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旱作马铃薯主粮化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0-03-23 09:23韩黎明刘大江
中国马铃薯 2020年1期
关键词:主粮马铃薯品种

韩黎明,童 丹,刘大江

(1.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743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 定西743000;3.定西农夫薯园马铃薯脱毒快繁有限公司,甘肃 定西743000)

甘肃省定西市是全国马铃薯最佳种植区之一,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马铃薯与众不同的品质优势,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树立了一定的地位[1],马铃薯产业优势明显,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显现,产业特色突出[2]。但是品种单一,主栽品种仅限于‘新大坪’、陇薯系列等,这些品种自身存在着产量不高、抗逆性不强等方面的不足,适栽品种少,专用品种、主粮化品种匮乏问题已成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

品种优劣在生产上起着关键作用,选择适合本生态区域的主粮化品种是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下各生态区域的迫切需求[3,4],引进推广综合性状好的优质品种对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引种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适应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需求的高产、多抗、广适、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为本地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持,同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产业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本试验供试品种10个,选择当地选育的品种‘新大坪’为CK1,该品种干物质含量高,营养品质好,适合鲜食和全粉加工,抗逆性一般,产量较低,选择甘肃省内主栽品种‘陇薯6号’为CK2,该品种食味佳,营养品质好,适合鲜食和全粉加工,抗旱性强。具体参试品种及来源见表1。试验品种种薯级别均为原种。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定西市安定区宁远镇前川村旱川地(定西农夫薯园马铃薯脱毒快繁有限公司种薯繁育基地)。试验地海拔1 996 m,平均气温6.5℃,≥10℃有效积温2 239.0℃,年均太阳辐射141.6 kcal/cm2,日照时数2 477 h,无霜期141 d,年平均降雨量380 mm左右,蒸发量1 500 mm以上,属安定区东南部干旱半干旱区。试验地土质为黄绵土,地块平整,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前茬为玉米,收获后旋耕灭茬,冬前打耱保墒。

1.3试验设计及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33.6 m2。

1.3.2 播种

2015年5月10日采用120 cm黑色地膜全膜覆盖双垄侧播种植。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株距30 cm。采用机械起垄覆膜、人工点播器点种的方式播种。

表1参试品种及来源Table 1 Tested varieties and their sources

1.3.3施肥

播前结合整地覆膜施农家肥37 500 kg/hm2,撒可富(SACF)马铃薯配方专用肥(N∶P2O5∶K2O=15∶15∶15)1 200 kg/hm2,在覆膜时配合覆膜机一次性基施。

1.3.4 病虫草害防治

覆膜前用72%精-异丙甲草胺(S-metolachlor)全田均匀喷雾防治杂草。氟唑环菌胺+咯菌腈(Sedaxane+Fludioxonil)拌种,噻虫嗪(Thiamethoxam)沟施,试验地6月30日开始喷施嘧菌酯(Azoxystrobin)防治病虫害,以后每隔10 d防一次,共防4次。

其他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5,6]。

1.3.5 田间调查及品质鉴定

生育期记载物候期、叶色、茎色和花色。收获期进行考种,观察块茎性状特征和经济性状。

10月20日收获,按小区单收,测产[6]。收获15 d后取各品种鲜样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干物质、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和维生素C品质指标。

抗旱性鉴定试验设在凤翔镇景家店村旱川地,黑膜覆盖种植,不设重复,小区面积40 m2,以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进行抗旱性评价。抗旱指数>0.7为高抗旱品种,0.35~0.7为中抗旱品种,<0.35为弱抗旱品种[7]。

抗旱系数(DC)=某品种旱地产量/某品种水地产量

抗旱指数(DR)=抗旱系数×某品种旱地产量/参试品种平均旱地产量

抗病性鉴定主要调查早疫病和晚疫病田间发病情况,按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点,每点10株取样。分级标准[8]如下: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1级:个别叶片上有个别病斑;3级:全株1/4以下叶片有病斑;5级:全株1/4~1/2的叶片有病斑;7级:全株1/2以上的叶片有病斑;9级:全株叶片有病斑,或大部分叶片枯死。抗病性评价标准:病情指数≤1为高抗(HR);1<病情指数≤10为抗病(R);10<病情指数≤20为中抗(MR);20<病情指数≤30为中感(MS);30<病情指数≤40为感病(S);病情指数>40为高感(HS)。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别数)]×100

数据用Excel 2003和统计分析软件SAS 9.2(SAS Institute Inc.,Cary,NC,USA)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9]。

2 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从表2可见,各参试品种出苗期在6月2~9日;现蕾期在6月20日~7月8日;开花期在7月6~26日;成熟期在9月7日~10月19日;生育期在91~138 d,其中‘中薯9号’生育期最短,为91 d,较CK1和CK2分别缩短21和10 d;‘庄薯3号’生育期最长,为138 d,较CK1和CK2分别延长26和37 d。各参试品种在定西市均能成熟。

2.2生物学特征及抗性

从表3可见,各参试品种出苗率在89.3%~98.9%,其中‘天薯11号’出苗率最高,为98.9%;‘中薯9号’出苗率最低,为89.3%。‘青薯9号’株高最高,达90.6 cm;‘中薯9号’株高最矮,为54.0 cm。

抗旱性强的品种有‘天薯11号’、‘陇薯10号’、‘庄薯3号’、‘青薯9号’、‘冀张薯8号’和‘陇薯6号’,‘陇薯7号’、‘新大坪’、‘中薯9号’和‘冀张薯12号’抗旱性弱,其余品种抗旱性中等。抗早疫病较强的品种有‘陇薯10号’、‘庄薯3号’、‘青薯9号’,‘陇薯6号’和‘丽薯6号’高感早疫病;‘陇薯7号’、‘陇薯10号’、‘天薯11号’、‘庄薯3号’和‘青薯9号’高抗晚疫病,‘新大坪’、‘中薯18号’和‘冀张薯8号’感晚疫病,其余品种抗或中抗晚疫病。

2.3块茎性状

从表4可见,‘新大坪’、‘冀张薯8号’、‘丽薯6号’薯形椭圆,‘庄薯3号’为圆形,‘陇薯6号’和‘天薯11号’为扁圆,其余品种均为长椭圆形;‘庄薯3号’、‘青薯9号’、‘冀张薯8号’表皮较粗,其余品种表皮光滑;‘天薯11号’芽眼较深,‘陇薯7号’、‘丽薯6号’芽眼较浅,其余品种芽眼均浅;‘新大坪’为白皮白肉,‘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丽薯6号’为淡黄或黄皮白肉,‘青薯9号’为红皮黄肉,其余品种均为淡黄或黄皮淡黄或黄肉。

表2参试品种生育期Table 2 Growing stage of tested varieties

表3参试品种生物学特性Table 3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sted varieties

表4参试品种块茎性状Table 4 Tuber traits of tested varieties

2.4经济性状

从表5可见,‘青薯9号’单株结薯数最多,为10.5个;其次是‘天薯11号’,为8.4个;‘中薯9号’、‘冀张薯12号’、‘中薯18号’较少,分别为3.3,4.2和4.3个,低于CK1和CK2;其余品种单株结薯数均高于CK1,‘冀张薯8号’和‘丽薯6号’单株结薯数低于CK2。‘青薯9号’单株薯重最高,为1.35 kg/株;其次是‘陇薯10号’,为1.14 kg/株;‘中薯9号’单株薯重较低,仅为0.55 kg/株;所有品种单株薯重均高于CK1,‘中薯9号’、‘中薯18号’、‘陇薯7号’单株薯重低于CK2。‘冀张薯12号’单薯重最高,为195 g;其次是‘丽薯6号’,为190 g;‘天薯11号’、‘陇薯7号’单薯重较低,分别为115和118 g;所有品种单薯重均高于CK1,‘陇薯7号’、‘天薯11号’、‘庄薯3号’单薯重低于CK2。‘丽薯6号’商品薯率最高,为83.8%;其次为‘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中薯18号’,均为76.7%;‘天薯11号’商品薯率较低,仅为61.2%;所有品种(‘天薯11号’除外)均高于CK1和CK2。

表5参试品种产量构成因子Table 5 Yield components of tested varieties

2.5产量表现

从表6可见,参试品种产量从高到低排序为‘青薯9号’>‘冀张薯8号’>‘陇薯10号’>‘天薯11号’>‘庄薯3号’>‘中薯18号’>‘丽薯6号’>‘冀张薯12号’>‘陇薯7号’>‘中薯9号’。产量前3位的品种为‘青薯9号’、‘冀张薯8号’和‘陇薯10号’,平均产量分别为55 774,46 904和45 982 kg/hm2。‘中薯9号’产量最低,为29 256 kg/hm2,较CK1和CK2分别减产15.2%和15.8%。

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与CK1比较,‘青薯9号’增产极显著,增产21 280 kg/hm2,增产率为61.7%;‘冀张薯8号’、‘陇薯10号’2个品种增产显著,较CK1分别增产12 410和11 488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6.0%和33.3%;其余品种和CK1差异不显著。

与CK2比较,‘青薯9号’增产极显著,增产21 042 kg/hm2,增产率为60.6%;‘冀张薯8号’、‘陇薯10号’2个品种显著增产,分别增产12 172和11 25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35.0%和32.4%;其余品种差异不显著。

表6参试品种产量分析Table 6 Yield analyses of tested varieties

2.6营养品质

参试品种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见表7(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验报告:N0.R355-Ap-2015)。参试品种中‘天薯11号’干物质含量最高,为28.3%,高于CK1和CK2,其余品种均低于CK1;‘陇薯10号’、‘冀张薯12号’、‘丽薯6号’干物质含量低于CK2;‘丽薯6号’干物质含量最低,为18.1%。蛋白质含量‘中薯18号’高于CK1,其他品种均低于CK1;‘中薯18号’、‘陇薯7号’高于CK2,其他品种均低于CK2;淀粉含量所有参试品种均低于CK1,‘冀张薯12号’、‘丽薯6号’低于CK2,其他品种均高于CK2;淀粉含量20%以上的品种有‘天薯11号’、‘青薯9号’和‘庄薯3号’;‘丽薯6号’淀粉含量最低,为12.71%。还原糖含量‘陇薯7号’、‘青薯9号’较低,低于CK1和CK2,‘冀张薯12号’还原糖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所有参试品种均低于CK1,除‘天薯11号’、‘陇薯7号’外,其余品种均低于CK2。

表7参试品种营养品质分析Table 7 Nutritional quality analyses of tested varieties

3 讨论

马铃薯主食化品种其营养品质指标应符合高干物质、高蛋白、高淀粉、高维生素C等要求,以及低还原糖含量等与加工相关的品质指标[10]。马铃薯干物质中60%~80%是淀粉,为主要成分,在贮藏期间干物质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马铃薯干物质含量随淀粉含量增加而增加[11]。通过对参试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和营养品质等性状的综合分析,‘青薯9号’、‘冀张薯8号’和‘陇薯10号’3个品种产量高,抗旱抗病性强,商品性及营养品质较好,是良好的马铃薯全粉加工原料,符合马铃薯主粮化品种要求,具有良好的主粮化开发前景,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天薯11号’、‘庄薯3号’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干物质含量高,可作为淀粉加工专用品种;‘陇薯7号’产量较低,但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薯形美观,营养品质优良,加工品质好,可作为加工专用品种在二阴地区种植;‘冀张薯12号’、‘中薯18号’产量中等,但生育期短,综合性状较好,可在水川区和二阴区作为早上市或外销种薯推广种植;‘中薯9号’产量低,‘丽薯6号’营养品质较差,个别性状都有严重缺陷,不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该试验只在定西市进行1年,所获试验数据尚不能对参试品种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抗旱性、抗病性有待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有关马铃薯主粮化品种的筛选,今后的研究重点一是在考察主栽品种主粮化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加工性状比对试验;二是加强马铃薯主粮化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与创新研究,加快专用品种的筛选与培育,为主食产品开发提供品种支持;三是集成推广高产优质、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模式[12],强化主食产品原料生产技术支撑[13]。

猜你喜欢
主粮马铃薯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狗狗的常见品种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