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给中国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导致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城市相差较大[1]。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而城乡流通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内容。只有建设完善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才能保证城乡要素之间的平等无障碍交流[2-3],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才可以得到合理的分配,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与城乡关系。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改革逐步进行,形成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新格局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改革的任务艰巨,而互联网正在以巨大的驱动力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因此,明确互联网驱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4]。与此同时,仍需找到“互联网+”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机会,重点打造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新定位,找到城乡商贸流通现有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现机遇[5]。本文对现有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互联网对城乡商贸流通影响的三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模式,总结了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体系的四个优化路径。
根据相关理论界定,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分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个部分,“四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城乡商贸流通体系这一有机整体。“互联网+”与城乡商贸流通结合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点:一是模式创新。“互联网+”与城乡商贸流通并不是简单进行叠加,而是结合互联网优势和城乡商贸流通特点,实现“1+1>2”的效果。成功的“互联网+”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不仅仅是纯互联网的组织模式,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城乡商贸流通企业的组织结构,而是一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创新了城乡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二是技术进步。“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城乡商贸流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城乡商业流通的科技含量,推动商业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三是效率提升。要降低城乡商贸流通成本,需要积极引入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模式。
研究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是我们讨论“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推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基础。本文在借鉴任保平教授[6-7]所构建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评价指标的前提下,构建了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指标体系
按照上文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分类,本着建立城乡商贸流通评价体系需要符合科学简便、可操作、独立性的原则,从城乡商流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城乡信息流一体化、城乡资金流一体化四个维度来构建指标体系。
在城乡商流一体化指标的测量中,城乡之间商业流通业态的种类与个数、城乡商品交易额的数据无法直接得到,本文间接地选取如下四个指标来判定城乡商流一体化:城乡人均收入比,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城乡消费水平比,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城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即城镇社会消费零售额比农村社会消费零售额;城乡市场交易额比,即城镇市场交易额比农村市场交易额。在城乡物流一体化的评价中,考虑能表现工业品物流情况与农产品物流情况发展差距的指标,选取农产品物流总额比(即农产品物流总额比社会物流总额)和工业品物流总额比(即工业品物流总额比社会物流总额)这两个指标。在城乡信息流一体化指标选取中,考虑到城乡信息流通一般通过网络和电视传播,因此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城乡电视用户比和城乡电脑用户比。城乡资金流一体化的指标选取,考虑到城乡资金流入的问题,选取了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这一指标。
本文主要分析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为2007—2016 年的《物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指标的选取都是采用比例的形式,所以数据的单位并不影响模型的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
一般评价因子分析效果的指标为KMO 与Bartlett,其中KMO 给出了一个采样充分性的度量,并检查了变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否太小。如果其值大于0.5,则表示数据可以使用。如果值小于0.5,则表示数据不能使用。利用SPSS 分析,我们得到KMO 的值为0.571(表2),因此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评价可以使用因子分析。
表2 KMO 与Bartlett 结果
对主成分个数的提取原理是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要大于确定的特定值的前m 个主成分,本文将该特征值设为80%。根据主成分贡献率(表3),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1.253%,因此提取两个主成分基本能够反映所有指标的信息。
表3 主成分分析
通过SPSS 计算,得到的两个主成分如下:
进而计算各个基础指标的权重,我们用第一主成分F1中每个指标的系数乘以第一主成分F1的贡献率,再加上第二主成分F2中每个指标的系数乘以第二主成分F2的贡献率,然后除以F1和F2这两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得出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基础指标的权重(表4)。
进行综合指数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各维度指数汇总,各基础指标的权重确定之后,与各个指标的数据相乘求得各方面指数(表5和图1)。
由图1 可以看出,在2007—2016 年这10 年,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趋势由原来的快速下降到现在逐渐平稳,平稳中有向好的趋势。总体而言,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进程缓慢,我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产和经营业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流通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平衡。
表4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指标权重
表5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指标汇总
图1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各维度指数
从城乡商贸流通商流指标来看,中国城乡商流一体化的进程缓慢,近10 年的变化不大。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农村地区商贸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农村地区市场规模扩大、农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地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加、城乡商流双向流通更加明显且整合的速度逐渐加快。但政府相应政策以及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对于加强城乡商流一体化的作用非常有限。
从城乡商贸流通物流指标来看,近10 年我国城乡物流一体化变化不大,没有向好的趋势也没有向坏的趋势,这种局面并不利于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进程。从表5 及相关研究可以得到,近年来,我国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分离是城乡物流一体化难以实现的重要障碍因素。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在物流环节、物流运输资源管理、物流仓储库存管理等一些运作上各自为政,分块分区域进行,没有形成资源互助、管理协调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模式。主要原因是农村物流尤其是农产品物流发展较为缓慢,在组织化程度、物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处于一种止步不前的状态。
从城乡商贸流通信息流指标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的城乡信息流一体化没有明显变化。虽然政府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城乡商贸信息流一体化进程的政策,但农村与城市的自然条件差距较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高,城乡物流信息网络不健全,城乡市场信息交流不积极,导致很难推进城乡信息流一体化。从信息流一体化指标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电脑普及率比较低,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对于信息了解的途径偏少,也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信息发布缺少合理的规划与整合,农产品信息传导不流畅。相应地,农村地区居民接收到工业品的信息也相对滞后。
研究城乡商贸资金流一体化的评价指标较少,表1 只是反映出城乡资金流的一个片面情况,通过相关文献和调查资料发现,城乡资金流一体化的进程相当缓慢,而且无法清晰地看出城乡资金流一体化的趋势。总的来说,由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指数较低,城乡资金双向流动并没有实现,城乡资金流一体化效率没有明显提高。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消除城乡市场之间的差异,也不是为了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样化,更不是为了把农村的商贸流通完全城市化,而是为了优化城市和农村之间商贸流通资源配置,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的相互融合与城乡商贸流通资源的双向互动[10](图2)。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总体建设缓慢,“互联网+”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新思路[11-13]。
图2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模式
城乡消费差距大、城乡商贸流通发展失衡、城市商贸辐射力不足、城市的新兴业态发展较快、农村地区新兴业态种类较少,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城乡各自形成不同的均衡市场[14]。城乡商流对接不顺畅,商流只是在各自的市场里是高效的。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就必须实现城乡之间的商流一体化。本文主要从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和城乡商贸流通业态一体化两方面,来研究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城乡商流一体化。
1.城乡供应链一体化。供应链是指由消费者、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构成的一个功能网链结构。其运作方式是依靠核心企业进行生产,生产出配套的零件,然后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消费者所需要的最终产品,再通过供应链销售网络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在经济活动中,城市和农村的市场分布于供应链网络的不同环节,处于供应链网络的不同地位。城乡之间由于消费水平、经济条件不同,产供销、产加销等业务不对等,需要依靠供应链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作用,将城乡间的产供销、产加销等业务活动连为一体。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并不是单纯地指城市和农村在供应链上业务、经营方式完全相同,而是指城市和农村两类经济活动主体能够在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合理定位,找准在供应链上的位置。这一切应以自身的经济和发展条件作为基础,不能盲目追求完全的同质化。“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城乡供应链的单一结构,实现了城乡供应链交易过程的电子化。“互联网+”与城乡供应链一体化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互联网+”改变以商业街和零售店为商流中心的传统模式,逐渐变为以消费者为商流中心的新型模式,改变城乡之间不协调、不对等的经营方式[15]。其次,城乡供应链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进行管理,技术水平逐渐一体化。最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核心企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联系,缩短供应链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城乡之间供应链业务得到相互协调。“互联网+”将改变原有城乡供应链单一的模式,改进供应链管理技术,提升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效率,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进程。
2.城乡商贸流通业态一体化。流通业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流通企业从自身的优势出发,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通过特定经营形态,采取不同的交易方式,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16]。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业态的差异是指: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市场需求变化的差异,销售水平和销售技术的差距,城乡人民购物习惯的不同。城乡商贸流通业态一体化,并不是指城乡商贸业态完全一样,而是指在满足城市和农村居民差异化的前提下,协调城乡商贸流通业态状态,找到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率最优化,达到城乡商贸流通业态一体化。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商贸流通业态模式,由线下模式逐渐转变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效率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流通业态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城市和农村的消费者提供便利。在线上,企业可以为城乡消费者无差别地展示商品,吸引城乡消费者进行消费,这样无论是城市消费者还是农村消费者都可以简单便捷地购买商品;在线下,企业负责为城乡消费者提供体验机会,线下网点遍布城市和农村各个角落,这样会吸引城乡消费者将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城乡消费者可以享受同等的全方位、立体式、个性化的消费服务,促进了城乡商流的一体化。最后,商贸流通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分类,提高流通企业的效率。商贸流通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针对目标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特定经营形态,采取不同交易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扩大企业的销售额。这样流通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和农村两类不同市场的需求,在满足各自经济条件下,找到最适合城市和农村两类市场的城乡商贸流通业态一体化。“互联网+”将改变传统的城乡商贸流通模式,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提高城乡流通企业的效率。
本文通过分析2007—2016 年农产品物流总额比与工业品物流总额比两个二级指标,两个指标仅从宏观上概括城乡物流的程度,涵盖范围较大,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发现,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是对立和分割的。城乡物流一体化即统筹优化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使得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各要素在城乡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与优化,最大限度提高城乡物流体系的整体效率[18]。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差距,经济结构也不同,这就造成城乡之间物流流通的不平衡,农产品和工业品从城市到农村或者从农村到城市双向流通不顺畅。城市的市场化程度更高、人口更加密集,在物流运作的过程中,城市内部的物流运输和管理效率更加高效,物流企业的盈利状况、未来发展更好。农村物流分散,资源配置较低,运营效率也就相对较低。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如何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之间农产品和工业品双向流通的高效性。
1.城乡物流环节一体化。城乡物流环节一体化是城乡流通企业要在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加工、信息处理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这并不是要求城乡流通企业在这七个方面完全一致,只需要找到适合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方式即可。首先,改变原有城乡物流模式,比如在物流环节增加无人机配送,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人工配送难的问题,使农村地区也可以享受物流带来的便利。其次,可以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智能仓储和配送,这样城乡物流环节的整体联动性会加强。最后,“互联网+”背景下,物流核心企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监管城乡各环节流通主体之间的协作,提高产品在城乡之间的流通效率,统筹安排工业产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入城市的双向流通,实现城乡物流无缝衔接。“互联网+”将改变传统的城乡物流模式,利用无人机配送等先进技术,提高城乡物流效率。
2.城乡物流运输资源管理一体化。城乡物流运输资源管理一体化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专业化的物流设备,统一规划城市道路和农村公路的网络布局,形成有效连接城市与农村的现代物流运输体系,以取得城乡整体物流运输的最优效果。“互联网+”有利于优化整合城乡运输资源,统筹管理城乡运输方式,改变原有单一城乡物流。
3.城乡仓储库存管理一体化。城乡仓储库存管理一体化是把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仓储孤岛建成高效、具有规模效应的整体物流仓储体系。首先,城乡仓储库存管理模式创新。优化城市和农村全域库存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到城乡共享库存,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库存量,实现城乡库存的协同效益,战略上降低整个城乡的库存成本。其次,大数据技术和运筹学在库存管理中广泛应用,使城乡仓储库存管理的整体把控更加高效。最后,利用相关算法和智能程序可以精确、科学地计算出城乡整个仓储系统和物流系统效率、效益的最大化情况,进而降低风险,提高效率。“互联网+”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城乡仓储库存模式,提高城乡仓储系统和城乡物流系统的效率。
信息流是指商流过程中伴随着信息的传播与流动,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加工处理三个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城乡电视用户比与城乡电脑用户比两个二级指标来刻画城乡信息流一体化的程度。城乡电视用户比近10 年几乎没有变化,但是城乡电脑用户比由原来的5.3 逐渐缩小到现在的1.5。这个数据说明信息的城乡流通有向好的趋势,但城乡之间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城乡信息流一体化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城乡之间信息的联接功能、调控功能、决策功能一体化,因为信息流不仅具有连接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功能,还具有沟通商贸流通体系与外部系统和环境的功能。城乡信息流一体化的实现是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关键。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仍然是一个个孤立的环节,通过城乡信息流一体化使得商贸流通成为连续不断的有序活动。
1.城乡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城乡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是为了实现城乡物流信息的双向流通,改变现有城乡物流信息网络重复建设和小分散的局面。首先,“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的城乡物流网络一体化建设是一种模式的创新,通过线上网络就可以对城乡物流信息进行决策和调控。其次,“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优化城乡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实时跟踪、有效控制、管理城乡物流一体化全过程。最后,改变原有的物流网络只能在一个地区进行监控的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物流信息传递更加便捷,省时省力,提高城乡物流信息的流通效率。“互联网+”将改变传统的城乡物流信息网络模式,先进的技术更有利于城乡物流信息的整合,使城乡物流信息传递效率更加高效。
2.城乡市场信息一体化。城乡市场信息一体化以政府推动、产业运作、城乡统筹、资源共享为主旨,以实现城乡大市场格局为目标。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城乡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消息,城市和农村可以共享有效信息。城乡之间市场信息透明,能够提高城市和农村获得市场信息的效率。其次,城乡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信息传播和信息共享不准确,或者信息存在时滞性。积极构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促进农村地区实现农业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信息平台提高城乡市场信息流通效率。“互联网+”将改变传统的城乡市场信息流通模式,提高城乡市场信息交流效率,使城市和农村信息交流更加透明。
资金流是指供应链成员之间随着商品的转让和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资金往来。通过分析2007—2016 年城乡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比可以得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0%都投入到了城市商贸流通业,农村商贸流通业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资金流在城乡商贸流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城乡商贸流通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城乡商流的流通,可以说商流是目的也是进行城乡商贸流通的动机,物流是进行城乡商贸流通的结果和归宿,资金流就是进行城乡商贸流通的条件,为物流提供资金支持和支付渠道。城乡资金流一体化就是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实现城乡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乡经济流通的双向性,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城乡资金流一体化并不是要求资金流出和流入的速率完全相同,只是在城市和农村已有的经济主体下,资金流入满足城乡经济发展需求,使得城乡经济发展的增幅保持一致,城乡之间的资金流通顺畅高效[18]。虽然目前我国城乡资金流呈现双向流通,但是从资金流入农村地区的速度来看,农民工进城打工带来的收益以及企业对农村地区的资本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资金流出的速度来看,农村金融机构购买债券、同业拆借、资金上存和企业对城市的投资已经远远超过城市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导致城乡资金流一体化无法实现。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改变这一现状。首先,“互联网+”将改变原有的城乡商贸资金流通模式。我国城乡商贸流通出现许多新型的支付方式,比如财付通、网银支付、手机支付、微信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资金流,而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流通服务模式使得城乡资金流运作模式更完善。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物联网网络的便捷,打破传统农村资金投资的地域限制,使得更加偏远的农村地区也可享受到金融服务。最后,“互联网+”改变了原有城乡资金流简单的现金交易或者汇款等低效率流通方式,高效率、高保障的新型支付方式使流通效率更高。“互联网+”将改变传统的城乡资金流模式,提高城乡资金流通的效率。
对我国近10 年来城乡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数据测度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我国商贸流通领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尤其是在城乡物流和城乡资金流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要打破城乡商贸流通的二元结构,根本路径就是建立城乡商贸流通的双向互动体系,利用互联网优势,整合城乡商流、城乡物流、城乡信息流和城乡资金流,使“四流”结合更加紧密,相互依托,共同发展,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因此,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城乡商流体系优化、城乡物流体系优化、城乡信息流体系优化和城乡资金流体系优化。
城乡商流一体化是一个城乡互动的过程,这意味着商流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应该是双向而不是单向流通。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优化城乡商流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商流一体化进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基于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对流通企业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不要把流通企业人为地分割为城市流通企业和农村流通企业,这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是不利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城乡流通企业的统一管理和统筹决策,农产品和工业品可以在城乡流通企业的统一管理下,进行高效率的流通,销售可以打破城乡地域的限制。第二,不断创新城乡商业流通模式。城市的商业流通业态以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和购物中心为主,而农村的商业流通业态主要是以小型杂货店、流动商贩、定期集市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商业流通业态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的经济发展,应利用大数据或者互联网技术找到最适合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商业流通业态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城乡商业模式在不断创新,推动农村传统商业流通业态发生质的转变。例如,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技术的逐渐成熟,虚拟商业建筑正在逐步运用于城乡商贸流通中。虚拟商业建筑不需要实体店铺的经营,商品交换、企业管理等整个过程都在线上进行,批发和零售环节均利用互联网进行,真正实现了城乡流通的低成本和高效率,新的模式可以打破城乡传统商业空间结构的局限,实现城乡商流一体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实现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必要基础。在“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城乡物流体系,实现城乡商流一体化,主要从以下两个路径进行优化:第一,要建立一体化的城乡物流环节,必须加强农村和城市在物流协作方面的联系,积极培育农村流通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流通体系资源进行整理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线上统筹安排城乡物流的进程,不会因为地区的限制而导致物流环节的不顺畅。第二,要对城乡道路网络在线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解决城乡物流一体化中城乡运输资源与城乡仓储、库存设施不相匹配等问题。将城乡分割的相互孤立的仓储构建成统一管理的体系,对城乡库存进行统一管理,还可以推广新型物流运输方式,比如说无人配送机器,可以满足农村地区的物流配送需求。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仍然缺乏与城市物流体系的连接与过渡,唯有加强这一部分的发展,才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的物流条件,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乡信息流一体化是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手段。在“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城乡信息流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信息流一体化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是城乡信息流一体化的短板,只有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城乡之间的信息流通才可以更加顺畅。农村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提高农村居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还要提高农村地区上网的速度、网络的普及率(即提高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从而不断缩小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推进城乡信息流一体化。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财政可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推广和完善整个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城乡资金流一体化是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条件。在“互联网+”背景下,城乡资金流路径优化,主要是优化城乡资金流运作方式。随着网上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等网络支付的兴起,资金在网络空间的流速加快,各地域间信息与资金流动愈发频繁。尤其是基于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城乡商流发生的基础上,资金流的主要流动方向为顾客→电商→商家。这种资金流模式使得城乡之间资金流通更加通畅、流通效率更高,有助于促进城乡资金流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