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如何守好预防关

2020-03-20 10:04李雪娇
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志愿者基层管理

李雪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慢病防控作为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基层健康管理服务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晓春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讲述如何运用“三大平衡”进行精准健康管理。

《经济》:起始于美国的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和行业兴起并日趋完善。但在我国,健康管理无论从规模还是介入层次上讲仍是一个新鲜事物。请您详细讲述一下健康管理的含义,以及目前国内的发展情况。

刘晓春:西方的健康管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体系并在改善人们健康状况、有效降低医疗开支等方面成效显著。整体上看,健康管理在我国的发展较为缓慢,体现在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较狭窄,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比如有些吸烟人群,每年在购烟上可能会有上万元支出,但花几百元做个健康管理在他们看来“太贵了”,一旦生病,他们只能花费巨资治疗。而事实上,进行健康管理,提早预防可以让他们少花这笔冤枉钱。

健康管理的理念,在于“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这九字方针。这也是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的创会宗旨,通过多渠道募集基金,支持基层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健康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防控慢性病,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做贡献。

《经济》:健康管理领域的重点在哪里?您认为健康管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刘晓春:健康管理谈了很多年,不管是大家熟知的养生还是大健康概念,我们更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预防和管理,这也是健康管理的工作主线,并将理论进行项目化,有具体措施进到社区,进到老百姓生活,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有一个案例可以跟读者分享一下,3年前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与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早上8点开始在社区健康驿站进行健康宣传,让居民学习健康管理知识,现场免费体验益生菌产品。经过一两个星期后,不少小区居民反映身体情况改善。其实并不是产品有多神奇,而是我们通过这种形式让老百姓接受到健康服务,提高健康意识,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健康管理模式,自发管理健康。这仅仅是一件小事,却是当前基层实践中很难做到的,值得行业人深思。

个人也要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健康意识,加强自我健康管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健康最直接的杀手来自于三大失衡源:肠道菌群失衡、营养结构失衡、免疫系统失衡。“三大平衡”提出了“营养、菌群和免疫三维一体的系统平衡状态是构成人体健康稳态的基石”这一独到观点,为精准健康管理指明了方向,阐述了营养学、微生物学和细胞免疫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内在关系原理。

《经济》:您刚才提到的基层健康管理的模式,除了市场培育外,还需要有哪些完善和提高的?

刘晓春:我认为是两点:一是健康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基层健康的志愿者团队建设。健康分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它有周期性变化,如果政府能够搭建桥梁,通过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充分利用好基层,建立出健康档案,就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健康问题,还能对国内健康管理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这需要各部门间的配合,是一场持久战。

我国健康管理相关人才缺口近2000万人。培养专业型人才是一方面,但是留得住人更加重要。比如学员学费7000元,4个月的学期,考取了心理咨询职业证书,那么这张证书能否保证学习者的服务质量?还要看日后的工作实践。基层志愿者团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除了给予物质奖励,还要为他们提供社会展示的空间,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可。近两年我们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比如使用志愿者积分制,在未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方面为志愿者打開一个绿色通道,一定数额积分可以换取奖品,或是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资源,例如与全国三甲医院建立联系,为志愿者群体提供医疗保障。

《经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健康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应对?

刘晓春:总体是向好发展的趋势。首先生物技术迅猛发展极大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应当引导科技力量健康发展,近两年新媒体异军突起,网络世界充斥着太多不良声音,为了博取眼球,一些平台的健康讲座漏洞百出,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宣传渠道,传播正确的健康理念,由专家做前期引导,更多的是靠志愿者团队去落实线下。双管齐下,健康管理才能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志愿者基层管理
志愿者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志愿者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我是小小志愿者