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到实施国家高端智库规划,其中包括中央重点新闻媒体。①《意见》指出,“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着眼于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发挥智库阐释党的理论、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这也为新型媒体智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媒体智库在咨政建言、信息服务、政策解读、创新治理等方面成果丰硕。新型媒体智库“传播主流思想价值,集聚社会正能量”,不仅具有专业优势,也负有重要的社会职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预示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媒体智库使命艰巨,发展空间更广阔。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新媒体蓝皮书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新媒体智库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研究新媒体为主要内容,提供相关领域信息服务的智库;第二类是以新媒体机构为主体成立的智库。新媒体智库为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平台建设等新媒体领域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我国新媒体智库建设多头发展、实力强劲。研究认为,新媒体智库的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新媒体发展工作大局、新媒体领域重大现实问题和新媒体发展的重点热点议题开展,通过推出具有决策咨询价值的研究成果打造具有知名度的研究品牌。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作为依托人民网成立的互联网智库,专注于进行新媒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研究,并通过定期发布《新媒体智库报告》专项报告、《2019 融媒体中心建设观察报告》等专题调研报告提升品牌知名度。②
截至2020年3月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9.0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③近年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社会舆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我们身处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舆论场,大数据成为信息时代最宝贵的资源。对于执政党来说,如何发挥新型媒体智库在认知管理和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实现“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课题。
近年来,网络舆情汹涌而来,各类突发事件和舆情危机层出不穷,政府企业疲于应对。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努力研究当代舆论环境下的公共治理,为党和政府施政提供舆情分析,进行社会舆论传播力与影响力评估,为社会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可以说,能否第一时间把握舆论与信息脉搏,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社情民意上传下达,以及构建更为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秩序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部分。
互联网信息数据收集、增值分析,衍生出围绕管理决策的数据和管理科学,具备了前沿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学科的较高门槛。④舆情分析是一项智能化信息服务,以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作支撑,横跨新闻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数理统计等学科。舆情监测虽然使用的都是公开的数据源,但海量数据的智能化收集整理和运算,存在时空与技术限制,其实也并不是人们能轻易掌握的。⑤
近年来,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依托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在国内建立的较为完备的主流媒体与新媒体数据库,打造较为完整的社会全息舆情信息传播链。今天,与互联网平台机构开展多方面的数据合作外,还建立了涉及政务数据和企业数据的实体行业的大数据产品和功能应用,如人民云企就是综合运用企业工商、经营、司法、舆情等多方面的数据来评测企业风险、信用以及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等。
新闻跟帖、BBS、微博、SNS 社交网站中,大量的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的抓取、聚类和语义分析有很高的技术门槛,需要具有较强技术和传媒经验的专业机构承担舆情追踪、解读和研判的重任。在智库传统的专业研究手段,如抽样调查、焦点调查、实验法、德尔菲法、成本效用分析等之外,舆情监测的智能化搜索技术、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可丰富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都是可计算,可挖掘的,受众要变为用户,互联网更加强调用户的概念。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数据的生产者,因为媒体与受众关系、媒体经营模式的转变,规模经济走向粉丝经济,通过跨界整合资源构建生态圈价值。
十年来的探索,我们意识到,“数据+民意+咨询”的智库转型,是我们信息增值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持续发展乃至跨越性发展的必由之路。⑥从专业优势来看,一是媒体智库熟谙新闻传播规律和沟通技巧,较为擅长为政府企业决策参谋;二是懂体制规则和政策方针;三是有丰富的媒介资源和各界人脉;四是有熟练的采编运营团队和平台。人民网、人民在线也希望构建“两微一端”媒体融合传播评估指标体系,服务政府和企业在传播能力和品牌建设方面不断提升。
作为国内舆情行业的开创者、领军者,2019年,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融入人民网“内容科技”战略,确立了“人民云社会评价科技”战略定位。⑦“人民云社会评价科技”是人民网内容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 等技术应用,可以快速、高效、精准地将海量的“社会认知”,转化为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社会评价。同时,打通其他例如工商、税务、司法等规范化的社会评价数据,通过立体建模,建立多维度的社会评价网络,为政府社会治理、企业经营管理和金融科技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这一理念,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形成了舆情、融媒、咨询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人民众云”是舆情业务板块的代表,作为标准化的舆情服务大数据SaaS 平台。“人民链”是融媒业务板块的代表,以区块链为核心,构建信用评价网络,提供信用居间服务。“舆评中心”是咨询业务板块的代表。为探索和完善舆论风险治理手段,人民在线率先提出了“舆评”理念并探索落地与实践,为多地政府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的重大舆情风险防控解决方案。通过发展人民云社会评价科技,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共同推进大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贡献“人民力量”。
互联网改变着全球和国家治理能力、权利格局、治理秩序和现代化治理体系。我国信息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巨大发展,正不断改变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和格局。国际大国关系和格局发生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情势。抓住机遇,探索开拓互联网数据信息服务的新途径、新办法,为国家与全球治理服务。我们努力通过互联网这面镜子和桥梁,来解读今天的中国网民眼中的世界各国人民,如何加深理解,实现“民心相通”和共享共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成为全球最大黑天鹅事件,虽然对经济社会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但人们足不出户,却提高了各类网络社交、影音娱乐、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购物流、生鲜配送、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新闻信息等方面需求的大爆发。人们把生活中熟悉的一幕幕,搬上了虚拟社交的“云平台”,形成了云办公、云服务、云娱乐、云聚会等云社交的新场景。疫情或将推动5G、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时代和智能化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加速到来。⑧
在新的形势和复杂环境下,我们还需要研究中国互联网新媒体和大数据的建设,以及世界各国有关互联网信息和数据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产业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决策参考,紧紧围绕人民网社会评价科技战略,就如何科学高效地分析数据辅助决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懈奋斗。
注释:
①《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新华网,2015年1月21日。
②《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③CNNIC:《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4月发布。
④刘鹏飞:《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管理创新》,《人民政协报》2016年11月30日。
⑤祝华新:《舆情监测:能否成为一种专业化智库?》,人民网舆情频道,2014年11月24日。
⑥同④。
⑦董盟君:《人民云社会评价科技为社会治理创新贡献“人民力量”》,人民网舆情频道,2020年6月18日。
⑧刘鹏飞:《疫情加速场景化智能化传播时代到来》,人民网舆情频道,2020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