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科研办公室 江苏 南京 210094)
随着我国周边局势的复杂多变及全球多极化风险因素,军事、战争模式走入到信息化、非接触化态势,并使我国国防建设迫切需要新时期的创新进行提升转变。军工、军队建设的发展则需要科技进步作为准绳进行带动,对从事军事国防的人才提出了多元化背景、多专业领域发展以及兼具管理、技术研发、领导等复合型能力的发展需求,应对即将到来的新军事变革和科学综合性发展。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发展、影响力等综合性调研,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国防生基数伴随专业分工、研究领域分化而上升,就业人口比例也逐步扩大。高校的国防生、核心人才出现了教学体系、培养计划等与国防事业从业要求契合性弱,实用性不强等特点。部分军事院校、军工股学校所培养的军事国防人才,所面临着指挥、研发、管理等领域将更为缺乏专业性人才的现状。高校普通课程的培养方案、模式与社会各行业需求间的交叉性,使问题主要呈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各高校尚未完全建立针对专业化、复合型、多元专业背景的军工人才培育体系,培养方案、教学路径等缺乏体统性整合模式与机构部门;二是当前课程、教育课程、培养计划与课业设计等培育体制尚未能满足国防从业者交错性、变动性需求。高校针对国防人才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设计以及教育体系尚在构建中,面对经济改革、社会结构变动,多元人才竞争压力,诸多从事国防事业的学生在面临现实时选择了适用性强的非国防专业,体现了当下国防培育体系缺乏复合型、综合性与针对性的精准设计的现实。
基于国防事业对从业人才的复合型、多元专业等综合性平衡需求,绝大部分非军事高校尚未建立针对国防专业、国防军工从业及其意向学生的体系化培育模式、培育计划与课程专项设计,依靠与从事非军事专业、就业与技术等领域培育方式而言,从结构上、运行过程中、体系发展背景下并不能很完善地适应国际局势、军事变革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从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课业章节安排缺乏对从事国防复合领域的契合性设计,这也体现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的实质:如何建设高校“复合型”领域人才培育模式使其当下社会变革紧密契合,同时又保持并发扬基础教育模式的整体性优势。就人才培育模式而言,国防人才培育机制亟待大规模建立并投入教学实践,其原因如下:
1.军地联合型培育机制、路径及教育体系尚在探索过程中。高校对于不同类别产业、专业性较强的技术与理论研究人才,需要深度设计理论发展平台、培育机制。基于大部分高校的调研情况来看,高校在不断充实教育与人才培育的基础资源中,对国防人才、复合型教育的投入、教育模式发展缺乏精细考虑,对较大规模的学生群体通常采取较为共性的通盘考虑,偏重就业、升学率和入学率进行宏观性、整体性计划,弱化了行业特质、特征与现代军事国防发展需求,对人才群体调研、思索、设计不足,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训练、技术实践、课程培训与研究了解较少。在普通理论课堂,技术性培训完成中积累了诸多基础性知识、内容,但结合从业、业内技术、应用、实践甚至国防作战等域外维度,依旧存在一定的理论、实践差距。非军事领域、技术研究等培育模式、课程设计、人才发展与培养方案将与不断变革、发展的国防人才需求产生距离,在军队院校系统与普通高校间的合作尚在逐步探索的情况下,相应的军地联合教育路径、体系将暂时无法做到与复合领域、综合性、多元性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
2.高水准综合性教师资源短缺。教育作为引导国家培育高端人才、专业技术发展、理论引领的核心领域,学生培养计划、课程设计应与当下基础性知识、内容发展相融合,体现与军事、国防专业培育模式的综合性考虑。高水平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学历、丰富的教学经验、理念与研究,同时也应拥有对未来行业、人才发展、人力资源运用和综合性预测等多领域能力。国防行业对于军民融合战略、实践提出了比以往叠加更为充分的技术层级需求,国防领域与非国防领域间的融合、共性应用是培养复合型国防人才的挑战。高校尚未完全建设国防从业人员专业性培养渠道,更需要开辟一套相对独立、开放又,与产业密切契合、关联的培育模式,其本质上难度将超过对专业军事人员的培养。它将兼顾军用技术、理论、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的全过程,形成属于自己的评价机制,并决定其培养对象与当代国防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需求。在当下高校教师群体中,因研究的科研或教学导向,较难以塑造或形成较为稳定的发展之路,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或反之亦然的困境。
3.国防人才复合领域培育手段单一,缺乏多元路径支撑。复合型教育需要交错性、连贯性与通用性较强的学科体系、培育框架和多元培养路径相支撑。对于国防人才而言,不同路径、手段的综合性融入,才形成教学内容、方案的整体。基于现实中诸多高校将资源集中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管理与经济结构调整等战略方向,针对国防战略、军工技术等发展要素的精细设计将逐步因理论、实践积累而凸显专业化教育机构、硬件配置不足。高校当前需要兼顾培养社会基础性人才同选拔深度精英这两项任务,使所投入资源在高校维度上相互平衡,但只有较少高校具备长时间积累的丰富教学、教育资源与管理、教育体制、理念。高校更多程度上需要符合国防工业、军事类工程变动、尖端与创新需求人才,现实中却缺乏与社会发展现实、人才属性、本地特征、产业结构转变的融入①。产业、实践、跨领域人才基于学科、理论布局尚未完成,缺乏学科整体问题、领域与关联意识的导向,无法称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化教育机构尚在建构中的大环境,使得在基于科学管理、兼顾人本理念管理间求得平衡;以科层式管理观念与社会协作式争论与尝试则使得校园管理、教育管理与人才培育较难通过多元路径实现共同目标②,从而形成不同渠道的分裂态势,并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育。
为了保证高校人才建设、培育模式与当下社会变革紧密结合,提升教育模式追随、适应社会发展能力,高校教务部门、学院、专业等需要通过各专业背景人才、教学资源、技术共享、教学平台共建,关联校内外力量,扩充教学、教育培养体系与模式,增进教学方式、路径创新,激励教学从业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资源在教学体系软件、硬件中流动起来,促进社会、高校联合力量形成更符合社会与国家发展的培育体制。
1.构建校内外联合教育体系,强化“复合型”国防人才培育理念。高校人才建设、组织管理与培育模式,运用经典管理、领导理论指导实践,积累经验,直面社会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军民融合和现代国防从业要求的变动。高校需要从自身闭环体系中进行延伸、发展,自领导层级至具体教学执行、实践环节和步骤理念,均扩充教育、人力资源,同外部进行链接,形成校内外整体性教学资源、教育体系流动与循环;结合历史经典管理理论,强化教师、教学者、管理者的“管理”、“引导”角色,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议合作,形成校内外培育合作路径,共同建设网络实验室、在线课堂、网上联合评估等体系,分享复合型领域教学任务。对于构建校内外联合教育体系,还需要校内所有师生的观念、思想进行转变,从单一的任务型,就业指标等单向评估体系中,逐步变革为多元化、复合型、多背景型一专多能人才培育思维,形成“经验—合理”的教育体系变革策略,根据专业特质、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施,取得来自于学校主要管理层人员与行政者支持,再逐步向学生群体进行宣传,待方案、体系运行顺利后启动正式的复合人才培育计划,实行新复合型人才培育体制与路径,即复合型培育路径、体系的延伸性,使整体培育方案、培养计划与课程形成了“复合型”管理与教育教学整体体制,突破了学校、学院与部门的单一窠臼,所拥有的资源、所接受的考验与评估也是复合型的,对于所参与和培养的人才、管理人员都是较高的考验,但也从扩充教育资源、拓宽教学路径与思路的角度上,为社会、国防发展与未来战略变革与实现奠定了基础。
2.建设多领域国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互动路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复合型”国防人才的培育,离不开国防领域、专业以基础性培养计划、方案的运行与发展。当前较为单一的任务型、专业型培养方案、课程计划,在不产生剧烈性变动前提下,伴随跨学校,跨领域培育、发展与教育路径的建设,可延展出课程大纲、章节与具体的教学、教育方式,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章节编写、小组研究与讨论,以及国防军事实践,将互动群体从学校内部的师生扩展到管理人员、社会核心人才以及外校、外单位的社会、国防研究人员、专家等,充分细线教育实践互动路径的多维度性与资源渠道的多重性。在确立了联合性培养路径与教育体系之上,学生自主、自愿进行国防课程、国防从业培育,接收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与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的交流、讨论、互动与评估,了解不同的教育、教学文化与理念,然后在适量的作业、工作下进行深度思考与研究,提升自身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的主动性,自己学会从复合的领域与发展前提中寻找教学资源,主动学习,形成从不同的视角、不同专业领域以及差异性研究的问题意识去完成属于自身的课程研究、培养计划和个人发展;在不同领域拥有的人力资源、培养路径与教育教学经历也可以使得人才在就业过程中比他人多出“复合型”多元选择,即既可以兼顾国防行业、工业要求,又能兼容平常就业的总体性要求,还可以从自身所拥有的学科、学业等复合背景支撑合理、合法地获取更多就业资源与机遇,对于从业者本人也是充足了教育、从业甚至是成为新教育者的经验。这样构建多元路径的经验与复合型背景下国防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也将促进高校教务、教学机构自我革新③,以不同路径基础上进行自我问题的分辨、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并为国防教育、改革提供新兴方案与路径,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国防行业变化,充分利用更多教育资源为培育新一代“复合”型人才服务。
3.强化国防/复合型领域教学课程大纲编写,广泛搜集师生教学经验与意见,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复合型”国防人才培育路径、体系与相应评估机制,需要对应性课程大纲、课程要求与体制的建立进行对应,对于课程教育体系、教学大纲而言类似于资源增进性变革,对于教育内容设置与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引入教学要求、贯穿复合型人才发展体系和建立新兴教育的路径过程。对于教材、教学大纲编写者而言,融合各学科领域,契合于当今国防事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教育专业和教学方式,是培养国防人才的前提与关键,而国防人才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规划、设计与学校教育变革、发展的紧密关联也蕴含着教学模式发展与创新的潜在方向,时刻与教学发展路径、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未来战略相关联。作为动态过程,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主力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各方观念尤其是基于教育的根本理念、认知需要进行整合统一,这就要求国防课程、复合型领域教育教学发展的广泛性与策略性并重,突破教学部门、机构与行政藩篱,采纳师生教学意见、加入师生教学课程大纲的参与环节,不仅使受教育者成为了未来自身教材的编者,转变角色,也使得教材实现了“量身定做”,强国防/复合型领域的差异性,兼容同质性,形成教学模式的全面延展与变换。在高校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内外教育、教学联合培养机构稳定运行,并且实施定期评估机制,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逐步将更多师生意见加入并汇聚到课程大纲中去,形成属于由教学者主导的国防人才培育体制,强化国防人才的“复合”型理念。
【注释】
①王颖、陈伟、林琢.“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8(11):155-156.
②罗伯特·G·欧文斯,窦卫霖,温建平 译.教育组织行为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③罗伯特·G·欧文斯,窦卫霖,温建平 译.教育组织行为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