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写结合的思考

2020-03-22 02:23马正利
教师·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改变小学数学

马正利

摘 要:小学数学说写结合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有序性的有效策略,准确恰当的小学数学说写内容是小学数学说写结合凸显成效的保障,有助于改变教师、家长、学生对说写结合的认识,是说写结合有效实施的保障。文章对小学数学说写结合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和实施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有效开展小学数学说写结合的具体措施,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说写结合;精选;改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4-0058-02

一、小学数学说写结合产生的背景

目前,小学教学一线普遍存在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最严重的一个班不及格率达到3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等,但毋庸置疑,小学数学教师有着主要的问题,笔者通过考察分析,发现部分教师没有意识或者说没有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因此,提高一线教师培养学生思维有序性的意识和能力,是目前小学数学常规课堂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小学数学说写结合的含义

说写结合:新华字典中对“说”的解释是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本文指用数学语言有序地表述出对问题的思维过程。“写”字在新华字典中指用笔在纸或其他东西上做字,本文指用数学语言和算式有序记录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说写结合是指通过说把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引导成有序,再用数学语言和算式把有序的思維记录下来,充分发挥“说”的强大的交流能力,先让学生形成有序的思维,再通过“写”验证思维是否严谨有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思维有序性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说写结合的必要性

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讲课重结果轻过程,如计算课,算理一带而过,计算方法反复练习,学生测试也得了高分,测试完,如果不练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又不会做了,所以教高段的教师经常会对学生低段的测试成绩持怀疑态度。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用频率的降低,知识点就会遗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运算定律——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定律很简单,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但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变化,如32×45+32×54+32,一些教师会让学生记住这样算:=32×(45+54+1),至于为什么,学生并不清楚,所以这个四年级知识点的模糊,导致学生进入五年级、六年级后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仍不会灵活运用此定律。而说写结合,将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中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理解并加深记忆,从而促进思维有序性的提升。比如,在上个例子中,32×45+32×54+32可以先写成=32×45+32×54+32×1,然后在不改变大小情况下,改写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的格式=32×(45+54+1),让学生明白“+1”的“1”从哪里来,然后让学生反复叙述算理,从而牢固掌握此类题目的计算方法。知识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有些学生对一些题目往往会写不会说,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会写就可以了,但会说则是把知识梳理得更加有条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按照逻辑先后顺序用语言描述出来,再结合合理的书写,将会促进学生思维有序性的发展。

四、小学数学说写结合有效开展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说写结合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高效课堂是提高小学生思维品质的主阵地,教师对说写结合缺乏认同,备课时就会只重视知识点,而忽略小学生内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认为只要小学生听懂了教师的讲解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目标,但听懂了只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知识的内化才是学习的根本,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序梳理,进而促进小学生思维有序性的发展。另外,说写结合训练初期,可能会花费很多课堂时间,很多教师认为浪费时间,但大量研究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95%以上班级的学科水平测试成绩会有大幅度提升,所以在训练初期要大胆利用课堂时间,一段时间后课堂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二)精选说写内容

小学数学的课型基本分为概念课、计算课、图形与几何课、解决问题课,探索规律课等,每类课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每种课型都有最适合说写的内容。比如,概念课: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比”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说的不仅是比的概念,比的真正内涵(比分为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同类量的比是指两个长方形的长与长的比或宽与宽的比,不同类量的比是指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产生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就是速度)才是小学生课堂说的重要内容。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相互举例,说说对“比”的真正内涵的理解,让知识的重要内涵在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留下重重的一笔,而不是无痕学习,这重重的一笔,也将为学生对后续知识(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有序和完善。

很多教师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教材习题就是“写”的内容或者例题下面的“做一做”就是“写”的内容,讲完例题让学生模仿例题做教材中的练习,导致很多学生学完一个例题,练习都会做,等学完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后,包含几种知识的混合练习正确率很低,这也是一线教师经常抱怨的,所有知识点都讲了,学生当时也会了,为什么一测验这么差。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写”的内容和要求不恰当,“写”没有起到促进知识完善和巩固的作用,如何选择“写”的内容?需要教师从教材中进行挑选并重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页例5小数乘分数,例题是: 2.4×,分母可以和2.4约分,直接算出0.6×3=1.8。这道例题的核心知识点是,小数可以和整数分母直接约分,使计算简便化,“写”的内容就可以选择这样三道最有代表性的题目:①1.2×,1.2不能和分母5约分,所以要把1.2化成最简分数来计算。②2.5×,2.5可以和分母进行约分,分数的分母约为1,可以直接用约过的小数0.5乘分数的分子3。③1.4×,1.4可以和6约分,约成0.7×,还要把0.7化成再乘。让学生对小数乘分数的各种情况都有所了解,熟悉每种情况的解决方法,练习过后,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薄弱部分进行专项练习。这样的“写”能真正起到强化知识内涵的作用,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外延。

说写结合是教师最薄弱的方面,多数教师只是简单说思路写算式,没有真正了解说写结合的精髓。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丙每分钟走40米。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和乙相遇后,过了15分钟又与丙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算式很简单:(60+40)×15×(6+5),这样的算式学生一般是在教师的讲解下,一起写出来的,教师讲完后,多数学生不能有序叙述思维过程,这时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来引导学生独立有序叙述思维过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以提问的方式以点带面,同桌互说等,最后反馈检验,达到90%的学生会说,还可以延续到课外,组长负责监督课堂不会说的学生课下学会。正向说完后,还要反向根据算式解释每一步的意义,6+5表示全程一共11份,因为甲、乙、丙相遇时,时间相等,路程和速度成正比,路程比就等于速度比,甲、乙、丙的速度比是6∶5∶4,所以相遇時甲、乙、丙的路程比也是6∶5∶4,而甲和乙相遇时,乙和丙的路程差是5-4=1份,这1份的路程需要甲和丙共走15分钟,也就是(60+40)×15。说写结合是让学生说出不能用算式表达的部分,而这部分恰恰是思维的重点,算式是思维的结果,还要能对写出来的算式进行意义的诠释,这种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有序性,教学才真正在做减法:学一个知识点,会一个知识点,越学越轻松。

(三)改变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

大部分小学生习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认为听懂了就可以了,不习惯或者不积极用有序语言描述思维过程,一部分小学生甚至表现出会写不会说。学数学会写不会说是学习的最低境界,说明对所学知识还处于懵懂阶段,看问题的条理性还不清晰。对所学的知识,不仅会写,而且会有序描述给同伴听,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让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这是通过训练可以达到的,小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积极配合教师进行训练,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模仿教师或表现突出的学生说的内容和过程,课下可以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状态。比如:×a=×b,比较a和b的大小。这道题可以通分比较和的大小,小于,所以a大于b,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也可以比较1-和1-,大于,差越大减数越小,得出小于,然后根据积相等,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从而得出a大于b,但这种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说几遍,学生互相之间练习几遍,才能达到自主建构的目的,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四) 改变家长对说写结合的认识

多数家长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没有研究,认为只要写完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写的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家长没有意识让孩子把思维过程讲给自己听。孩子给家长说思路,可以帮助孩子基于模糊的思维通过叙述清楚自己的思维断层,然后通过回忆课堂讲解或寻求家长帮助等方式,接通思维断层,理清完整思路。

总之,在精选说写结合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家长、教师、学生对说写结合培养思维有序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同伴和家长的互助作用,说写结合,将会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影珠.小学数学课堂“说”的训练的重要性[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81-82.

[2]邵爱珠.以说促思探本质  题尽其用研发展——小学数学说题的尝试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师,2018(3):68-70.

[3]潘 亮.小学数学说算结合的教学应用及其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3):170.

[4]邢玉红.小学数学“说”的能力及其培养与训练[J].内蒙古教育,2012(12):60-61.

[5]龚红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2020(4):83.

猜你喜欢
改变小学数学
论以英语教学的改变创造课堂魅力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