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林
“下雪了,你还去街上啊?”丁杰的妻子向太琼关心地问道。
“有人买蜂蜜,得赶紧寄出去。”话音未落,丁杰已经走出了家门。
在通江县洪口镇余家湾村,飞扬的雪花宣告着寒冬的降临,丁杰的“蜂蜜生意”却正干得火热。“往年这个时候,我正发愁能不能拿到一年的务工收入、赶哪趟火车回家更省钱。”回想起过往的辛酸,丁杰鼻子有点酸,如今借着养蜂摘了贫困户的“帽子”,丁杰满心欢喜。
? 返乡,打一场“翻身仗”
“余家灣穷窝窝,四面都是垮石坡,种的苞谷猴子拖,年年冬天难得过。”一段顺口溜道出了余家湾村昔日的贫穷。
村里穷,丁杰家也穷。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丁杰无奈放弃了学业。之后几年时间,他跟着父亲种过烟草、药材,养过土鸡、牛羊,但接二连三遭遇失败。
1998年,24岁的丁杰踏着“务工潮”外出务工,此后辗转于河北、上海、山西等地。“进电子厂、做建筑工、当搬运工……活没少干,可收入微薄,居无定所。”丁杰叹了口气继续说,“母亲肢体残疾,父亲常年多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妻子不得不在家照看,当时我就想靠我这点收入可怎么养活一大家子啊。”
“穷则思变”。在外务工期间,丁杰一刻也没闲着:寻找致富增收渠道、学习累积种植养殖经验……几年下来,学习笔记记了厚厚一摞,可始终派不上用场。丁杰说,一是没有机会,二是积蓄有限。
2014年,新一轮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洪口镇成为通江县50个脱贫攻坚战区之一。根据政策,丁杰家被认定为贫困户。“被认定为贫困户,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可回头想,我得脱贫,这是个机会。”丁杰意识到,一场“翻身仗”就要开始了。
2015年春节,丁杰回家了,参加了洪口镇政府组织召开的贫困户暨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会场上,丁杰听得很认真。回到家后,他和妻子商量:“在外闯了这么多年,还是老样子,要不我们借着扶贫政策搞养殖业试一试。”向太琼听了,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的决定。
就这样,丁杰留在了家乡,踏上了脱贫之路。
? “蜂”回路转,生活有了盼头
搞养殖业,养什么呢?丁杰回忆起小时候,父亲总会在屋檐下挂上几箱土蜂,几乎不用照看,年底就能收获蜂蜜。后来丁杰才知道,因为村子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2.45%,有80多种植物蜜源,非常适合养蜂。
“那就养蜂!”2016年3月,丁杰从万源购回中蜂50桶,与自家原有的17桶土蜂杂交,开始精心培育饲养。
得知丁杰养蜂的消息后,村里的帮扶干部也没闲着:第一书记张崇德帮着流转山林、荒地;农技员李学兰手把手教技术、作规划;结对帮扶干部刘桂英忙着搞宣传、找销路……一年后,丁杰养蜂净收入3万多元。
眼看丁杰一家脱贫奔康有了指望,然而,2018年3月正值采蜜旺季,一场意外发生了:余家湾村出现了倒春寒。因为没有及时保温,丁杰养的101桶蜜蜂被冻死,只剩下18桶,这给他沉重打击。
“要想脱贫,困难必须克服。”丁杰说,帮扶干部、村上干部和镇政府的安慰帮助给他增加了继续养蜂的信心和勇气:2018年6月,张崇德主动为丁杰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政府贴息三年;村“两委”征得其他贫困户同意后,将村里的10万元产业周转金入股;洪口镇政府给他3万元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资金,帮他引进电商,助力规模化发展。
利用这些资金和帮助,丁杰不仅重建了标准化蜂园,还积极申办了新星家庭农场。2019年底,丁杰的蜂园规模已达262箱,割蜜2100多斤,依托电商销往上海、西安、重庆等地,净收入16万多元。
? 携手奔康,路子越走越宽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有党的好政策,有大伙儿帮着我,如今,日子好了,我也要帮助更多人。”丁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丁杰带动下,村里19户贫困户加入养蜂行业。2019年6月,丁杰成立了丁家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将60多户蜂农全部纳入合作社管理。养蜂队伍壮大了,全村脱贫奔康的信心也增强了。
为分散养殖风险,丁杰还组织专合社成员,共同出资5万元,流转了8亩林地栽种天麻。同时,他把专合社成员带到大巴山锦祥兔业有限公司种兔基地现场学习养兔技术,购买种兔500多只,经过半年多的养殖,目前已销售商品兔6100多只,净收入15万元。
2019年10月,丁杰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谈起往后的发展,丁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作者单位/通江县委组织部)(责编/蒋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