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是我国“十三五”战略的重要一环。高校图书馆既具有充足的馆藏文献和数据文献,又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本文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通过理论研究和数据研究的方法梳理和探讨高校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和优势,提出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优化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优化方案
1 精准扶贫的含义
近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与之相对的是,还没有脱贫的地方,脱贫难度就格外大。这些地方往往自然条件恶劣、位置偏僻、远离主要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且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向上的动力和辅助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以往的扶贫工作,主要就是给钱,执行是通过村一级来实施的。乡土社会往往很难监督村干部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浪费、贪腐情况不少。所以,精准扶贫只要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致贫方式。
2 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
1)文化扶贫的含义。文化扶贫,即非实物补偿式扶贫,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致力于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以及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挖掘出群众的最大潜力,借助一些外部力量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2)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扶贫的目的不是均分财富,而是提升人的品质。自己辛苦劳动赚来的钱和直接从别人手里得到的施舍,虽然都是钱,在物的层面没有区别,但在人的层认知面上却有天壤之别。自力更生的劳动者,不但未来更有保障,也更有自尊心,更能摆脱长期贫困形成的挫败无力感和心理依赖。如果人的品质没有提升,再多的资金投进去,也无济于事,还会形成种种意想不到的负面社会效果。
在精准扶贫视角下,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是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从而不断地改变贫穷地区人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不仅是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综合素质,更需要拔掉“穷根”赋予他们自身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实现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 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文化扶贫的匹配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的“智囊库”和“能量场”,储备了海量的以书籍为主体的馆藏文献和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网络资源,但主要定位于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内的教师及学生,没有承担起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角色。
而根据《保障法》指出,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而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社会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以满足贫困地区人口对知识学习、文化教育的迫切需求。在过去的若干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如果将这些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进行文化扶贫,将会事半功倍。
1)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1)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根据赵发员发表于2019年针对于云南高校图书馆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50%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75%以上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1.25%以上拥有硕士学历;在职称结构中37.5%以上拥有副研究馆员职称,是一只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的一支年轻队伍。(2)高校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高校教师是平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知群体,且在教育生涯中熟知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对于人一生的影响。高校教师群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虽然还有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但对比于其他社会高知人群聚集的职业来说,具有工作时间相对灵活,空闲时间较为充裕的特点,如果能将高校教师群体进行积极调动,促使其投入文化扶贫的行动中去,对贫困地区将大有裨益。
大学生是一批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生力军。特别对于云南来说,很多学生就来自于偏远的贫困山区,他们更能理解什么是贫穷以及贫穷地区最为需要的究竟是基础知识、技能培训还是文化陪伴。大学生有活力有激情凭借微薄之力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贫穷地区的现状,而且这对塑造青年大学生帮助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品质至关重要。
2)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1)馆藏资源。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根据公开数据,云南财经大学现有藏书404.4万册(纸质文献213.4万册,电子图书190.9万册),经济、管理及其他电子数据库和文献传递平台7个。现有馆藏纸质图书文献中经济、管理类藏书比例50%,学科专业及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图书比例达85左右。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各类文献馆藏资源,而如果这些资源筛选出适合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员阅读的部分,定期分类的送往贫困地区,将极大的充实贫困地区的知识和信息资源。(2)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大量的纸质文献,如前文所述,也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虽然这些数据资源对贫困地区的人员认知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可以排除图书馆员及专业教师进行网络指导以及使用。如此一来,贫困地区的人员就可以在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多个门类获取到网络世界的一手教育资源,助力贫困地区自食其力。
4 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优化方案
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是我国社会文化宣扬的重要阵地,对于文化扶贫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历史担当。本文将从文献资源共享、馆员交流、科研扶贫三个角度提出优化方案。
1)文献资源扶贫。文献资源扶贫主要指的是将高校图书馆的分类目书籍定期的有计划的根据贫困地区的需求情况进行配置。比如说目标贫困地区的人口以年轻劳动力群体为主,那么就可以更多的配置针对农业生产技术、网络营销、人生规划等相關方向的书籍;如果以留守儿童和老人为主则相应配置些文学类、图册类书籍,有的放矢,真正提升高校书籍的利用率。
2)馆员交流讲座扶贫。对于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的地区而言,大多数人没有学习组织很难坚持下去。所以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图书馆员、高校教师、在读学生去往贫困地区举行讲座以及交流,跟进文化扶贫的成果,解答贫困人员的问题,搜集贫困人员的认知需求,以便长远、持续的提升贫困地区人员的学习热情。
3)师生科研扶贫。在讲座与交流的基础上,希望高校教师和在读学生在文化扶贫期间除了解答贫困人员的问题外,带着更远、更深的视角进行注视和理解,从而精准的分析每个不同的地区贫困的真正原因,贫困人员的真正诉求,促进高校科学研究,以期能为我国扶贫攻坚提出更宝贵的政策建议。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资源的心脏,保存有大量人类的知识结晶,以及优秀的高校教工、在读学生,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充分地进行调动用于我国文化扶贫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从源头扭转贫困地区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为我国早日脱贫做出宝贵贡献。
参考文献
[1]梁颖,陈雅.文化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11).
[2]赵发员.基于SWOT分析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策略研究-以云南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9(3).
[3]黄京君,谢佳,赵硕,杨荣杰.高校图书馆参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图书情报,2019(10).
[4]陈加奇.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模式研究[J].兰台内外,2019(8).
[5]李岱洲.高校图书馆教育扶贫对策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9(7).
作者简介
金晶(1985-),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实习研究员,管理学硕士,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管理学,研究方向: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