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宏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围绕这个目标,《决定》站在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高度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设计,深化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公共权力运行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权力运行科学性丰富了思想素材、拓宽了理论视野、指明了努力方向。
要着眼于提升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就提升制度科学性作了一系列安排和设计,如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這就使权力监督沿着纵向维度向前迈进一步;坚持权责法定,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明晰权力边界,规范工作流程,这就大大减少权力设租寻租的机会和空间,降低关键人员在关键岗位出问题的概率;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让权力主体在使用权力时三思而后行,要考虑到权力滥用和异化的后果,促使其在使用权力时谨小慎微、秉公用权。权力使用要经得起历史、实践的检验。应当说,着眼于提升制度设计的科学性是加强权力监督的显著特征。
要着眼于凸显关键少数的辐射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党内监督体系,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抓好“关键少数”。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的若干制度设计能不能落到实处,取决于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班子“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少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作用。
要着眼于增强科学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两条监督体系:一个是党内监督体系,即由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体系;另一个是由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构成的党外监督体系。但依然存在制度不科学、制度不执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出现重制度制定、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制度落实的现象。如何把科学制度落到实处,最为关键的是要靠高素质的人。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问责。对制度落实不力、执行效果不好,特别是搞形式、走过场的,要抓住典型严肃追责,让问责警醒更多干部,促进制度落实,规范权力运行。(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责编/范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