步演化而成。隶变后楷书写作“夳”,俗简化作“太”。可知“太”是由“大”字分化而来,承担起“大”字“形容未尽”的意义。篆文“泰(  )”像一成年人双手捧水洗浴形,有“清除无用之物”和“快乐安宁”义。与表示“过于”义的“太”无关。许慎把“太”作为“泰”的古文当是误解。

许慎为什么会有如此之误?这并不是许慎没有见到“太”字,是因为两汉时期凡言“太”义仍由“大”字代之。从目前所见到的汉代简牍帛书资料看,尚未出现“太”字,所言“太师”“太一”“太公”“太阳”,在汉简、汉印里均写作“大师”“大一”“大公”“大阳”。汉代确实有“太”字,只在坊间使用,尚未正式登上大雅之堂,更不可能与“大”字比肩,只出现在一些砖铭、墓志铭、衡方碑铭中,说明汉代虽出现“太”字但使用频率很低,或因为是俗字,许慎不屑收录。当时“泰”字常被假借为“大”表示“太”义,文献中时时有“大”“泰”混用现象。如“泰苍”即“太苍”,“太山”即“泰山”等。既然“大”“泰”常常出现在汉文献里,许慎以为大、泰同源,

“  ”古而“泰”新,“  ”自然成为“泰”的古体。 段玉裁已发现不妥,作注时指出:“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謂太卽說文  字。”《广雅·释诂一》:“太,大也。”看来“太”的最初意义如段所说,指“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即是大大,大而又大。

“太”字为什么有此意义?一是古文“  ”下面的两横(=)表示重复符号。重文号是汉字最古老而又最有生命力的符号之一。自殷商至隋唐,均写作“=”,“=”可表示单字的重复,也可表示多个音节字的重复。如《武威汉简·甲本服传》:“诸侯之子称公=子=,不得玺,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这句话今就读作: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玺,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古人书写习惯是竖写,往往用大下加二横表示“大大”。古文“  ”可能是两个字,下面的两横(=)是“大”字的省写,如今为书写方便。“天天”往往省写作“天々”。上下两个“大”字重叠即大大,所以“太”表示大大,意思比大还要大,即过于,特大。二是“太”下一点表示对“大”字表义的限制和截止符号。“大”虽然可表示无边无际,诸如“大象无形”、“硕大无朋”,但世间万物都有终极,气球大到一定范围会炸破,人狂妄忘形便自寻死路。因此,“大”必须有所截止。“太”下的那一点即是“截止”的意思。正如萧启宏先生所言:在太阳系之内,阳性的止点叫太阳,阴性的止点叫太阴。地球表面的气流层叫大气,超越了大气层叫太空,易字将阴阳两端合为一体,把这个阴阳合一的构型称之为太极。“太”所承载的就是“大”到一定程度后“大”字无力形容的部分。以上二说殊途同归,都在证明“太”与“大”同源,“太”不仅由“大”析出,在表義上比“大”字更进一步,表示更高、更远、更大的时空范围和程度。

“太”字一经析出,便显示出它神奇超强的表义功能。便由其本义“大大,大而又大”引申出“超大的”,“极大的”,“无限大的”等义项。

(  )則將大上二橫画省作一笔,其构意没有什么变化,仍指人的头顶。

《说文》:“天,颠也。”段玉裁进一步说:“颠者,人之顶也。”可知“颠”即是“顶”,指人的头部或头顶。一期甲骨有“弗疾朕天”的卜辞,卜问商王有没有头痛病,其中“天”指头部。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说:“天本谓人颠顶,故象人形。卜辞、盂鼎之     二字所以独坟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处也。”我国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天刑,就是在人额头上刺字。《易·睽》:“其人天且劓。”意思是“在那人额头上刺字并割去鼻子”。《集韵·先韵》说:“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今中药有“正(镇)天丸”,是专治人头痛病的药丸。民间所说的“天灵盖”,是指人或动物的头顶骨,又泛指头颅。由此可知,“天”最初的含义是指人的头或头顶无疑。

“天”既是人的头颅,为什么又成了与“地”相对的天空、太空了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真要感佩远古先民的聪慧。

“天”本是廣袤无垠的,无形可象,就是科学发达的今天,谁能说得清天的形象呢?但天又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就悬浮在我们的头顶上,其上布挂着日月星辰等实体,人们生产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有人说天像大锅盖,有人说天像大蒸笼,游牧民说天像野外露宿的圆顶帐篷,刺勒人叫它“穹庐”。这些仅是比喻而已,要用汉字来表示“天”的形象确实是非常困难的。聪明的先民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天的形象是圆的,人的头颅也是圆的;天永远悬浮在人的头顶之上,你走到哪天就在哪,就像人的头颅长在人的脖子之上一样,不能有丝毫的分离。两者何其相似,于是先民便把表示人的头颅的“天”字拿来借指悬浮于人头顶上方的苍穹,即天空。这既符合先民的认知规律,又轻松地解决了无字表“天”的难题。

“天”字一被借用作表示天空义,“天”便显现出它无穷的能量。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广泛深入,“天”字表现的意义也日臻丰富起来。如“天空”、“天体”、“天气”、“天神”等等。由于“天”字所表示的意义太多,人们只好另造“颠”字来承担“天”的初始义“头颅”。至此,“天”不再指人身体的一部分,而专指地面以上的高空,即天空。从此人们便把“天空”、“苍天”视作“天”字的本义。古诗文“天下谁人不识君”、“接天莲叶无穷碧”、“天时不如地利”和成语“碧海青天”、“顶天立地”中的“天”都指天的本义。

“天”称天空,其实天空不空。天是有形体的,白天红日高照,夜晚星月罗布,故天体、天象都蕴含在“天”内,组成浩瀚的太空。遥望太空,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苏轼《中秋月》中“银银汉无声转玉盘”诗句,既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又赋予它神奇的动感,形象地说明“天”是按照一定的轨迹在无声地运转着。传说黄帝时代,就知道观察天象。到了尧统治时期,便有了专门观察天象的机构和官职。运用天体、气象等自然运行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羲和与常仪就是尧帝时期管理天象的家族,其中羲和是管理太阳的,常仪是管理月亮的,看来分工还挺细的。

随着人们对“天”的进一步认识,把时与空结合起来,用“天”表达空间、时令和天气。许浑《奉和庐大夫新立假山》“树暗壶中月,花香洞里天。”其中“洞里天”表示的是某一空间。再如“明天”“今天”表示的是一昼夜24小时。“天”又可专指白天。如“忙活了一天。”再细划分,“天”又指一天中的某一时段,如“三更天”。用“天”表示时令、季节时,可把一年划分为四季,即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可以指雪天,雨天,三伏天等。天由广袤无垠进而引申指数目极大。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又可作副词“很”、“非常”讲。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天行有常。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其运行有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天”含有“本来存在的”,“自然的”,“与生俱来的”等义。如“天赋”、“天趣”、“天聪”、“巧夺天工”、“天衣无缝”等。“天”始终悬浮于人的头顶之上,人们便把“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物体附上“天”字来表示,如“天桥”、“天窗”、“天棚”等,使物体显得十分形象具体。

远古之人是物我不分的。先民把“天”看作是有生命的无形巨人。他有着超能的神功和绝对的威力。能呼风唤雨,催霜降雪,驱使雷电,还能预兆吉凶,赐福降灾。因此人们对天有了敬畏之情。

先民把天视作神灵,把天神们居住的地方叫天庭。把无所不能的最高神叫皇天、昊天、玉皇大帝等。并通过祭祀来讨好上天,乞求免灾降福,永保福寿绵延。在人们心中,天是最主持公平公道的,天每日都在倾听人们对世道的诉说,每日都在观察人们的善恶行为,并通过特殊的方式兆示人间善恶,警醒人类行为。因此所有的人都仰慕天,崇拜天。人间统治者们为达到愚弄人民、统治国家之目的,便把自己说成是上天的儿子,是上天派下来管理人间世事的。因此古代帝王自称天子。由此皇帝说的话叫“天语”,皇帝的脸面叫“天颜”,皇帝的仪表叫“天表”,皇帝的都城叫“天邑”等。天又是人伦中的尊者。故古人把“父”视为天(毛传:“天,父也。”),妻把夫视为天(《仪礼》:“夫者,妻之天也。”)“天”又引申出人们所依存和依靠的对象。正如《汉书·郦食传》所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统治者来说人民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人民来说吃饭是最重要的。直到今天,当我们遇到难解之大事,发生特大灾难时,常大声呼喊“天呐”,足见“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现在我来说说“天”与“大”字的关系。“天”与“大”是同源的,都是通过人的正面形象来表形达义。从字形看,“大”重在人的四肢,张显其人之高大魁梧;“天”重在人之头颅,通过夸张人之头部进而引申出头顶上的天空。从字义看,“大”是人本精神的体现,自我炫耀、敢于担当的一种气质。“天”由初义人的头颅转义为天空后,有两义:一指自然的天,即我们常说的天空,包括天体、天象等;二指神格的天,指能驾驶万类、能降灾赐福而无所不能的神灵。古代帝王为了达到永远统治人民的目的,把自己说成天的儿子,由上天派下人间管理万民的。从文字发展看,上古“天”“大”不分,“大”“天”一义。殷商卜辞里,“大”“天”时常混用,如商朝都城,时而称“大邑商”,时而称“天邑商”,夏商周三代“大”“天”互代现象比较频繁。如“大时不齐。”(《礼记·学记》)孔颖达正义说:“大时,谓天时也。”有时也把天子说成是大子、把大功说成天功的,都是有力的证据。正如吴其昌先生所说:“‘天与‘大在金文中字本相近。”称天与大“皆状人正立之形,……穷究其源,实出于一象。……即在后世,固亦‘天‘大互用。”总之,甲骨文“天”是在“大”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三、“天”字歌

誓为复仇争雌雄,却被黄帝断首身。

以乳为目脐作口,挥舞干戚更威猛。

精神感天泣鬼神,世人广传刑天名。

刑天即是断头人,可知天是人头顶。

头顶之上是苍穹,天字引申指天空。

时令季节再引申,上指天帝下国君。

天字引义广泛用,本义头颅今不存。

正面之人头戴簪

——说“夫”

一、字形演化

二、字义解析

说到夫”字,便想起有关乾隆释“夫”的故事来。

我国清代乾隆皇帝不仅是历代帝王中的寿星,而且博学多才、思维敏捷,经常和大臣墨客谈古论今,纵论文章,有时也少不了卖弄学问。有一次,乾隆到江南巡视,看见一农夫肩扛锄头,就故意跟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地问:“这是什么人?”张玉书忙躬身答道:“他是个种田的农夫。”乾隆又问:“那农夫的夫字怎么写?”张玉书顺口回答:“就是两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和匹夫之‘夫都这么写。”不料乾隆听了摇摇头说:“你这个宰相,怎么连这个‘夫字的写法也辨别不清?”张玉书遭到乾隆指责,吓得额头上沁出汗珠,赶忙奏道:“小人才疏学浅,实在不知,敬请皇上指教。”只见乾隆皇帝故作高深地说:“农夫是种地刨土之人,上写‘土字,下写‘人字;轿夫肩上扛竿,先写‘人字,再加两根竿子;孔老夫子上懂天文,下晓地理,这个‘夫字写个‘天出头便是;夫妻是两个人先写‘二字,后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这个‘夫字先写‘大字加一便是。”平平常常的一个“夫”字,让乾隆解释得随意、幽默、风趣,被世人传为佳话。

故事中的张玉书对“夫”字的解说虽无文采,但也实在。乾隆趣说虽然风趣,却是望文生义。这种戏说,作为饭后谈资尚好,要引入对汉字解析是断断不可取的。

甲金文“夫”(   、   ),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形,在“人”字头上横插一物,像绾发的簪子。小篆“夫”(  )较甲金文略有调整,人的两腿由叉开逐渐竖直。隶书“夫”(  )字将人的两臂展直并与头上一横平行,腿却无限张开,笔道圆润流畅,线条化明显,楷书“夫”完全线条化,已很难再看到甲金文“夫”字生动的形象。

为什么甲金文都把头上插簪的男人叫“夫”呢?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古代的成人礼俗说起。

远古时期,氏族中的未成年人,不需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的责任。当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脱离了亲人的养育和监护,承当起社会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时,便要求得到社会和亲人们的承认和尊重。怎样才能区分他(她)们已由少年步入青壮年呢?聪明的先民便在他(她)们的头上做文章。通过梳理头发,结成标记,贯以饰物,以此告知所有世人,该男(女)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谈婚论嫁,已经拥有了与其他成年人一样的权利和义务。随着社会发展,儒家在此基础逐步规范出一套比较完备的成人礼仪。即通过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来表示他(她)已长成大人。

古代未成年的男子的头发总是披散的,古书中常以“总角”、“垂髫”来代指少年儿童,男子只有举行冠礼后才能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尊重。加冠礼常在宗庙中举行,由父辈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其才貌德行相当的“字”。至此该男子便和家族其他成年男子一样拥有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在施行冠礼中,男子要束发,并用簪子把头发拢住,然后戴冠。因此甲金文便以正面直立拢发插簪的形象创造了“夫”字。

许慎《说文解字》:“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许慎的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夫”要以簪束发,二是“夫”身体高大。高鸿缙先生解釋更为详细,他说:“童子披发,成人束发,故成人戴簪。字倚大(人),画其首发戴簪形,由丈大(人)生意,故为成人意之夫。童子长五尺故曰五尺之童,成人长一丈,故曰丈夫。伟人曰大丈夫。许言汉八寸为周一尺,人长汉八尺也。至妻之对曰夫或丈夫,皆是借用。”由此可知,“夫”的本义指成年人。《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中的“三夫”是指三个成年男人。

周朝施行井田制,每一个成年男人要耕种一百亩田,故百亩称夫。后泛指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夫”又可分为若干类型。如船夫,农夫,车夫、马夫、渔夫,应征调发服劳役的夫役,古代兵士、武士称“夫”,又叫武夫。《诗经·兔罝》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的诗句,意思是“这些雄赳赳的武士啊,是公侯的盾牌与城墙。”唐杨炯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其中“百夫长”指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管理百姓的官长也称“夫”,如大夫。大夫是古代官职名,位居卿之下,士之上。秦汉后有御史大夫、光禄大夫等,唐代以后称高级文职官阶叫大夫。今“大夫”指医生。

有谜语“二人冲破天”,谜底就是“夫”。能冲破天的人当然了不起,“夫”可指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意思是说,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今言“大丈夫”是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夫”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美称。古代对有学问的人尊称夫子。李白《赠孟浩然》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其中“孟夫子”是对孟浩然的尊称。“夫子”也指先生,如《论语》里学生称老师孔子为“夫子”,含有尊敬义。古今名人学士常以“夫”自称。如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横,右擎苍”,今叶剑英《八十抒怀》:“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其中“夫”充盈着一种自信与自豪。

“夫”除承担国家、社会的职责外,还有娶妻生子、延续香火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夫”便有了妻子的配偶义。对妻而言,“夫”指夫君、丈夫,今常说“老公”。

后来“夫”被借用作代词、助词和副词。“夫”作代词时,可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如“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意思是说,让他(尹何)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夫”作指示代词时,可表示远指,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也可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句中的“夫”相当于“那”。《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夫”相当于“这”。“夫”被借作助词时,有时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如“夫战,勇气也。”有时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如“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有时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如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不过,这里所说的“夫”,都是假借,与“夫”的本义一点关系也没有。在发音也有区分,表示人的夫读“fū”,作虚词的夫读“fú”。

三、“夫”字歌

堪笑乾隆乱解夫,反怪他人学识浅。

甲金夫字像何形?正面之人头戴簪。

古礼加冠脱稚气,从此步入成年男。

百业之人皆称夫,家国天下要承担。

夫子古作男尊称,李白有诗赞浩然。

夫子引申老师义,早见论语微子篇。

妻称配偶为丈夫,官吏称妻夫人唤。

夫作虚词是借用,与夫表义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