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睿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在新时期环境下,学术和学位论文的撰写都需要使用到英语,而其语言的实际使用却对论文整体的质量造成了限制,这也间接地影响到中外学术的沟通和学习。在中外语言学的论文中,语法名词化的现象直接反应出语言的使用情况,在很多专业文献的语言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也是判断论文质量重要的标志之一,而名词化现象使用的规律和其如何在中外语言学论文中进行应用,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对于名词化来说,一般是为句子内名词、动词或其他的词类和结构当作名词性的用法。而这种名词化的运用也是英语句型中比较常见的特征,同时其也是在英语语言学研究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世界中,各个不同类型流派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均从不一样的视角针对英语运用中名词化的现象实施了探讨,在这其中系统功能的语言学相对其他流派研究较为深入,其代表人物韩礼德就将名词化称作通过用名词对本由动词进行体现的过程实现表现以及对形容词体现的特征实施表现等,这样就让过程呈现出名词性的使用特性。其将事态发展比较具有相似意义的现象称作一致式情况,将具有事态发生呈现出曲折性现象表达的意义称作是隐喻式或者非一致式的情况,这其中名词化就是语法的隐喻性表现形式,也是隐喻表现和表达的重要载体[1]。
在简单的名词化中,主要指通过一个或几个名词对一中心名词进行修饰的现象。比如,software packages(软件包)、cable television(有线电视)、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水净化的系统)、fast linear voltage controller(快速线性的电压控制设备)等。而名词连用类型结构也分作很多种类,有名词修饰的名词、名词修饰的名词性的词组和名词性的词组对名词修饰等,比如,disk friction wheel(盘形的摩擦轮)、water pump valve(水泵阀)、low voltage direct current(低压的直流电)等[2]。
对于复合的名词化来说,主要是在一中心的名词前后存在多个其他词性修饰的成分,其修饰的成分主要包括副词、形容词、分词以介词的短语等类型。一般来说,词语意义物质性和具体性,同中心名词存在越强的密切性就会离此中心名词意思越相近。比如,logical methodology(逻辑方法)、distributed network(分布式的网络)、decentralized minimum state error variance controller(分散型最小状态的误差变化的控制器)、success in cheapening process(成功降低其过程的成本)等。在上述的例子中,logical表示形容词的修饰语,而distributed以及decentralized表示分词的修饰语,其中in cheapening process是success后置定语介词的短语。此类词都是对中心的名词进行修饰,而这类名词化的现象和简单的名词化比较会较为复杂,涉及到诸多不同类型修饰的成分,且还要对修饰的成分位置实施考虑。
在派生名词化的现象中,可以分作动词派生的名词化以及形容词的派生名词化等现象。在这些名词化的现象中,主要是通过实义的动词或者一些形容词的派生名词以及介词短语等进行搭配,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名词+of+名词的短语、名词+of+名词的短语+介词+名词的短语等,此处名词主要是抽象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进行衍生的,此结构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也可是介词的宾语等[3]。比如,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by friction(摩擦生电)、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of a wedge.(若插入一楔子的话,就能够对这一错误纠正)等,在上述的例句内 generation、rectification、insertion 等均是通过实义的动词 generate,rectify和insert进行转变的,并和介词以及名词等共同构建名词化特征情况。
往往在一致式的句式内,会通过形容词实施对事物相应特征的具体体现,而于名词化的隐喻式中,此特征则通过名词进行体现。比如,Tom is simple-minded and the boss doesn't likehim.(汤姆头脑简单,老板不喜欢他)、The boss doesn't like Tom's simple-mindedness.(老板不喜欢汤姆头脑简单),在上述第一个句子内simple-minded形容词就被名词化成了simple-mindedness,人在第二句内就成为参与者,此类现象也是概念隐喻的范畴。
在文体和语体中,名词化往往更加显示出正式性,同时这种名词化所出现的具体频率往往也和文体性质存在密切联系。当英语语体较为正式,就会用到名词化,而正式的程度越高的话,而名词化的出现频率是按照全文内名词化的出现次数占到总字数的比例所计算。在语言学的论文摘要中,对语言表达具有精练性、准确性和严密性的要求,在其语言学的论文英文摘要内,往往会使用很多名词化的隐喻[4]。在对摘要进行阅读中,很多读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而借助名词化所具有的隐喻性表达,就能够使其摘要更加简明,还不会对信息内容传达造成影响。在使用名词化中,其使用的频率和作者的英语水平往往存在密切关联,也就是当作者的英语水平比较高的时候,则对名词化数量的使用也会增加。中国的学者因为英语水平不如英语母语学者,在对名词化的隐喻使用中就相对比较少,同时因为汉语较为缺乏形式方面的变化,其表达的方式一般集中表现出一致性特点,但在英语名词实施修饰中,则是比汉语具有更强修饰的。而作者一般实施英文摘要撰写中,中国的学者会更加倾向直译法,所以其英语摘要内往往和那些母语英语作者相比要少很多。
在本文中根据 -ment、-ing、-ion、-ence、-ness、-ure和-ity等名词性后缀实施相应名词的有效检索与统计,并将各种类型的后缀具体次数占有该类型摘要内总名词化的次数计算出比例。在通过对所选语言学的论文摘要部分统计和分析中,发现名词化的构成使用-ion名词结尾,在中国作者群体中要比英语母语作者使用的频率高很多,这也说明我国大学生在英语的写作中,对名物化的现象多是-ion(-sion、-tion)方式的结尾名词,对这些存在过度的使用情况。另外,不仅是此类名词化的结构后缀使用,我国作者在对其他名物化的形式使用中和英语母语学者相比也存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不足[5]。
对于语言学类型论文的摘要写作中,往往对摘要具有着篇幅短和意思准确、简洁的要求,其中字数的要求往往于200字左右的范围内,通过摘要来将论文全文要点实施有效的浓缩,因此摘要呈现出简洁性和明确性等特点,通过较小的篇幅来实现丰富性信息的尽可能表述。面对这种情况,通过过程性动词以及属性化形容词所具有的名词化特点,就能够实现对用词量的有效减少。在对相同内容进行表述中,通过隐喻式表达方式往往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名词化的结构能够促进英文摘要篇幅的有效缩短,还能够提升语篇信息量[6]。比如,“Some people agree with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policy.”(有些人同意这项政策的合理性。)若没有通过名词化进行隐喻,上句话一致式就是“The policy is fully justified.Some people agree with that.”在上述的两个例句内,尽管两句子所含有和所表达的信息量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长度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韩礼德认为句子主要构成包括词汇项和语法项,而词汇的密度计算是将实词词汇的项数和小句数实施相除,根据这种算法来对上述的句子内隐喻式的词汇密度计算得出8,但其一致式通过词汇密度的计算得出是5。显而易见,通过名词化后的隐喻能够对语篇信息的密度实现有效提升,同时因为在论文中摘要部分,负责通过简短明确的文字实现丰富性内容的表现责任,往往要求其表述大规模的信息,名词化的结构就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便利。
在进行语言学的论文写作中,其英文的摘要往往需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表述,防止存在主观性的情况。而通过名词化所具有的隐喻性特点,就会对原动作实际的参与者进行了有效淡化,甚至对主观者实现了删除,并且名词化的结构一般多是一些非限定性特征的词语,如果这样的话就能够实现对时态以及情态所局限性情况有效的脱离,进而借助名词化的结构就可以有效规避写作中作者主观方面意愿的凸显,从而实现对摘要内容客观性与公正性的提升[7]。比如,在“Advance in instrumentation and calibtation can lead to the improvements in measurement accuracy over time.”(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和测径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测量精度的提高。)句子中,将其进行一致式的表达是“If we advance the means to use instruments and the methods to calibtate,we can measure more accrately over time.”(如果我们改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在上述句子名词化的实施中,就将动作实施者进行了省略,而得到的结论往往就将个人观点的因素实现了排除,进而变成一种类似客观真理的意思,从而名词化的句子呈现过程以及结果往往就会更加公正性、客观性和严密性。
又比如,在“This review of 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and e 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related topics.”(本文对语言使用和情感表达的研究综述,为这些相关课题的交叉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框架。)和“Some methods of conversational modeling are discussed to show that the pragmatic study of natural conversation may be helpful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assistive methods.”(讨论了会话建模的一些方法,以表明自然会话的语用学研究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辅助手段的有效性)中,就借助名词化的隐喻方式对原动作者功能进行了隐藏,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综述和方法上,而不是施事者[8]。
按照功能性语言学论点,小句的构成一般有主位以及述位等部分,在这其中的主位代表了作者话语实际的出发点,作者一般主要是对那些已知的信息实施表达,而述位部分则代表了主位外有关其他的部分,一般是对主位部分实施描述以及相关信息表达和解释而存在的,如果把前一句中具有述位性动词部分实施名词化处理,则其就能够有效的当作下一句子内主位的部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实现主位以及述位便捷的衔接处理[9]。比如,“In response to students'writing,we believe that teacher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should assume that their students already know a lot about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This is an important hypothesis rarely seen in the teaching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的句子中,其句子述位部分主要是对过程中assume的动词进行名词化assumption的处理,将其当作下一个句子内的主位部分,当作已知的信息实现词汇的衔接。又如,“In this report,the previous context-free treatments of session rotation is extended by describing the primary form of text sensitivity operations used by the current speaker to select the next speaker.”的句子中,其名词化后的treatment其实是上句子中述位的部分。
通过对名词或者名词的词组进行隐喻化,能够呈现出高度概括性和浓缩性,其在语言学的论文英文摘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摘要的客观性、简洁性和连贯性,希望通过对语言学的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研究,能够为摘要文体撰写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