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嘹响的乐章
——作曲家努斯来提·瓦吉丁音乐素描

2020-03-21 02:03刘嘉琦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木卡姆天山新疆

文/ 刘嘉琦

努斯来提·瓦吉丁,维吾尔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作曲,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新疆音乐家协会主席,新疆艺术剧院名誉院长,木卡姆艺术团团长,国家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委”,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努斯来提·瓦吉丁自1977年从事音乐创作以来,已创作音乐作品300 余部(首)、舞蹈音乐40 多部(首)、为16 部电影故事片及8 部电视连续剧作曲。他的作曲博采新疆独特的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等元素,以高度的审美和艺术技巧,用音乐美展现出一幕幕多彩的令人迷醉的新疆风貌。他也由此成为新疆当代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次在全国和新疆自治区荣获“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磅奖项,本人也获颁第六届“天山文艺奖”贡献奖。

文艺舞台上的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还是一位精湛的指挥家,曾多次作为艺术指导随中国民族艺术演出团赴海外各地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为祖国为新疆赢得了荣誉,更增进了外界对新疆的认识。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艺院团管理者,为新疆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专家”“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光荣称号,还荣获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章、开发建设新疆(劳动者)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的个人传略也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典籍。

代表作品:大型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交响诗《故乡》、大型歌舞《天山彩虹》《喀什噶尔》和舞剧音乐《大漠女儿》等。

“音”缘际会 情钟新疆

延绵不断的天山下坎儿井水清凉甘甜,这里有瓜果飘香、生机盎然的绿洲;有大漠孤烟、断壁残垣的遗址;有生产劳作、闻歌起舞的人群;有快速崛起、日新月异的城市。这里是古丝路时驼铃悠扬连接东西方的西域,这里是“一带一路”再次腾飞人民富强的新疆,努斯来提·瓦吉丁的音乐之路也正是从这里出发迈向远方。

努斯来提·瓦吉丁的父亲是一位老地下工作者,他以经商为掩护,为和平解放新疆和建设新疆做出了重大贡献。1951年,瓦吉丁于兰州降生,虽然家族世代都没有从事过音乐相关工作,他却从小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疆木卡姆音乐悠扬悦耳,是瓦吉丁童年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他心中的音乐幼苗就在红旗下和黄河边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后来只做听众已经不能满足他对音乐的渴求,他甚至到上海专门学习小提琴演奏。

数年后,瓦吉丁怀揣音乐的爱好回到了故乡新疆。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有剧团排演样板戏缺少演奏员,瓦吉丁抱着试试的心态去参加考试,不想这一试却翻开了人生新的篇章,考入剧团的他正式走上了以音乐为终生事业的道路。

参加工作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准,瓦吉丁考入了天津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在这所高等音乐学府中,他得到了中国著名作曲家许勇三、鲍元恺、王仁梁老师的悉心指导,自己更是在三年的学习中刻苦钻研、不断精进,用辛勤和汗水为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之际,他决心将几年所学和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倾注到毕业作品中,以此回报栽培和关心他的老师们。这部毕业献礼——交响组曲《沸腾的天山》在学院一经上演就引发了强烈反响,受到学院师生一致好评。瓦吉丁的作曲才华开始崭露头角。

由于在校的优异表现,瓦吉丁毕业后的去向有了更多选择,面对着留校和留京工作的机会,瓦吉丁却毅然回到新疆,回到这个辽阔、充满神奇的故乡。

戈壁上的音符与新疆爱乐乐团

努斯来提·瓦吉丁返回故乡,被分配到新疆歌舞团参加工作。1978年,在老同志的带领下,他离开城市,深入南疆开展采风,这次采风给他留下了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当时的南疆自然条件恶劣,抬眼是望不到头的荒漠与戈壁,一年四季降水稀少风沙漫天。在用双脚和心灵重新感受新疆大地的广袤与差异中,更令他感慨的是在这样艰辛的生活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群众却以乐观自信饱满的精神面对生活。这些勤劳质朴坚韧的人民在荒漠之中生生不息,克服重重困难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这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深深打动了瓦吉丁。

采风见闻激励着他创作出了交响诗《故乡》,并在1981年全国首届交响音乐评比当中获得了二等奖,由此坚定了他从群众中来的艺术路线,此后采风一直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涯。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怎样让作品接地气具有时代感,怎样让作品受群众喜欢、产生共鸣。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就诞生于人民中间。他在与生活结合,向人民学习,汲取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实践中产生了不竭的创作动力。这一时期,瓦吉丁创作了大量具有新疆异域风情的作品,如《故乡》《天山彩虹》《木卡姆主题序曲》等优秀作品。

学成归来的瓦吉丁不仅醉心于歌曲创作,在外求学的经历也开拓了他的眼界和对文艺工作的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疆许多文艺院团都开始培养演奏人员,但条件所限,大都面临着人员分散、力量薄弱、水平参差不齐的境况。瓦吉丁认为应该培养成立一支新疆本区高规格高标准的乐团队伍。在瓦吉丁的建议下,当时新疆歌舞团、新疆歌剧团等一流团体的主要演奏员集中到新疆歌舞团组成了爱乐乐团的雏形。此后的几年中,在繁荣新疆交响乐理想的指引下,爱乐乐团不断地发展、演出,终于在1991年正式成立为新疆历史上第一支交响乐团——新疆爱乐乐团,瓦吉丁担任团长和指挥。

1992年11月,新疆爱乐乐团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系列活动,瓦吉丁创作的《木卡姆序曲》《乌扎勒木卡姆交响组曲》引起轰动,并使新疆爱乐乐团正式纳入国家编制。因为乐团大量首演具有新疆风格的原创交响音乐,使之在全国交响乐团中独具特色,令人刮目相看。

新疆爱乐乐团在瓦吉丁的带领下,演出数百场,把交响乐带到了天山南北。这支队伍不仅成为新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的佼佼者,更对本地区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79年,《维吾尔族摇蓝曲》获全国“金钟奖”(铜奖)和首届新疆“天山文艺奖”;

1980年,大型歌舞《天山彩虹》音乐创作单项获文化部“文华奖”;

1981年,交响诗《故乡》获中国首届交响音乐作品评比“二等奖”,并由中央乐团演奏,中国唱片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唱片和总谱;

1988年,小提琴独奏曲《丝道幻影》获自治区音乐创作一等奖;

1989年,舞蹈音乐《英吉沙的小伙子》获全国舞蹈音乐创作二等奖等;

1994年,管弦乐作品《木卡姆主题序曲》在全国第8 届交响音乐作品比赛中获优秀创作奖,并由中央乐团演奏;

1998年,担纲作曲的舞剧《大漠女儿》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

1999年,话剧《高原之子——吴登云》中的歌曲获全国和自治区“政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2000年,出版了名为《我的琴声》歌曲专辑(新疆音像出版社),专辑中歌曲《我的琴声》已成为新疆歌曲经典;

2001年,歌曲《假如你还爱我》荣获全国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

从荧幕到舞台与木卡姆的传承发展

2003年,努斯来提·瓦吉丁被调任为新疆歌剧团团长。上任之初他就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必须在短时间内把《冰山上的来客》改编成舞台剧上演。时间紧任务重,要把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佳作从荧幕搬到舞台变为歌剧,这项突如其来的任务不可不谓是一场艰巨的考验。

瓦吉丁没有退缩,他以电影为原型,以影片中作曲家雷振邦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帕米尔的雄鹰》这四首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为基础,并与肖克来提·克力木运用了大量的塔吉克民族音乐元素对剧中音乐再度创作,同时有机融入更多的新疆民族歌舞元素,打造出了一部弘扬主旋律、展示新疆音乐的心血之作。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弥补创作经费的不足,他还主动把音乐剧《天山上的玫瑰》所得的5000 元创作费拿出来捐献给单位。

最终该剧如期上演,作为新疆第一部音乐剧展现在大众面前。它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获得了电影导演赵心水的特别支持与赞赏,更收获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至今该剧已荣获第十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集体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奖、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二届优秀文化剧目奖、文化部音乐创作文华奖、第二届“天山文艺奖”作品奖,以及在第三届中国西北音乐节——“绚丽甘肃音乐会”上揽获表演金奖等9 个单项大奖。

几年后,瓦吉丁调任木卡姆艺术团当团长。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大型传统古典音乐,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集维吾尔族人民古代传统音乐的套曲歌曲与地方音乐的精华于一体,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放眼世界各民族艺术史,十二木卡姆的音乐形式都堪称一绝。

在传承这座艺术宝库的同时,瓦吉丁也在思考创新发展,他认为木卡姆在当代的发展不能只是将这种传统古老的艺术形式再现在舞台上,应该将木卡姆的艺术创作与时代相结合,在创作上狠下功夫,创新发展才是对木卡姆艺术最好的保护。为此,他带领创作团队力求探索新的道路,主动申请担任《木卡姆印象》的总导演。在多媒体与舞美中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的结合下,木卡姆以全新的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木卡姆印象》一经上演就得到了各族观众的喜爱。

在自治区30年、40年、50年、60年大庆活动中都担任大型文艺活动的主创人员,在《天山欢歌》《走向辉煌》《天山彩虹》《天山的祝福》等大型歌舞演出中担任音乐指挥、音乐总监;

2003年,大型民族歌舞《喀什噶尔》获文化部音乐创作“文华奖”;

2009年,歌曲《只为途中与你相遇》获“新歌唱新疆”活动三等奖,同年歌曲《一家人》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14年,担任大型诗画音乐会“丝路乐魂”总导演,并在第三届中国西北音乐节——“绚丽甘肃音乐会”评奖活动中荣获“表演金奖”等9 个单项大奖;

2015年,交响组曲《跟着太阳走》获得自治区“天山文艺奖”;

2016年,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和《丝路乐魂》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荣获最佳音乐奖和最佳音乐创作奖;

2016年,交响组曲《跟着太阳走》申报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该剧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2017年,交响组曲《跟着太阳走》升级改编为交响诗剧《跟着太阳走》,并担任该剧总导演。

天山嘹响 壮心未已

退休后的瓦吉丁没有停下艺术创作的脚步。与他结缘数十载的音乐,此时对他来说早已不只是工作,而成为了心灵深处的本能律动,如雄鹰围绕着天山永不停歇地翱翔啼鸣。

回顾四十多年的艺术创作历程,瓦吉丁认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如今他正是将以往的人生体验加以总结并表现在艺术创作的时候。新疆在祖国建设时期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逐步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文艺的创作发展也迎来了喷薄而出的黄金时段。如何传承新疆传统音乐精粹并创新发展、怎样用音乐手段丰富及表现当代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等,都是大家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叶尔羌河水在流淌,麦盖提家园充满阳光,大漠里生长的姑娘,弹起都塔尔在歌唱……”这首《美丽的刀郎姑娘》就是瓦吉丁在2018年创作出的优秀歌曲。每隔几年回到南疆采风,努斯来提·瓦吉丁都在亲眼见证着老百姓生活的大跨步迈进:农村处处是崭新的安居房和柏油马路,幸福的日子里群众脸上都呈现出着愉悦满足的精神面貌,姑娘们更是打扮时尚、衣着精致,毫不逊色于大城市的女孩。“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姑娘,美好的家园,人们幸福纯净的笑容和真情,把我感染了”他在回忆创作过程时说道。在这样的激情中他为刀郎故乡写下了这首歌,这首歌也获得了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2018年度优秀歌曲奖,全国仅有20 首歌曲入选该奖项。

努斯来提·瓦吉丁的音乐创作使他成为新疆传统音乐现代化的实践者与先行者之一。在“发展与创新是对传统文化最大的保护与继承”观点的指引下,他大胆借鉴西方标题交响音乐的体裁形式,在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框架内,积极吸收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的总体精华和表现神韵,并将其有机融入自己的艺术生命和作品中,创造性地统一和谐了不同音乐形式与内容间的关系,使作品既有西方音乐结构严谨的特征,又具有浓厚的维吾尔族音乐色彩,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在交响音乐领域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新中国七十岁华诞刚刚过去,改革开放也走过了四十一年,天山南北各族人民在党的引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让一座座现代化城市伫立在天山南北,让一片片肥沃的牧场遍布着牛马羔羊,就连大漠戈壁都在一代代新疆儿女的努力下变成了美丽的绿洲和丰硕的果园。在丰富充裕的生活条件下,瓦吉丁认为更应该牢固树立起文化自信,努力去歌颂我们的时代,歌颂今天中国人民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成就。

努斯来提·瓦吉丁的一生离不开新疆,离不开新疆的音乐。当问到他的愿望时,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继续贡献一份力量,将新疆的民族音乐推广到世界,让世界了解新疆、走进新疆、爱上新疆的音乐和美好的一切。”

猜你喜欢
木卡姆天山新疆
天山雪莲
天山儿女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传统音乐类】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天山雪鸡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新疆多怪
天山有泪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园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