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惑之
庚子鼠年的新春,武汉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让人欣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逐渐恢复平静。无须讳言,这场疫灾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后患是明显的。从宏观经济视野看,需求和生产下降,出口与消费明显巨量滑坡。简言之,国家的GDP同比增速将会受阻。从中观经济层面看,第三产业诸如旅游、餐饮、交通、娱乐,乃至于科研和金融等,受到冲击最大。从微观现实看,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影响程度堪忧。如何保持民营企业“五六七八九”的特色,亟需认真研究对策。
共克时艰是每个公民的首要责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尤其是新中国诞生之后的伟大人民,面对天灾人祸,纠错能力很强,疗伤恢复元气只是时间问题。多难兴邦,炎黄子孙最坚强。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生命重于泰山,应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现实,共克时艰,充满信心,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国恢复体能元气尚需时日。唯一的良药就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新创业,开拓新局面。
在新冠病毒疫情发展高峰期,有专家预测: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我们高兴地看到,在疫情高发期,中关村多家企业“逆行”复工,为战胜病毒做出贡献。中关村管委会公布两批共275项抗击疫情的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清单,其中部分技术已经投入使用,助力科技“战疫”。 诸如,百世诺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金山云突击开发的“应急物资管理系统”,还有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企业迈基诺的科学家化身“病毒捕手”研发冠状病毒的自动化检测方案,都在疫区发挥实效。北京理工大学“抗疫机器人”已经上岗服务。
北京市政府为切实减轻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帮助企业渡难关和稳定发展,提出“16条”措施,立竿见影,取得实效。
在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方面: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为经营困难企业办理延期纳税,补贴小微企业研发成本,缓解疫情造成的突出影响。
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方面: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力度,普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简化程序提高融资便捷性,优化推广融资担保服务,加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方面:实施援企稳岗政策,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保障企业正常安全生产需求,加大政府采购和中小微企业购买产品服务支持力度,精心做好企业服务。
“16条”意简言赅,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无论是“经营困难企业可办理延期纳税”、“符合条件企业可享房租补贴”,抑或“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贷款贴息”、“酌情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都给人一种雪中送炭的温暖和干旱过后小苗遇甘霖的信心。
疫情考验首善之区的抗灾能力,北京市政府交出一份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不能不说这背后有广大民营企业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记忆犹新,在疫情高峰期,“3亿基金保障蔬菜供应”,民以食为天,保障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两周赶工400台呼吸机”,这是救命的“神器”。“9天建成火神山信息系統”,这是为武汉人民送去的情义。
每临大事有静气,关键时刻须定力。纾难解困,我们还有一段坎坷的道路要走,送走“亥猪之瘟”,赶跑“子鼠之疫”,我们增加了“免疫力”。直面新冠病毒疫情大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更需要新思维。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历史的规律总是——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