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个项目的三点讨论*

2020-03-21 05:12张旭
建筑技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门洞镜像咖啡馆

张旭

旭可建筑工作室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旭可工作室的理念中提出了“思想与建造的一致性”。我们相信,要接近、获得这种一致性只有通过设计和建造的紧密关联,并且通过连续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会因其所处的具体情况而得到不同的处理。受功能主义的影响,建筑通常会按照功能被划分为不同类型,有经验的建筑师会被贴上某种建筑类型“专家”的标签。我们一直尝试接触和设计不同类型的建筑,相信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建筑。通过有选择的主题来讨论被并置的不同功能类型的项目,像获取样品切片一样获得超越功能类别的水平视野,已经逐渐被我们发展成为一种工作方法。

下文通过三个主题,讨论2017年夏秋完成的两个项目——莫干山宿里酒店三号楼(宿里)和上海建国西路的M-stand咖啡馆。宿里三号楼位于湖州市莫干山的上皋邬村,建筑面积约500m2;M-stand咖啡馆是一个开间4m、面积不到80m2的底层商业。

首先我将这两个项目的空间归类为“亭子”(Pavilion),它通常具有一种开放和自治的架构体系,具有庇护人们的场所属性,相比其他空间类型与外界的互动更为积极。开放性除了空间的流动性和通透度,还涉及空间的弹性——激发使用者创造性地使用它的可能,以及植入新功能和后续改造的潜力。自治性支持建筑本体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取得独立,令其内部机制得以按照预设的程序工作,系统得以运作——功能、流线、设备、能源等方面。开放和自治的矛盾与统一,要求设计者在多个层面进行思考与操作,进而多个层面的叠加作用使空间最终具有多义性。

1 门洞

明确建筑与环境、城市的关系,通常是我们设计的起点。在波动、多变的环境中锚固建筑,立面作为两个世界之间的媒介,负责内部与外界的沟通与隔绝、和解与对立。立面上的开口,对我们开始理解两个世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人、动物和物体通过的界限和领域,还是那些看不见、却感觉得到的现象被过滤的地方,如空气、光线、水、声音、气味、冷热、景色,还有侵入性的窥视等。不同程度的欲望被过滤进来或释放出去,建筑开口设计的特殊方式确定了这些元素渗透的强度,而这种强度反过来又决定了身体舒适度、安全感和私密性的强弱程度。建筑的开口是我们工作中非常感兴趣、并且非常重视的一个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挖掘开口的潜力、甚至夸大它们很感兴趣,直到它们获得能够延长时效的深阈值。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会用最少的手段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在每个项目的可能性之内,在我们所想象的生活场景的基础上,围绕着这些开口展开。在我们通过开口过滤那些要素,从而获得体验的动机前提下,确定它们的精确位置、大小、组件、材料以及调节和装配的方式。

1 宿里酒店沿街鸟瞰

2 宿里酒店一层平面图

3 宿里酒店二层平面图

宿里酒店和M-Stand咖啡馆是沿街的建筑和底层铺房,夹在左邻右舍之间,因此都有一个沿街的主立面。与周遭的房屋、店面不同的是,我们选择“门洞”,而非“门面”作为酒店和咖啡馆的入口形式,门洞作为一个房间大小的空间是内部空间序列开始的地方,一个可以连接相邻若干空间的空间,具有枢纽和中转的作用。在洞口,公众好奇的靠近、驻留和窥视目光“进犯”着私属领地;而内部则以退为进,将其尽可能深的内部甚至位于另一端的外部向外投射,邀请人们窥视,让人们知道房子就像人一样,能够被凝视所洞察。

宿里酒店的门洞里有直达二层客房的楼梯、酒吧的入口,以及泳池、花坛,在这里还可以透过第二排建筑底层敞开的户外休息空间望见后院的一片山脚。酒吧安排在门洞边上,长向沿街道展开,坐在窗口的人、站在门口的人、街道上的行人在此邂逅、转换角色。门洞相对更大的阈值让时间慢下来,给予角色转换以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支持。

4 宿里酒店门洞

5 宿里酒店门洞酒吧

6 从街道看M-stand 咖啡馆

M-Stand咖啡馆门洞正对着摆着蛋筒冰激凌机的外卖窗口,黑色吧台从里面顶住这里,门洞的空间恰好可以满足客人不进入咖啡厅就可以尽快完成外卖交易的需求,这里的宽度刚好够两个人并排而立,深度满足三两人排个队,避免日晒雨淋。入口的玻璃移门在门洞的左侧,不占用立面的面宽,而最外侧的长条座椅则占据了立面上除了洞口外的所有面宽。天气舒服的时候,折叠玻璃门完全打开,客人们可以依着自己的喜好坐在这儿——有的面朝外,有的面朝内。人少的时候,还有人干脆把整个身体都横在长条椅上。这些行为会引起路人的好奇心,他们放慢步伐、观察、凝视——建筑的立面并非华丽、迷离的橱窗布置,而是生命和欲望的表达与交流。人的行为构成了建筑前生动的街景,正是街道和建筑的媾合滋生了这种活力。

在构造上我们使用了大块的玻璃,并且通过金属框架限定它们,纯粹玻璃胶接的水族箱式的通透在我看来是现代的隔绝,而格栅化的鸟笼式的通透反而更有透明性和开放性。我们没有在立面图上揭晓身体进入建筑的方式,只让目光穿透它。

7 M-stand 咖啡馆平面图

8 从宿里酒店下沉休息区可看到无边界水院与山景

9 宿里酒店下沉休息区视野

2 地形

除了用眼睛观察,行走是人类通过身体参与获得空间体验的最直接途径。因此,人工地形的塑造是我们设计中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通过地形区分空间,决定空间的高度、房间与房间的关系、控制视线、调整私密度等。

宿里酒店三号楼的一层是作为面向宿里其他几栋民宿开放的公用设施,包括酒吧、泳池、更衣室、户外休息和Spa房间,以及后院位于山脚下的迷你高尔夫、攀岩墙和依山而建的竹林滑道。建筑一层的控制性标高由建筑与位于南北两头的山脚和街道的关系决定:在入口处与街道有三阶高差,门洞、酒吧和围绕泳池的主要通道完全水平,这个标高与后院的场地也基本保持水平。其他区域则根据需要塑造了丰富的高差关系:无边泳池的水面与酒吧一侧底面基本齐平;而户外休息区的底面比水面低约75cm,这样位于休息区的客人可以体会到空间的另一种水平性,这种体验不是行走的地面带来的,而是桌面——人在坐姿下使用面的延伸。此处的下沉设计还有视线方面的考虑,通过下沉地坪增加了空间的净高,视线可以不受天花板的遮挡看到对面的山脊;而这种下沉的位置又像是帮助人猫下身子,顺着山势感受从山脚向上蔓延的层层竹荫。通过地形操作,我们实现了让客人在建筑内部可以时不时地感受到身处于山谷的大环境之中。

10 宿里酒店剖面图

11 宿里酒店立面图

12 从M-stand 入口吧台区可以看到屋顶裸露的木结构与抬高地坪的内部空间

13 由M-stand 内向外看空间

M-stand铺面临街是一进混凝土框架结构,往里面一进与前一进在平面上有个错位,屋顶是典型的20世纪30年代老式木结构,这部分应该是年代相对早的。空间流线顺应这个错位呈对角线联系起入口和房间的尽端,我们在剖面中错位的地方提升了后面一进的地坪高度,裸露出屋顶的木结构,通过局部吊顶来隐藏空调设备。相反,第一进的天花则完全用吊顶封闭。这样的处理使得前后两个空间的净高基本保持一致,有着相似的空间比例。由于在前区围绕吧台的行为多为站姿,后区主要为坐姿,所以抬高地坪后,内部更多的空间分配在人们水平视点的上方,让人感觉咖啡馆里面更加高敞,不会因为深入房间内部而感觉压抑——所以不少顾客喜欢猫在房间深处,以获得更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还可以观察吧台附近人们的交流和小马路上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14 M-stand 咖啡馆剖面

15 M-stand 咖啡馆立面

16 咖啡馆深处的不锈钢盒子反射着不同方位的空间场景

3 镜像

“镜面”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项目里。反射材料通常用于“内部”,但不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可移动的陈设,像花瓶、地毯那样可被替换,或者是作为消耗品。相反,反射面成为墙面的一部分,作为被固定和被整合的元素。在“外部”,我们有时把平静的水体当做镜面。我们会以非常多样化的方式工作,为每一种新出现的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在M-stand咖啡馆的最深处,我们置入了一个镜面不锈钢盒子,希望通过反射的光线和镜像消除封闭空间的“死胡同”效果,而镜面后的功能被淡化,并且利用这个盒子遮挡了库房与卫生间的门。向咖啡馆深处走的客人在靠近不锈钢盒子的过程中,会通过镜像了解咖啡馆的格局与其他客人的位置,比如之前坐在前后房间错位处的角落,但经过时又不好意思侧脸观察的客人。身后的世界重现在他的面前,视线再次回到吧台,回到街道——镜像制造出体验的回路。整片镜面不锈钢包裹立方体的转角,圆弧形的倒角作为形体过渡,弧形的镜面反射将不同方位的空间场景的镜像在边缘处捏合在一起,影像在此处产生畸变,边界含混不清,暗示出材料的独特性。为了避免产生装饰性的过度,这种效果没有被发展为哈哈镜。然而,镜面的设计不仅限于这种空间效果的语境,还具有象征意义:镜子是咖啡馆作为社交场所的符号,大面积的镜子使用出现于19世纪欧洲大都市的咖啡馆里。

它映射出中产阶级在闲暇时的自信,并满足了他们对自我肯定的诉求。面对镜子,人会看到自己“在社会中”,镜像将“我”、其他顾客和服务生的众生像呈现在眼前。今天,顾客在App上传镜子面前的自拍(Selfie)是否也说明了人们依旧在寻求“自我肯定”和“存在感”?

19 宿里酒店街景

在宿里酒店的内院,水面和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分别充当了水平和垂直的镜面。内院上方的梁架跨过水面将南北两侧的框架结构连成一体,限定了院子的空间高度。真实的梁架与落地玻璃中的梁架镜像连续起来,梁的跨度看起来翻了一倍,这种效果强化了建筑底层空间的扁平感,夸大了其纵深。为了使梁高与加倍后的跨度在视觉体验上既夸张又不至于“失真”,我们在设计时就刻意加大了梁的高度。

水池的镜像把水面以上的空间放大了一倍,框架和它的倒影给予这个由真实和镜像构成的空间以结构感和尺度感。站在池边汀步上看水院,人会有一种站在两层高的中庭边的空中连廊上的错觉。

真实与镜像的空间叠加,会受到天气、光环境和观察视角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并不追求对具体体验的彻底预设和操控。通过镜像和现实空间的并置,我们塑造的不只是文字描述的视觉特效,而是复杂的、有尺度感的空间游戏,一种在物质和视觉空间中的不断震颤。

4 结语

以上三个主题的选择以及所展开的讨论,是在两个当时没有什么关系的项目建成后展开的工作。一次跨项目的设计分析与研究催生了一些在设计阶段没有意识到的想法,记录了在建造完成后才真实体验到的感受。这种积累会对工作室未来项目的设计工作有所影响,将来完成的项目也会对今天的讨论进行补充和修正——这是我们的一种工作方法。

猜你喜欢
门洞镜像咖啡馆
儿时的记忆
具体描述景才美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猫咪咖啡馆的小帮手
天门洞(外一首)
镜像
差咖啡馆
开在黑白漫画中的咖啡馆
镜像
镜像
水上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