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霞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8)
电影《精神病患者》(1960年)、《群鸟》(1963年)是西方恐怖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这两部影片中,导演希区柯克延续了一贯的拍摄风格,运用情节、声音、视像和影片剪辑等传统电影表现方法,深入挖掘人类的内心世界,对人性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展现出一种恐怖、惊悚的原始力量,使观众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怖感。这两部影片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引起了美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以来,美学家试图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两部影片的恐怖情感表现,其中一个重要角度就是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在《神秘和令人恐怖的东西》(1919年)一文中,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压抑理论,指出“这种神秘和恐惧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奇或陌生的东西,而是某种我们所熟悉的、早就存在脑子里的东西,只不过由于受到抑制而从我们的大脑中离间开来”[1]196。他从人类心理深层被压抑或克服的领域入手,认为恐怖文本所表现的恐怖情感既可以追源于个体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欲望冲动,还可以归因于人类发展过程中被克服的思维信仰模式。弗洛伊德在压抑理论中提出了“双重角色”和“原始泛灵论”两个概念,对分析解读电影《精神病患者》《群鸟》的恐怖情感表现及审美意义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认为恐怖情感可以追源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欲望冲动。他对霍夫曼小说《夜景画》的“睡魔故事”进行分析,提出了“双重角色”概念,神秘恐怖的情感与“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双重角色’现象有关”。弗洛伊德认为当儿时的愿望或恐惧在成长过程中,被强烈压抑的时候,就会在个体身上产生分裂情节,即“双重角色”现象。文艺作品对分裂人格、自我置换等“双重角色”现象进行表现,一方面,自我批评意识极力地想要压抑这些欲望冲动,会强烈地激发接受主体的恐惧情感。另一方面,在表现过程中构成一种瓦解,突破自我批判的压抑,使接受主体被压抑的欲望冲动得到宣泄和释放。[2]
影片《精神病患者》的人物塑造和表现手法体现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双重角色”现象。首先,这种“双重角色”现象体现在对影片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上。影片主人公诺曼·贝茨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受到母亲思想言行的束缚,由于幼时看到母亲偷情,愤怒之下将母亲杀死。在欲望压抑和自责痛苦中,其精神世界发生人格裂变,出现了“双重角色”现象。诺曼·贝茨一方面在生活中扮演自己,表现为一个敬爱母亲的儿子形象,另一方面则保留母亲尸体扮演母亲,呈现为一个粗暴专横的母亲形象。这种潜在的分裂情节促成了他对珍妮特的毒杀;其次,这种“双重角色”现象通过电影表现手法转化深入到观众心灵深处。在情节发展中,希区柯克采取“视点置换”的手法,始终从第一人物视角拍摄不同场景,观众自始至终处于“参与者”角色而不是“旁观者”角色,在“变态杀手”“玛丽恩”“母亲”等几重身份中自我置换而陷入迷惑,产生无法识别自我、无法控制自我的恐怖情感。影片以变态杀手视角拍摄,观众仿佛被置换成变态杀手本身。一方面,变态杀手的疯狂行为唤醒了观众内心潜藏和压抑的欲望冲动,激发强烈的恐怖情感。另一方面,变态杀手对精神人格的侵犯威胁瓦解了观众心中的压抑意识,使欲望冲动得到释放。
20世纪60年代,以影片《精神病患者》为代表,西方恐怖电影开始转向“写人”的恐怖,深刻挖掘人类的内心世界。如乔纳森·戴米拍摄的《沉默的羔羊》(1991年)、雷德利·斯科特拍摄的《汉尼拔》(2001年)。[3]这类“写人”恐怖电影出现,受到广大观众的热衷推崇,这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工作竞争的紧张、精神信仰的丧失、人伦道德的沦丧、城市生活的物欲化、人际关系的冷漠化,形成极为压抑的生存环境。人们在潜意识层面被压抑或淹没的欲望冲动,在现有文明中难以获得关怀和合理解释,形成内心当中无法忽视的精神隐患。在此背景下,“写人”恐怖电影的出现承载了深层的心理治疗意义。弗洛伊德把文艺作品比喻成一种“白日梦”,“写人”恐怖电影就是具有恐怖色彩的“白日梦”。这类电影运用梦境移置、凝缩和文饰等表现手段,对被潜意识压抑又想要显露出来的东西进行象征性处理,使人们内心压抑的欲望和矛盾的无意识冲动释放达到心理治疗的审美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恐怖情感还源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被克服的思维信仰模式,将个体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层面延展到人类发展过程中被克服的层面。他认为“克服”这个词“无疑延展了‘压抑’这个术语的本义。”[1]297人类早期信奉的“原始泛灵论”就是其中的一种思维信仰模式。弗洛伊德提出:“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经历过一段与原始人的泛灵阶段相对应的自身发展时期,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度过这个阶段,而不残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还会显现出来,每一件让我们感到神秘、恐怖的东西都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内部残留的泛灵的思想活动的痕迹,从而使这些痕迹又明白地显现出来了。”这段话阐明了恐怖情感和“原始泛灵论”的缘由关系。
弗洛伊德对但丁的《地狱篇》、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进行分析,对不同的神秘恐怖情感进行区分。他指出如果神秘恐怖的情感来源于个体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欲望冲动,那么无论是在实际生活或是文艺作品中出现,都会使人感到神秘恐怖。如果神秘恐怖的情感是一种被克服的思维信仰模式,这类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仍会使人感到神秘恐怖。而在文艺作品中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才会使人感到神秘恐怖。[4]如果是假设虚构的背景,就会被视为常见的现象失去神秘恐怖的特征。因此,文艺作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表现与“原始泛灵论”有关的神秘恐怖东西,一方面,当被克服的“原始泛灵论”得到再现或证实,会极大地激发接受主体的恐怖情感。另一方面,也使接受主体在颠覆压抑中获得情感宣泄和心理释放。
影片《群鸟》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体现了弗洛伊德的“原始泛灵论”。首先,从电影主题来看。影片开头是一幅唯美的画面,无数海鸥在城市上空盘旋,轻灵的身躯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然而这美丽的身影却是潜伏在暗处的邪恶敌人。成群的海鸥仿佛被赋予了超人的智慧,向自认为聪明的人类发动猛烈进攻。影片中段,梅尼跑去提醒酒店里的人们,海鸥开始攻击人类,人们都发出了嗤笑声。一位自称鸟类专家的老太太信誓旦旦地称鸟儿没有那个智力攻击人类,向人们卖弄有关鸟儿的分类知识。群鸟随之展开的猛烈攻击使他们由大声嗤笑变为惊恐尖叫。影片高潮处,在美丽和谐的勃德嘉湾,无法计数的群鸟向自以为聪明的人们发动了疯狂攻击,表现出难以解释的神秘恐怖力量,人们几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逃脱这场噩运。在远古社会,鸟儿曾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们自认为成了万物之主,对自然生物大肆屠杀。影片中却是群鸟向人们发动猛烈攻击。希区柯克通过一群美丽轻灵的鸟儿使曾被人们克服的“原始泛灵论”信仰再度得到证实,在观众心灵深处引发强烈的恐怖情感。影片引发的恐惧感,既来自自然生物对人类肉身的攻击伤害,更来自人类内心深处信仰模式的复苏与警示。其次,从电影手法来看,希区柯克没有运用现代的电影高科技手段,却拍摄出了震撼人心的真实画面。也没有采用一点背景音乐,全靠鸟鸣制造一个焦躁惊恐的世界。影片的恐怖场景没法运用理性知识去解释。群鸟对人类发动的猛烈进攻,强力地破坏人们用理性知识构建的自然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观众获得一种挣脱理性秩序束缚的快感。
在电影《群鸟》中,希区柯克将自然灾难题材和人类深层心理因素相联系,成为了西方恐怖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自西方社会进入现代进程后,自然灾难成为恐怖电影一大主题。许多导演采用高科技手段制作一个个高清真实的灾难场景。比如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大白鲨》(1975年)、路易斯·罗萨拍摄的《狂蟒之灾》(1997年)。与单纯灾难片不同,恐怖电影表现的自然灾难常常有着理性知识难以解释和无法掌握的神秘特征。西方社会进入近代以来,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而愈发严重的自然灾难,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给人类发展带来沉痛教训。以自然灾难为主题的恐怖电影演绎了一场场文化噩梦,把人类难以言说的心灵恐惧通过影视符号反映对现有文明的质疑和反思。
《精神病患者》《群鸟》是西方恐怖电影上的经典之作,西方美学家试图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这两部影片的恐怖情感表现及审美意义。弗洛伊德在压抑理论中提出了“双重角色”和“原始泛灵论”两个概念,对分析解读电影《精神病患者》《群鸟》的恐怖情感表现及审美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弗洛伊德指出恐怖情感通常来自于某种熟悉但却无形受到压抑的东西,他从人类深层心理因素入手,认为恐怖情感既与个体成长过程中被压抑的欲望冲动有关,也与人类发展过程中被克服的思维信仰模式有关,但并非所有被克服或压抑的东西都令人感到神秘恐怖。弗洛伊德认同新奇和陌生事物也会令人感到害怕,但一定有其他因素才使新奇和陌生的事物变得神秘恐怖。这说明弗洛伊德清醒认识到自我研究的局限性,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也说明了人们观赏恐怖电影并非出于一种病态心理。恐怖电影对恐怖情感的表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深层心理需求,在日益压抑的社会背景下有深刻的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