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命是宝贵的,只有正确认识生命,懂得尊重、敬畏及热爱生命,才能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大部分初中生面临着青春期问题的困扰,面临着成熟与青涩的对话,面对学习上、生活中很多压力,只有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才能更好地珍惜生活,热爱生活。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承担起生命意识教育的责任,结合所教学课本中的生命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欣赏生命,从而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幸福感受。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意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059-02
【本文著录格式】范继萍.点燃生命的热源——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J].课外语文,2020,19(06):59-60.
新课程改革之下,语文的人文特性被关注,人文精神培养是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有关生命观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观念,培养生命意识
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工作是学校重点内容,语文老师因为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往往不会深究课本内容以及语文人文培养的重要性,而是对基本知识、考试题目、答题技巧等进行教学,学生在升学压力以及传统教学观念下,机械化地学习,忽视了课文中蕴含的多重含义,生命意识薄弱。
对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观念,根据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人文性等要求,从而转变教学模式,要承担起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重任,发挥榜样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对生活充满热爱。通过自身的生活态度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看到老师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遇到挫折时的表现,遇到困惑时的解决途径,充分发挥模范作用,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应该克服困难、挫折,让生命充满芬芳,提升生命的价值。
二、挖掘课本内容,深化生命意识
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古今中外多个作家的优秀作品,涵盖范围广,暗藏了大量情感与精神,有关生命意识提升的文章也很多,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善于挖掘课本中的人文性,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生命教学。
比如在教学《一棵小桃树》时,文中贾平凹描述了其与小桃树间的联系,有自己成长和小桃树成长的点滴,文中有大量文字描述了不同成长阶段小桃树的形态、颜色变化,从早期的瘦黄、纤小,到后来成长面临逆境时的挣扎、苦涩、摇摆,显示了小桃树生长的艰辛与所面临的磨难,但最终它凭借顽强、勇敢,开花结果,这可以看出小桃树不畏逆境、他人的嘲讽的声音,勇往直前与命运、风雨斗争,最终收获果实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每个生命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屈不挠的奋斗,才能战胜磨难,创造美好的未来,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的美,勇敢应对自身遇到的困难,用勤劳勇敢去创造美好未来,这是对生命最好的赞歌。
三、创设最佳情境,感受生命意识
情境教学是当下初中语文课堂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切身体会情境中的人物、情感,触发学生的心灵,从而产生真挚感受。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点燃学生的生命热情呢?情境教学就是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感受不同人物的命运变化,从而产生对不同生命的感悟,回头再看待自己的生命,就会更加珍惜、学会扬长避短,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比如在教学到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时,这篇课文中讲述了其保姆阿长的故事以及与鲁迅相处的点滴,她是一个粗人,是最平凡的人,粗俗、没有文化、好事,年少不懂事的鲁迅甚至很看不惯她,但她也是一个遭遇不幸的人,可她始终保持着热心、善良、质朴的心,热爱生命,不被生活困难所打倒,积极帮助身边人。鲁迅先生在文中通过大量文字表达了对其的真挚怀念和感恩,赞扬了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鲁迅所处的年代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扮演文中角色,打造出一個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受鲁迅先生与阿长间的情感,感受阿长的纯真美,从而意识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活是否顺利,而在于保有一颗质朴善良的心,对生活、生命热爱的心,这样才能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丰富我们生命中的漫长旅途。
四、强化与家长间沟通,深入生命意识
初中生的教育工作不仅仅依赖于老师在校时间,作为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语文老师应该明确家长引导的重要性,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通过彼此交流合作共同维护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青春期的初中生在与家长、老师交流时会存在很多障碍,自身很难主动说出困惑,作为语文老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进而在学生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早干预。比如青春期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琐碎事情而大打出手,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与家长应该共同参与,让学生了解同学间应该相互友爱,冲突、暴力最终会导致伤害,甚至威胁生命,这对于双方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只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加强交流合作,才能化解误会,才能共同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双方可以共同为学生准备一些课后阅读内容,包含生命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童年》,通过作者在苦难中长大的经历,引导学生在遇到苦难时,也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坚强、勇敢,努力克服困难。《鲁滨逊漂流记》中讲述了鲁滨逊作为一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不畏艰难、孤独,克服困难,并从历险中体会到人生的乐趣,积极乐观勇于面对困境的人生态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讲述了主人公保尔尽管身体残疾,遇到困惑,但却从未放弃生命,反而努力思考生命价值与意义,勇敢顽强地生活下去。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作者自身经历,失明失聪但不向生活低头,珍惜生命,努力学习,进而成长为一代知名作家、教育家,她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通过阅读,感悟人生,学生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教师应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生命教育海洋中遨游,汲取更多的生命素养,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来把握生命的真谛。
五、组织实践活动,体验生命意识
语文教学活动不应该局限于课堂,需要实践活动的配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让语文教学更加实用化,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合作与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关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等主题的活动应该定期举行,让生命警钟长鸣。每学期的开始,学校应该组织开学第一课宣传,其中就应该将热爱生命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学期末,学校应该组织放假安全宣讲会,让学生在放假后注意避开水、电、火、毒,注意交通安全。近年来暑假期间全国范围内常有学生溺水新闻,因此,这个安全宣讲会必不可少,最好鼓励家长共同参与。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围绕生命主题组织活动,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文章作者在思想、生活困惑时,偶遇了紫藤萝瀑布景象,紫藤萝作为植物却凭借其旺盛生命力形成了茂盛的景象,震撼到了作者,也让作者看到其旺盛的生命力,平凡却又充分盛开,让其平凡的生命因为盛开而受到关注。同时也领悟了花和人虽有不同,但所有生命都应该保持美好,只有盛开过才会永恒,最后鼓励大家应珍爱生命。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走到植物园,去观察植物,大到一棵树,小到一朵花,一株草,都有着顽强不屈,破土而出的决心,引导学生从植物身上发现可贵的生命意义。
总之,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一天对于每个人都是唯一,生命尽管是父母所赋予的,但它不只属于我们,它还属于家庭,属于社会,生命承载着太多的内涵。因此,无论什么情况下,不可轻言放弃自己的生命。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人生、世界以及社会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只有正确引导,使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才能对生命树立正确的态度,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勇敢应对生活困境,远离危害生命安全的危险源,形成健康的人格。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发现掩盖在生活表象下的各种美,引导孩子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与偶然,引导孩子以充满人性的关怀去温暖别的生命,引导孩子理解生命,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