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举
(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关键字:榆林方言;语言生态;保护传承
方言作为一种记录文化、体现民俗的关键要素,一直都是我国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然而随着近年来普通话推广进程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地方语言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方言面临着严重的传承保护问题,榆林方言正是其中的典型。加强对榆林方言生态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保护传承方案,是保护榆林地方语言和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从地理位置来看,榆林处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人文地理单元。自古以来,榆林就是边塞之地,由于地形、交通、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的限制,与外界联系较少,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人们之间的互相往来都在同区域内,生活交际圈子较小。榆林山地多平地少、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等自然条件限制了农业的种植,导致榆林人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食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状态中。这种生活状态和生产方式使得榆林人生活得较为简朴,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榆林地域文化在多年的积淀中保持了原始的朴素形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榆林方言和民俗文化。
所谓方言,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地域变体,可以理解为区别于标准语的地方语言。[2]榆林方言是榆林人民广泛使用的地方语言,并且在其他地区并未得到大量使用。榆林方言不仅在语音上很好地保留了古音古调,而且在词汇上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也很少,如今可以称为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榆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保留了不少古代词语,故而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是普通话难以与之比拟的。与此同时,榆林方言还具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如“龙抓”意为雷击,“山水”意为洪水等。另外,榆林方言还有大量双音节词和当地俗语谚语,这些均是普通话使用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语言文化。而与其他地方方言相比较,榆林方言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民间游艺文化、饮食起居文化、婚姻丧葬文化等方面。近年来,榆林方言深受普通话推广影响,面临着很大的保护传承问题。
语言生态主要指语言与语言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以语言为核心而构建起的生态环境。[3]实际上,语言生态一词的由来与生物生态有着巨大关联,因而语言生态可以直接类比为语言生态系统中各种语言之间的互动关系。只有保障语言生态的平等、和谐与稳定,才能确保各种语言正常发挥其交际交流功能及文化功能。当前,榆林方言生态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大力开展下,榆林的政府机关、新闻广播、地方影视、公共服务、学校教育等均成为了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阵地。实际上,这些领域正是使用语言最多的场合,并且这些领域的语言使用会直接影响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就当前来看,普通话已经成为这些领域的标准语言,而榆林方言则成为了被禁止使用的不规范语言。以榆林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为例,学生在校期间长期使用普通话接受教育,会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并会在学校之外的可以使用榆林方言的场合也会习惯性地使用普通话,这就会让学生对榆林方言的了解和使用变得生疏,直接压缩方言的生存空间。实际上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榆林市的普通话使用比例正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城市要求使用普通话的场所正在不断增加,严重压缩了榆林方言的使用空间。
自普通话推广以来,榆林使用普通话的人群数量就在不断增加,榆林方言使用者数量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语言文字规范要求下,许多人群在特定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如政府机关服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时,机场人员在执勤服务时等。尤其是学生使用榆林方言人数的不断减少,会导致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榆林方言的使用人数持续下降。而且普通话作为标准语,在很多场合中的使用有一定优势,这就使得更多的人练习并习惯使用普通话,如现代企业特别是跨地区业务企业的招聘活动中,应聘者使用普通话往往更具竞争优势。随着榆林方言使用人群数量的不断减少,榆林民众对榆林方言的情感认同也正不断疏淡,给榆林方言保护和传承带来很大阻碍。
方言以代际传承为主要传承形式,其中又以家庭传承最为基础。[4]这是因为在家庭单位中,方言的使用往往更具情感,从而能够有效培养下一代人对方言的情感认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外出务工热潮的兴起,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榆林有大量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务工,这直接影响了榆林方言的代际传承。父母在外无法使用榆林方言,会逐渐习惯使用普通话;而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也是使用普通话,并会形成习惯。如此一来,很多家庭在交流时都是直接使用普通话,反而抛弃了“土生土长”的榆林方言,榆林方言正逐渐被普通话挤出家庭语言交际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榆林方言的代际传承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当代青少年对榆林方言的情感认同不足。
榆林方言有其独特而明显的地方特征,尤其体现在民歌、说书、剪纸、饮食、订亲、迎亲、生育、祭祀等方面。然而受到普通话推广的影响,榆林方言的地方特征正在不断弱化。普通话的普遍使用会对榆林方言造成影响,并促使榆林方言不断向普通话靠拢。与普通话相比,榆林方言保留了不少古代词语,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词语、称谓、俗语、谚语及双音节词。而受普通话影响,榆林民众在习惯使用普通话后,再使用榆林方言时会不自觉地消除普通话与榆林方言之间的差异,让榆林方言变得更加“普通化”,进而弱化其地方特征。而就地方特征最明显的民间游艺、饮食起居等社会民俗文化方面来看,普通话不单单是一种标准语,更代表了一种依附于普通话的文化。
方言能够长期保持活力,主要是因为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包含的地方民俗文化更是不可估量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榆林方言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就实用性来看,榆林方言在很多领域、场合都不再适用,交流交际功能正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而就文化功能来看,以新闻传媒及影视行业为代表的文化传播领域,都已经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示范窗口,地方新闻及影视均在向普通话发展过渡,导致榆林方言的文化功能也受到严重削弱。在实用功能及文化功能均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榆林方言的活力已经不复如前。
榆林方言生态环境,可以视作榆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认知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的协调与稳定,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加强榆林方言保护。必须清楚意识到榆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是排斥竞争与合作共赢关系互存的态势,二者只有保持科学、合理的平衡,才有可能同时实现普通话推广与榆林方言保护。因此,榆林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在开展榆林方言保护工作时,不能单单从榆林方言出发进行考虑,而是要综合普通话推广进行思考,制定出最合适的保护传承方案。
普通话与榆林方言并非是简单的互斥对立关系,因此要注重对二者共存关系的协调。在不同语域中,榆林方言及普通话的地位均有所不同。在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示范窗口,如电视台、学校等,普通话占据主导地位,但榆林方言同样应该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如地方电视台推出的特色栏目。而在日常生活中,榆林方言则是家人交流、朋友交际之间的通用语言,起到强化情感联系的作用。
地方民俗文化与地方语言有着紧密联系,榆林方言是体现榆林地方民俗文化的最佳语言,在开展榆林方言保护及传承工作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并围绕民俗文化制定相应的方言保护方案。例如榆林地方电视台增加陕北民歌播放数量,地方文化部门组织榆林民俗相关活动等,均能令榆林居民感受到榆林方言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与魅力,促进榆林方言保护及传承工作的高效开展。
榆林的青少年对榆林方言的了解、情感认同及使用情况,直接决定了榆林方言的保护传承情况。在普通话推广取得良好成效的背景下,榆林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当更加重视青少年的方言教育,培养青少年合理使用榆林方言的意识与习惯,强化青少年的榆林方言传承保护意识。其中,开展“榆林方言文化进课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将青少年教育和榆林方言保护传承工作相结合,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榆林方言正处于不断萎缩衰减的状态,必须要加强对其的保护与传承。榆林地方政府应当联合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及组织,深入研究榆林方言生态,协调不同语域的双言生活,加强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做好青少年榆林方言的教育工作,优化榆林方言保护与传承,构建更为和谐、稳定、健康的榆林方言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