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环渤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

2020-03-22 12:50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环渤海各省市经济区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于破解高质量协同发展难题的意义

首先,应本着共同目标的原则促进环渤海经济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发展不协调,经济水平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直辖市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而辽宁省沿海地区相对较为滞后。应本着经济区内各省市共同发展的目标,采取各类政策,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动,防治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集中分布于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这样既可以缓解此类城市的生态压力,又可以帮助较为弱势的城市享受到更多的资源。本着开放、共享的理念,以一种更大格局去应对发展,促进区域内共同发展。

其次,应以整体性理念对待区域发展打破各省或各市的“地方保护主义”的错误思想,将环渤海经济区视为整体。各地政府应避免在做决策时的利己主义倾向,以整体性视角看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尽力促进区域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区域内的合作与往来,寻找,各省市可以优势互补的地方,减小各地间同类型企业的恶意竞争,减少在环渤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等有违发展规律的现象的出现,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过程中必然应体现这样的理念,否则区域发展将毫无意义。

最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都应做到合宪。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容置疑和挑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环渤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难题应当以合宪为底线,对于环渤海经济区内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出台,各种政策的做出和实施,各种行政行为都应保证其合宪性,应依法、依程序对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政令进行合宪性审查,以防其背离宪法初衷。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宪法中出现有违时代潮流的部分,也应及时的、正确的进行修改,以保证法律客观反映实际,充分法规法治的积极作用。

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环渤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难题

(一)完善相关立法。完善的法律体系,详尽的法律规定对于环渤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就目前来看,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协同发展的相关法律还存在诸多不足。1.对于环渤海地区发展程度最充分的北京来说,缺乏对其进行细致的规定,作为我国首都,北京没有形成一部完善的首都法,对于北京市的地域范围,人口流动,政治定位等没能在法律层面上作出细致的规定。但由于北京在环渤海经济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重大,所以对北京作为首都的相关地理区位、政治定位、经济发展、社会人口等方面作出法律层面上的详细规定是十分必要的。首都法的制定将更加有利于北京发挥其辐射性功能,进而更好的带动环渤海经济区的整体发展。2.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在不断的革新中进行,是对现状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因此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的法律制度产生冲突,这就需要法律紧跟时代的潮流,为改革发展铺平制度道路,而不是成为改革发展的制度藩篱。对于环渤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来说,其作为区域性发展战略,也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的支撑,在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必须于法有据,否则,其合法性必然受到质疑。因此,对于环渤海经济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灵活可变的法律制度来加以助力。3.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法。就我国目前来说,通过区域协作,共同谋求发展的地区很多,无论是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西部计划等,全国范围内区域间抱团取暖,共促发展的趋势已然形成。只有为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才能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的更好的进行。

(二)建立健全行政、司法协同机制。良好的法律只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才能真正发挥起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能仅停留在立法层面,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建立健全行政、司法协调机制,增加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有机合作,促进两机关的沟通与交流。1.要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一方面,通过领导机制的协调,使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得到统一有效地领导,使两机关的运行最终目的一致。另一方面,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地区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衔接,使各类案件的侦办,各项事项的审批实现更便利的区域间协作。2.建立健全监督督促机制。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地区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协同受到严格的监督督促。权力的运作只有接受严格的监督方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进行,可保证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在协同办公过程中程序的正当性,结果的公正性,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共赢,进而推动环渤海经济区内行政审批事项、违法犯罪事项、企业间交流合作事项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环渤海经济区内高质量的协同发展。

(三)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1.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首先应保障各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在环渤海经济区内,两个直辖市由于就业机会、发展前景、公共服务、经济基础等原因拥有着相比较其他地区更为强大的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资金吸引能力,不利于各地区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协作。为解决此类问题,促进各地区间资源双向流动,最关键的就是建立平等的市场主体间关系,提高发展程度稍微落后的省市的资源吸引能力,例如推出更高水准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高水平人才引进的福利待遇,增强本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公共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人性化,提升行业优势与发展潜力,为各企业发展提供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2.注重环渤海经济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注重绿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要求在环渤海经济区内建立健全各省市地区见的市场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利益分享机制。不仅对于各省市内部的生态发展进行严格的把控,也要对经济区内其他省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合理的监督,防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生态环境,或一味谋求自身发展,而不顾临近地区的长远利益等情况的发生。3.建议环渤海经济区内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体系。将各行各业的产品生产的标准、服务质量标准、产品价格标准、行政执法标准等等标准统一起来,以避免因标准参差不齐而造成执法困难,评价不一等现象的出现,这样既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不受地域限制,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往来,和更便利的企业间合作,也有利于各地行政监管、行政执法工作便捷高效,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环渤海经济区内高质量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环渤海各省市经济区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2019年各省市诗词学(协)会换届情况
各省市重点工程科学有序复工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应对2018年中考全国各省市67道作文题,高分素材,成就高分作文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